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亿万富翁入狱电影71岁入狱,80岁逆袭为亿万富翁,中国能有几个褚时健?

美团创始人王兴说,他自己的粉丝有很多,但他的偶像是褚时健。 少年得志,壮年失势,八十岁时绝地反击...... 关于褚时健的故事一直流传于江湖,他的人生既有大起大落,又有大喜大悲,今天一切终于尘埃落定。 1928年,褚时健出生于云南的一
原标题:71岁入狱,80岁逆袭为亿万富翁,中国能有几个褚时健?美团创始人王兴说,他自己的粉丝有很多,但他的偶像是褚时健。少年得志,壮年失势,八十岁时绝地反击......关于褚时健的故事一直流传于江湖,他的人生既有大起大落,又有大喜大悲,今天一切终于尘埃落定。1928年,褚时健出生于云南的一个农民家庭。在那个充满战争的年代,他很小就经历了父亲去世,也曾亲眼看着弟弟被扔进河里。褚时健太早看过了生死离别,这也成为了他的人生底色。但他始终不忘一条人生信条:活下去。1954年,26岁的褚时健在玉溪地委宣传部担任干部科副科长。有一次,他去所属县听取汇报时,县文教科长反复提到一个名字——马静芬。大致意思是,这里的文教工作推进缓慢,主要是因为这个马静芬在捣乱。他来到县文教科长嘴里说的这所小学,给现场所有人讲了国家当前的大好形势,也暗示了教育队伍中存在一些“不良分子”。他突然提高声音:“比如,我们这里有个叫马静芬的......马静芬你站起来。”“站起来就站起来,叫我干嘛?”马静芬站在人堆里,笔挺笔挺的。褚时健第一次见到和自己一样,倔强且有生命力的女孩儿,还那么年轻漂亮。他瞬间哑语,紧接着说了一句:“你的问题,我们会后单独谈,现在继续开会。”就这样,他认识了比自己小4岁的马静芬,也是陪伴了他一生的女人。褚时健和马静芬/网络1955年,褚时健担任玉溪行署人事科长,少年得志的他同时抱得美人归,与马静芬喜结良缘。马静芬的妹妹看到褚时健的照片时说:“你怎么找了这么老、这么凶的一个人啊?”马静芬却说:“他能吃苦、能干事、有本事。”这句话,真的是一语成谶。褚时健一家/网络婚后没几年,31岁的褚时健被打成了“右派”。得知消息的那天,褚时健回家交给马静芬一个存折:“里面有200块钱,是你和孩子以后的经济基础,我要离开两三年,别问那么多,对你们没好处。”当时怀孕的马静芬,也被单位辞退,靠帮别人打毛衣养家,一天赚4毛钱。后来,她带着孩子搬到了褚时健劳动的农场,陪着丈夫干活喂猪。当时的环境,老公被打成右派,妻子为了摆脱干系,很多选择提出离婚,但马静芬没有,她始终坚信自己的丈夫能干事、有本事。1961年,褚时健被派去担任当地糖厂的厂长。那是一个常年亏损的糖厂,但是为了让大家有糖吃,糖厂必须存在。褚时健去糖厂一个月,马静芬问他厂里的人好不好相处,他说:“人好不好相处我不知道,但是这个厂怎么干,我想明白了。”糖厂的甘蔗都没榨干,相当于原料是浪费的,他就带头研究降低成本的方法,提高含糖率;他发现熬糖的锅外面有一层厚厚的垢,这是相当耗费燃料的,于是叫人把锅垢都砸掉;糖厂客户比较少,他就一家一家挨着跑客户。他说:“企业的天职就是盈利,我做这个工作,就要挣钱。”褚时健当厂长的第一年,糖厂扭亏为盈,获利8万。那时候的8万块钱,抵得上一个县里所有干部的工资。1979年,褚时健接手玉溪卷烟厂,出任厂长,那年,他51岁。与玉溪卷烟厂结缘,对于褚时健来说,是幸事,也是不幸。那时的玉溪卷烟厂是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厂,资金短缺、技术落后,软件和硬件都跟不上,想要扭转局面,难如登天。但对褚时健来说,这个“烂摊子”是机遇。反正情况再坏也没有现在更坏了,于是他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调整市场布局,迅速使玉溪卷烟厂起死回生。1980年开始,玉溪卷烟厂生产销量逐年递增,税利实现一亿多。来源/网络熟悉褚时健的人,都知道他最喜欢讲一个故事:一个正在屋里发呆的人,忽听有人敲门。那人问:“谁呀?”门外人回答:“快开门,我是机会。”那人想了想回答:“不开,你不是。”门外人又敲,说:“再不开,我就走了。”那人说:“你走吧!”门外人奇怪:“你怎么知道我不是机会?”那人回答:“你敲了三次门,而机会只会敲一次。”出任玉溪卷烟厂厂长,对褚时健来说,就是一次机会。