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宣帝高洋简介博物馆文物介绍——北齐文宣帝高洋墓墓道壁画

壁画被称为“墙壁上的艺术”,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提起我国古代壁画,浮现于人们脑海的必然是充盈大唐气象的敦煌壁画,其浩如烟海,让世人惊叹沉迷。然而,有谁知道,在河北邯郸邺城遗址发现的一系列北朝壁画则以其独有的时代特色和超然的画风,
原标题:博物馆文物介绍——北齐文宣帝高洋墓墓道壁画壁画被称为“墙壁上的艺术”,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提起我国古代壁画,浮现于人们脑海的必然是充盈大唐气象的敦煌壁画,其浩如烟海,让世人惊叹沉迷。然而,有谁知道,在河北邯郸邺城遗址发现的一系列北朝壁画则以其独有的时代特色和超然的画风,卓然而出。它们犹如一幅幅时代的生动画卷,穿越千年,为世人传递着来自北朝时期特有的时代密码。1989年,磁县湾漳村北朝大墓壁画出土,在中国考古界以及艺术界引发了巨大的震动。有专家观之感叹不已,“壁画之巨,内容之丰富,技艺之精湛,气韵之生动,艺术水平之高超,前所未有!”1958年以来,湾漳村村民因为建房造路需要大量取土,在村子附近曾有一座原本高大的土丘,渐渐被夷为平地,后来突然塌陷出一个大洞。村民们发现洞内有很深的积水以为是口古井,便把洞口整修成一个简易的井台,用积水来浇灌附近的菜地。后来又有3户人家在“古井”旁边建房造院。就这样,村民们与“古井”生活了28年。在1986年,邺城考古队来到湾漳村调查时,发现了这口“古井”的真实身份。考古队员通过塌陷的大洞,看到巨大的井壁内积水面以上绘有彩色的壁画,从而断定,这口与村民们相依为命的“古井”竟然是一座千年古墓。次年,考古队开始对这座大墓进行抢救性发掘。随着考古工作的推进,古墓的神秘面纱渐渐被掀起一角。北齐高洋墓出土陶俑虽然,墓室被打开后发现有多次被盗的痕迹,但是仍然出土了2000余件文物。遗憾的是,没能发现证明墓主人身份的文字实物。通过对墓葬形制、结构、壁画内容、随葬品等分析,再结合文献资料推测,考古专家初步断定墓主人为北齐开国皇帝高洋。高洋的历史真实面目又是怎样的呢?据史料记载,高洋是东魏大丞相高欢的次子。高欢是汉人,因祖上犯罪,全家被发配到了现在的内蒙古包头市。常年的边地生活,使高欢完全鲜卑化了,还娶了一位鲜卑女子娄氏做老婆。史书里曾记述了高洋的长相,称其外貌丑,皮肤黑,两边腮帮子上肥肉往下坠,一身牛皮癣,脚踝畸形。仪仗人物不知画家笔下的高洋会是怎样的一种形象?据考古专家推测,北朝墓葬的墓室北壁一般都会绘有墓主人端坐帐下的画像。于是,考古队员开始寻觅高洋的画像。但由于盗墓贼曾经使用烟火照明,墓葬北墙壁受到熏染,徒留墓室顶部那一条如巨龙般的天河比较清晰,其他壁画已无法看清。画家笔下的高洋,也只能是一个谜了。神兽长相丑陋,并没有影响高洋的智商。在高洋小时候,高欢测试儿子们的智力,在每人面前扔了一团乱丝线,当别人手忙脚乱整理丝线时,高洋拔出刀来,将丝团斩断,嘴里还恶狠狠地嚷道:“乱者须斩。”为此,高欢非常赏识这个儿子。高洋21岁时,他的哥哥高澄被厨师兰京杀害,他十分镇定,果断指挥禁卫军围捕了兰京等人,“斩群贼而漆其头”,人心遂定。次年,高洋在金虎台逼孝静帝让位,自己当了皇帝,改元天保。他尊父亲高欢为神武皇帝,哥哥高澄为文襄皇帝。高洋称帝后,励精图治,兴利除害。他连年出塞,讨伐契丹、柔然等北方游牧民族,接连取胜。高洋在位的几年间,修筑了3000里的长城。高洋热衷佛教,邺城西北闻名于世的响堂山石窟,就是他亲自下令开凿的。不过,高洋又是历史上少有的变态狂人,他残暴荒唐、嗜酒如命,醉酒后常常以虐杀取乐,手段极为残忍……有专家从现代医学角度揣测,高洋可能是患上了精神分裂症。由于他长年酗酒,31岁便撒手人寰了。不知是史书记载有误,还是高洋也是位艺术爱好者,对画家喜爱有加,特别关照。高洋墓壁画中的每一个人物形象,甚至每一条线,都让人们感受不到画家一丝的惊恐不安,反倒是处处透着泰然自若,非常静气。魏晋南北朝时期,墓室壁画仍在延续,不断融入外来式样和时代新风,突破了传统的空间布局,开启了在墓道两壁绘制壁画的先河,通过表现仪仗图,来标榜墓主人高贵的身份和地位。高洋墓墓道壁画表现的便是高洋皇帝出行场景。壁画气势宏伟,场面壮阔,东西两壁布局对称,整体构图合理有序,形象写实传神,继承了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展现了北朝后期高超的绘画水平,为唐代绘画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专家推测壁画应该是由北齐宫廷画师杨子华等多位画师合作完成的。壁画中的人物、神兽等各种形象刻画得十分传神,线条发展了东晋顾恺之的“高古游丝描”之技法,生动体现了我国古代绘画“以线造型”的特征。高洋墓墓道壁画不仅对研究北朝绘画艺术具有重要意义,还侧面反映了当时仪仗用具以及多种多样的服饰风格,对研究北朝时期的仪仗制度、服饰发展等都有重要参考价值。壁画中繁缛华美的仪仗用具弥补了历史文献记载的不足。高洋墓墓道壁画的仪仗队列中共出现22类仪仗。百余位仪仗队员的服饰更是多种多样:有的身着朝服,有的便装打扮,队列中还出现了两名身着铠甲的武将。人物服饰体现了北朝服饰发展的南北融合性。壁画中大多数人下穿大口裤,这种大口裤是北方游牧民族的连裆裤与中原地区的裙装相融合的产物。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mEroQDZkdO.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