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和六耳猕猴六耳猕猴的后台,黄眉老佛的后台,都不如孙悟空的后台!

文/姜子说书 《西游记》故事里,六耳猕猴打算以孙悟空的名义,去西天取经,送上东土大唐,让南瞻部洲的人立他为祖。 《西游记》故事里,孙悟空弃道从佛,是三界都知道的事,六耳猕猴冒充孙悟空,自然是以佛教的名义,当南瞻部洲的佛祖。 《西游记》
原标题:六耳猕猴的后台,黄眉老佛的后台,都不如孙悟空的后台!文/姜子说书《西游记》故事里,六耳猕猴打算以孙悟空的名义,去西天取经,送上东土大唐,让南瞻部洲的人立他为祖。《西游记》故事里,孙悟空弃道从佛,是三界都知道的事,六耳猕猴冒充孙悟空,自然是以佛教的名义,当南瞻部洲的佛祖。《西游记》故事里,小西天的黄眉老佛设象显能,为的是将孙悟空等人打死,自己送经书到东土,果正中华。六耳猕猴和黄眉童儿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取代孙悟空,自己去取经,送经书给李世民,赖此得以成佛作祖。《西游记》故事里,六耳猕猴和黄眉童儿都想当佛祖,那么,他们之间,谁最厉害呢?这就是说到彼此的后台了!事实上,六耳猕猴的后台,黄眉老佛的后台,都不如孙悟空的后台!所以,谁最终如愿当了佛祖呢?答案显而易见!六耳猕猴的后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本是观自在菩萨的《心经》,《西游记》作者却安排浮屠山乌巢禅师,称呼它为《多心经》。观音的《心经》怎么成了《多心经》呢?难道是因为《西游记》作者是个无知的人,犯了低级的常识错误吗?当然不是!作者是有意为之!在西游世界里,观音的设定,就是一个多心的菩萨!《西游记》故事里,孙悟空借玉净瓶降伏红孩儿,观音却让他留些当头,孙悟空道:“可怜!菩萨这等多心,我弟子自秉沙门,一向不干那样事了。”作者为何安排观音是一个多心的菩萨呢?凡人皆有六识,故有七情六欲之迷,六贼纷纷,所谓“六耳猕猴”也。姜子认为,“六耳”即“六识”、“六贼”!“猴”即是“心猿”,“猕”即是“迷”,迷于“六识”之寓。祛退六贼,心静如水,方能一心;六贼纷纷,六识迷本,便是多心。菩萨多心,看唐僧祥晦,便有六耳猕猴临世。没错,六耳猕猴是应观音菩萨一句“你那师父顷刻之际,就有伤身之难”出现的。是观音的多心,引来的六耳猕猴。观音这个多心的菩萨,就是六耳猕猴的后台。黄眉老佛的后台《西游记》故事里,黄眉老佛是弥勒佛手下的黄眉童子,黄眉老佛的两件法宝一件兵器,都来自弥勒佛。所以,毋庸置疑,黄眉老佛代表的是弥勒佛,他的后台,自然是弥勒佛这个过气的治世之尊。孙悟空的后台《西游记》故事里,孙悟空弃道从佛,皈依在如来门下,他的后台,自然是西天佛祖如来。《西游记》故事里,观音是个多心的菩萨,六耳猕猴代表观音的多心,观音用“迷”字收服红孩儿,其实不过是隐恶扬善,按下自己三毒之一的“痴”心。《西游记》故事里,弥勒佛是小乘佛法的代言人,东来佛祖用“禁”字收服了黄眉老佛,然而,金铙最终被复原,人种袋仍然存在,人类的欲望,真的能够禁得住吗?《西游记》故事里,如来代表无形无色的法身佛,比起多心的观音菩萨,比起沉迷于动门之道的弥勒佛,自然是高出一个境界了。六耳猕猴的后台,黄眉老佛的后台,都不如孙悟空的后台!难怪观音、弥勒佛、如来三家争竞,最终如来成功当了治世之尊。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lxr2X7JRdk.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