之后的18年里,褚时健把玉溪卷烟厂打造成了亚洲最大的卷烟厂——红塔山集团。红塔山品牌价值超过400多亿,为国家创造税利991亿,褚时健也被称为“中国烟草大王”。60多岁的褚时健,本可以在“烟草大王”的传奇中,功成身退安享退休生活。然而一封举报信让他一夜之间从政治明星,沦为了阶下囚。1995年2月,一封匿名举报信出现在中纪委,举报云南红塔集团董事长褚时健的家人贪污受贿。随后老伴儿马静芬和女儿褚映群被关押入狱,入狱后不到一年,女儿褚映照在狱中自杀了。得知消息的那一刻,叱咤风云半辈子的褚时健当着律师的面一度失控痛哭。他拉着律师的手,哭着说,“姑娘死了,姑娘死了,死在河南,自杀了!”第二句话满是悔恨,“是我害的我姑娘。姑娘早就说叫我退休,可我一直想着多干干,把我们厂再做大一点。我要是早听了姑娘的话退休,姑娘就不会有今天。”来源/Pexels此后2年时间内,褚时健被隔离审查。当时正处在改革开放20年,一些国企负责人铤而走险在退休前大捞一票。褚时健也落入了同样的陷阱。1999年1月9日,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一封长达8000字的判决书宣布,褚时健因巨额贪污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原本要在牢狱中度过余生的他,却没有被击垮,积极表现获得了减刑的机会。年少得志,壮年失势,中年因为卷烟厂一飞冲天,却在一夕之间跌落谷底。真应了那句话,“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楼塌了。”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他却能够以80岁的高龄绝地反击,在烟草之后,再度创立了“褚橙”神话。2002年,褚时健因为严重的糖尿病获准保外就医,但被限制只能在老家周边的区域活动。这个闲不住的老头儿,在74岁的高龄又开始琢磨着种植家乡的传统作物——橙子。他向朋友借了1000万,包下了哀牢山上2400亩的证府农场,和老伴一起开始了二次创业。当时他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要做搞到最好,于是给自己的橙子取名“云冠”,云南的冠军。真正的英雄本色,不是在最高处时的春风得意,而是最低处时如何逆风翻盘。像从前办糖厂、烟厂一样,对种橙子一无所知的他,每天都在学习。常常为了一个问题,翻书到凌晨。为了追求细节,对身边的员工也极为“苛刻”。他对于灌溉、修建、施肥的要求,工人必须严格执行。当他问“今天下雨了吗?”这个问题时,需要得到的答案不是“下了”或者“没下”,而是“下了,从几点下到几点,一共下了多少毫米。”而当地的农民跟着他种云冠,收入从种地时的年入两千,到年入四五万。一开始,橙子的销路并不好,老伴儿带着橙子到处参加展销会。十年时间里,他不断将橙子改良驯化,最终成就了皮薄,柔软,易剥,味甜微酸,质绵无渣的褚橙。2012年,“褚橙”品牌挺进了北上广,通过电商售卖种植的褚橙,因品质优良,经常销售一空,他因此成为“中国橙王”。85岁的褚时健,再度缔造了一个从无到有的商业神话。曾有人说,褚时健这些年种橙子是触底反弹,因为跌得够低,反弹力越大。也有人疑问,他为什么在74岁的高龄突然想起来要种橙子。对此褚时健说是因为当时自己的生活来源无法保障,只有一条路,必须要搞成功。其实更重要的还有他从小就养成的习惯,“我认定了要干的事,只想赢,不想输。”来源/中新网这串在褚橙庄园墙上的数字,概括了褚时健跌宕起伏的一生。51岁,出任玉溪卷烟厂厂长。62岁,被评为中国十大企业家之一66岁,被评为中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71岁,因贪污入狱被判无期徒刑。74岁,保外就医,二次创业种植冰糖橙;84岁,褚橙大规模进入北京市场,创造“褚橙”商业神话......曾有人问他,你希望留给自己的墓志铭是什么?属兔的他,缓慢地回答了五个字:褚时健,属牛。-END-褚老,一路走好!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lxr2ppg5dk.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