中国美声艺术歌曲女生处女翻译·356《中国艺术》(153)

编者按:《中国艺术》(Chinese Art)是西方早期研究中国艺术的重要文献,1958年在纽约出版,上下两卷。作者William Willetts(魏礼泽)(汉学家、西方艺术史家)从中国的地理特色着手,系统梳理了玉器、青铜器、漆器、丝绸、
原标题:处女翻译·356《中国艺术》(153)编者按:《中国艺术》(ChineseArt)是西方早期研究中国艺术的重要文献,1958年在纽约出版,上下两卷。作者WilliamWilletts(魏礼泽)(汉学家、西方艺术史家)从中国的地理特色着手,系统梳理了玉器、青铜器、漆器、丝绸、雕塑、陶瓷、绘画、书法、建筑等中国艺术的各个门类。他坚持客观描述作品的方法,“并不对所讨论器物给予美学价值论断,而是让器物自己说话”。“让器物自己说话”,与观复博物馆“以物证史”的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也是我们选择翻译此书的原因。此次我们邀请到美国CCR(ChineseCulturalRelics《文物》英文版)翻译大奖获得者对此书进行正式专业的翻译,译者也是MLA(ModernLanguageAssociationInternationalBibliography美国现代语言协会国际索引数据库)和AATA(国际艺术品保护文献摘要)收录的美国出版期刊ChineseCulturalRelics的翻译团队成员。本着尊重原著的原则,此次翻译将存疑处一一译出,其后附有译者注。现在就让我们跟随本书,在绚烂璀璨的器物中,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辉煌。图17a、19b、22b、23b都展示了卷云纹,有些有所掩饰变形,这些图案间断出现在前3世纪到前1世纪这四百年内。图17a图19b图22b图23b图17b展示了同一纹饰的更加带棱角的版本。17图的两件长沙漆器无疑是这个系列中最古老的;我们会注意到,这些纹饰是断开的,具有某种几何上的放射状或者两边对称,而19b的漆盒以及多色丝绸上,这种纹饰的线条带是连续的,把其他元素都串起来,但却并不以中心轴线对称。在后面这些例子中,设计者明显抛开了束缚,自由设计一种特定造型的框架。这种框架在圆形铜镜上能够见到,我们必须研究下汉代以前的铜镜才能找到长沙器物卷云纹的直系祖先。在汉代以前的D类铜镜中,有些上面有组合动物造型纹饰,科洛曲轮叫做鸟龙纹,它们呈一组四个对称排列,围绕着中间的轴套。科洛曲轮说,这是一种“奇特的造型,与普通鸟完全不同,鸟冠上有装饰物……这种鸟通常有龙一样的伸长的身躯”。还有一件类似的混合体两次出现在扁平铜环上,环带嵌金银装饰,藏于WoodsBliss私人处(图41)。图41而Low-Beer在他的论汉代漆器装饰的论文中说,他认为这种变体是汉代卷云纹的初始形态。我们必须补充一下,有些C类铜镜,包括WoodsBliss的铜环,以及长沙出土的漆盒(Low-Beer在后来的论文中讨论过这些盒),都使用过这种有点像自然中存在的动物的造型,但又和更加风格化的鸟造型混合在一起,变为一种极端的造型。这样,我们看到的就是一种双头怪物,两端是鸟或者鸟头以及鸟的颈部。这还没有完全说清楚这种纹饰。上面提到的漆盒中,这种纹饰出现了四次:两次以深蓝色漆表现,两次以朱红色漆表现。蓝色对的每一个都含有一个长而绵延的S形,沿着曲线间断展开,至少构成五个旋涡花纹饰(见图42),其中的三个主要的花位于两端,还有一个在S曲线上。而两个次要的花无法看清楚是否属于鸟的器官或是其他。但事实上,一定是这种情况。这实际上就是赘生物的前身,Low-Beer叫做云头纹,在图19b的卷云纹上也可以看到。这些在汉代退化为典型的汉代卷曲边饰,在诺言乌拉出土的多色丝绸(图22b)上表现为三个连续的螺旋纹,螺旋在花哨的卷曲中到处可见。图42处女翻译·355《中国艺术》(152)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lxr29pqk6k.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