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不了你我来写高考作文丨音乐无国界,但世界音乐少不了中国味

编者按:6月7日全国高考如期开考,澎湃评论连续第三年推出“我来写高考作文”策划,邀请媒体评论员写今年的高考作文,提供“原生态”的写作再现。 考题选择:上海卷 原作文题: 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
原标题:我来写高考作文丨音乐无国界,但世界音乐少不了中国味编者按:6月7日全国高考如期开考,澎湃评论连续第三年推出“我来写高考作文”策划,邀请媒体评论员写今年的高考作文,提供“原生态”的写作再现。考题选择:上海卷原作文题: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写作者:李勤余,媒体评论员,2003年参加高考,考入华东师范大学(语文128分)。写作用时60分钟。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初看此题,心中不禁一沉。这题,不好写啊,实话实说,这是我的第一感觉。原因很简单,如果我是一位对音乐不怎么感兴趣,甚至基本不听音乐的同学,那可如何是好?本人,就不是音乐领域的行家,对世界乐坛的认知近乎小白。但冷静下来,转念一想,又觉得这可能是一种误解。音乐虽是作文题的关键词,但此题考察的目标,却不是对乐理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而言之,为什么考“音乐”?这里头可能蕴含着深意。毋庸置疑,这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世界各国文化的大融合,是不可阻挡的趋势。而音乐,恰恰是体现这一特点的最佳载体。因为,它是一种世界性的语言,可以轻松跨越不同国家、民族间文化差异造成的层层阻隔。戴上耳机,按下开关,全球年轻人都可以沉浸在同一个音乐世界里。目睹此情此景,若还有人认为,各国的经济、文化可以实行闭关自守、各行其是,那无疑是荒谬的。不过,音乐无国界固然不假,但各国音乐之间的差异,就连我这个音乐门外汉也能分辨得出来。且不说流行音乐,印度电影里的动人歌舞、日本电影里的风雅古音、好莱坞电影里未来感十足的配乐,无不渗透着本国文化的味道。正因和而不同,才造就了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于是,我们理应追问,中国音乐的位置又在哪里?但这么问或许并不恰当。作文题题干中的提法显然更高明——音乐的“中国味”,而不是中国的音乐。此中差异何在?以周杰伦为例,他的“中国风”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青花瓷》《发如雪》《千里之外》等作品里,自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但他的音乐创作,同样离不开R&B等西方音乐风格的滋养。另一方面,世界音乐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少不了对中国音乐的借鉴和学习。以本人粗陋的音乐见识,也略微知晓,就连国际知名的音乐人蕾哈娜,也为全世界歌迷奉献过《中国公主》等经典作品。因此,当下中国音乐与世界音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人所共见的。没了“中国味”,中国音乐就没有了安身立命的根本。一味强调“中国味”,又会让中国音乐故步自封、止步不前。这也是为什么,聆听过各国音乐,才能更深刻理解“中国味”的内涵。行文至此,我们也就明白了出题者的用心良苦。这又何尝不是我们认识事物、认识世界的辩证方法?面对全球化时代带来的挑战与机遇,中国年轻人如何在坚守本国文化特色、继承本国文化遗产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向全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这,正是隐藏在“中国味”音乐下的深刻命题。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lxr2Box8rk.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