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打造本土动画经典要从哪里突破?

《葫芦兄弟》动画片。(资料图片) “葫芦娃,葫芦娃, 一根藤上七朵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啦啦啦啦……”这熟悉的旋律似乎从来没有离开过。当83岁的“葫芦娃之父”,也就是《葫芦兄弟》的导演胡进庆本月去世的消息传出后,勾起几代人对童年动画的回忆,
原标题:打造本土动画经典要从哪里突破?《葫芦兄弟》动画片。(资料图片)“葫芦娃,葫芦娃,一根藤上七朵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啦啦啦啦……”这熟悉的旋律似乎从来没有离开过。当83岁的“葫芦娃之父”,也就是《葫芦兄弟》的导演胡进庆本月去世的消息传出后,勾起几代人对童年动画的回忆,想起了那个时代更多的动画经典。近年来,国内也有几部动画电影佳作,三秦大地的动画人也尝试将本土文化IP与动画结合,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对比动画经典辈出的时代还有不小的距离,那么该从哪个环节寻求突破呢?从经典动画回望往昔辉煌时期《葫芦兄弟》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86年原创出品的13集系列剪纸动画片,也是中国动画第二个繁荣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业内有专家认为,这个繁荣阶段从1976年到1989年,全国诞生了200多部动画片,也产生了一批代表中国动画片最高水平和被广泛认可的优秀作品。这一时期诞生了《哪吒闹海》《三个和尚》《天书奇谭》《猴子捞月》《邋遢大王历险记》《黑猫警长》《阿凡提的故事》等经典动画。记者获悉,这个阶段动画片题材更为广阔,也出现多部内容深刻作品。让动画片的受众群体不只是儿童,还涵盖更多年龄层。中国动画片享誉世界的鼎盛发展其实来得更早。时光倒流到1957到1965年,这段时光被专家认为是中国动画片的第一个繁荣时期,也有学者认为时间跨度可能会更大一点。这个时期技术设备比今天要落后的多,但那一批动画艺术家们却凭高超的想象力和创作力玩转跨界和创新,用时光打磨出一部部经典佳作,获得了很多国际大奖。比如1958年诞生了第一部中国风格的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1960年第一部折纸片《聪明的鸭子》,1961年享誉世界的经典大片《大闹天宫》诞生,还有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这些新片不仅惊艳了国人也惊艳了世界。那时的中国动画光芒万丈,也深深影响了年轻的宫崎骏。他因为看到中国题材的动画电影《白蛇传》而走上了动画道路,也对《铁扇公主》《小蝌蚪找妈妈》等中国水墨动画非常崇拜。当年的“70后”“80后”已经长大了,但他们沉浸在经典动画世界里的童年却依然精彩纷呈。时光久远,教会孩子们真善美的一部部动画经典的影响仍在。传统文化一直都是动画片的养分一代动画影响一代人。2000年以后,当电视上低龄动画的《喜羊羊》《熊出没》一度受宠时,更引发成年人对经典动画的无限怀念。近年来也出现了《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白蛇:缘起》等口碑和票房俱佳的动画电影,陕西本土动画也在不断寻找方向。比如《太阳神树》曾荣获第八届德国汉堡国际动漫大赛“中国国家奖”、水墨动画短片《秦俑》参展法国安纳西国际动画电影节、《大秦五行少年传》入选国家动漫品牌建设和保护计划名单,还有发源于西安的动画电影《未来机器城》以创纪录的3000万美元去年被全球流媒巨头Netflix(奈飞)买下了海外发行权,并将于今年暑期在国内上映。就在本月,西安动画团队打造出的秦腔动画片《三滴血》走出国门,在巴基斯坦电视台播放。专注戏曲创作的青年编剧蒋演认为,将经典秦腔改编成动画片是一件好事。但在转化输出的过程中,戏曲的气质不能变、传统秦腔戏所承载的思想不能变。“我们的传统文化是需要传播的,做成动画片让外国人了解是非常好的事情。”她认为转换中一定要在细节上下功夫,体现出秦腔的美。比如水袖的感觉做成动画,会更有感染力。“有些台词稍微要改得生动一些,将太过复杂台词进行调整。”当本土动画尝试结合秦腔、皮影、秦俑等元素,市场上以大圣、白蛇传为源头的佳片再现,共同点都是在传统文化根基上寻找养分。回望几十年前的中国动画片享誉世界时也是如此。《山水情》水墨动画脱胎于中国画、《天书奇谭》借鉴了寺庙壁画形式、《金色的海螺》吸收剪纸的表达、《骄傲的将军》将角色塑造融入京剧脸谱……动画片百花齐放的时代里,古代建筑、古代雕塑、传统戏曲,还有剪纸、年画等民间艺术,都给动画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无论彼时,还是此时,中国传统文化一直都是中国动画片源源不绝的养分所在。那么放眼今天,这条路如何才能走好呢?先打磨故事再用传统文化“添彩”“现在动画片投资更大了,但往往忽略了一点,好作品需要时间打磨。”获过中国漫画奖优秀长篇奖的西安漫画家赵鹏告诉记者,目前大环境,以快速盈利为目的的投资现象更加普遍。每年动画片的数量在不停地上涨,但佳片甚至经典却少之又少。再看几十年前的动画片制作都不是以盈利为目的,这和四大名著电视剧经典版的诞生如出一辙。如今的动画团队面对的现状是要票房也要效率。好片是时间磨出来的,这个规律似乎没有变过。看当年的经典动画片制作周期,《大闹天宫》用了4年;15分钟的《小蝌蚪找妈妈》用了两年;《葫芦兄弟》的制作也用了两年时间。今天的动画佳作时间依然漫长。电影《大圣归来》制作用了8年时间,《大鱼海棠》从构思到上映用了12年。“陕西的动画企业里面,可能需要更多开拓者,耐得住寂寞。”赵鹏告诉记者,其实陕西出了很多优秀的动画人,比如《功夫熊猫3》《捉妖记》的分镜头导演马超就是西安美院毕业,从陕西走出去的。“他曾在美国的梦工厂工作,那边一个动画电影普遍要用四五年的时间,这是比较普遍的制作周期。”赵鹏还提到现在国内有一种现象是把传统大IP当成一种捷径。“不能仅从形式上生硬的套用,还是要学习老一辈电影人兢兢业业的创造精神。”他认为动画人要有原创精神,不能一部《大圣归来》火了,第二年全国就有30多部和大圣有关的动画电影选题上报。陕西电影人探索将皮影、秦俑、秦腔等传统地域文化融入动画片时,也要避免题材上的单一和局限性。“还是要重视原创,改编经典也要是一个新的故事。”追求纯商业成功的目标,很容易造成选题跟风的现象。“现在完全可以做到制作水平非常精良,但如果故事很糟糕,那永远不会成为经典。”动画电影《未来机器城》的编剧、制片人郝雨说故事就像是基数“1”,无论是传统大IP多么家喻户晓,无论表达形式多么厉害,前提都要有一个好的故事。再加入艺术跨界、创新,高要求的技术、宣传的投入等等才能成为“1”后面的无数个“0”,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没有这个“1”的支撑,后面的“0”再多都没有用。“经典是所有从业者努力追求的目标。其核心就是一个好故事。”郝雨告诉记者,用两个月或两年写一个故事,效果肯定不一样。“但是目前国内普遍把编剧的时间成本压缩了,这是一个很不好的现象,应该在故事上花更多的时间打磨。”内容为王,形式为辅,认认真真做动画。这让半个多世纪前中国动画有了辉煌时刻,放眼如今,无论环境如何变化,一部好作品诞生的标准依然如故。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lxr2aZ9Y6k.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