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禅观音寺青岛繁华闹市暗藏佛家禅院揭秘观音寺的“前世今生”

在青岛市市北区福州路191号,有一座观音寺。这座始建于唐贞观年间的寺庙,经过数次重建,正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青岛观音寺原名“黄德庵”,又称“于姑庵”。 寺庙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建成于明代成化年间,毁于上世纪60年代。历史上有农历正月
原标题:青岛繁华闹市暗藏佛家禅院揭秘观音寺的“前世今生”在青岛市市北区福州路191号,有一座观音寺。这座始建于唐贞观年间的寺庙,经过数次重建,正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青岛观音寺原名“黄德庵”,又称“于姑庵”。寺庙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建成于明代成化年间,毁于上世纪60年代。历史上有农历正月十一的后稷(庄稼老)生日庙会和四月初八浴佛节庙会。1982年被青岛市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青岛有关部门启动了于姑庵重修工程,并改名为观音寺。重建后的观音寺内殿堂齐备、圣像庄重、布局独特,有大雄宝殿、弥勒殿、观音殿等主体建筑。寺内两棵长势茂盛的参天银杏树,相传是明代成化年间建于姑庵时栽上的,长势雄伟,枝繁叶茂,距今有已570年左右了,是本地树龄最长的树木。而据专家考证,寺庙内的“天眼”是大汶口文化中有文献记载的重要文化景观。(文/图修相科)历史:相传道士袁天罡与他的同母异父兄弟李淳风二人,(是我国当时的著名风水先生)。唐太宗李世民刚刚取得江山,由于连年的战乱,百姓颠沛流离,田地荒芜,经济萧条。他开始了中华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在全国施行减徭赋,养生息,行节约,开言路,虚心纳谏,在位23年,以农为本,使唐朝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男耕女织,人民富裕安康,唐朝很快就出现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国泰民安,风调雨顺,贞观之治迎来了唐朝的开元盛世。皇帝李世民居安思危,他为了李家的世袭王朝,找风水先生为唐朝寻太平天下四大擎天柱:即皇,儒,佛,道四柱。当时李淳风,袁天罡俩为李世民打天下和唐朝的稳定发展充当谋士。他俩奉圣命,将皇、儒两柱设在内宫;佛柱设在五台山,道柱则设在崂山。因此,李淳风,袁天罡俩为测风水来到崂山后,看到崂山没有天眼和地眼就回宫了。后又回到崂山用了好几天的时间,用八卦罗盘继续寻找,结果在错埠岭东南方向找到了崂山的天眼和地眼,马上回京复命,李世民很高兴,下令择吉日在此盖庙,并御赐寺名:“黄德庵”。黄德庵盖好后很辉煌,在天眼地眼处修建了一个殿名曰:“南阁”。里面供奉的是倒坐观音,李淳风为倒坐观音题对联一副,上联是:问观音汝何倒坐?下联是:因世人不肯回头。横批无字。明代永乐年间(1403年—1424年),胶东登州府(今山东文登)大水泊村的于姓迁移青岛错埠岭村安家落户。明代成化年间,于姓三世有大户人家一位姑娘从小经常和家人去庙里烧香拜佛,从小闻佛法,长大后,不思儿女之事,一心向佛。到了成年,家人给她定了一门亲事,她也不从,婆家强行娶亲,结婚这天,家人强行把她塞进轿子里,花轿抬到黄德庵北边时,于姑娘趁轿夫上坡前落轿喘歇之际,用剪刀剪断头发,跑到庵前静坐一天一夜,矢志皈依佛祖。黄德庵时任住持认为她有神灵附身,答应其归入佛门,落发为尼。此后,于姑娘除每日烧香、念经、拜佛外,还帮助附近农户做了不少善事,深得乡亲们的敬重。当时,黄德庵附近有个河马石村,村中有个叫马金怀的人,这人是个状师,就是现在的律师,因当时有学问的人太少,村里和方圆10几里的人都很尊重他,经常到浮山所赶集,他每次路过黄德庵都要进来歇息,往返路过黄道庵时,都要进庵喝茶水,并与和尚聊天。初时和尚热情款待,相敬如宾,庵里的和尚对他也很尊重,每次都是让座,喝茶,但马金怀从来都不施舍,连个香火钱都不给,时间一长,和尚对他逐渐冷淡,后来就不再奉茶。马金怀恼羞成怒,心生一计,收集了许多猪、羊骨头,埋在庙宇四周,然后到即墨县状告黄道庵,说和尚整天不务正业,经常杀猪宰羊,喝酒吃荤。县官带人跟着他到黄道庵,果然在庵墙的四周挖出许多猪、羊骨头。官府责问和尚,和尚目瞪口呆,无法辩解。县官大怒,不分青红皂白,下令和尚全部搬出庙宇,又根据群众要求只留下了尼姑于姑娘。和尚被逐后,于尼姑看到庵小、神像少,发愿要修缮、扩建。她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就到处化缘集资。有天当她化缘到崂山枣园村时,见到一棵参天大枣树,她就在树下念经3天3夜。此举感动了当地群众,当大家得知她的用意是募化枣树建庵,于是就组织众人将枣树伐倒,送到黄德庵。她的行为也感动了周围居民,大家纷纷捐款资助。于尼姑备齐了钱、材料,择吉日动工,将原来的黄德庵进行拆除。新庵址选在原黄德庵址向南6米处(现在庵址),建好后取名为“于姑庵”。庵内共有正殿、东廊房、西廊房、天王殿以及南阁殿5个殿。自此,于姑娘在庵内收徒,一代接一代,庵内香火旺盛。“于姑庵”香火很旺,历年正月初一举办弥勒菩萨圣诞法会。正月初八顺星法会。最盛行的算是农历正月十一日的后稷(庄稼老)生日庙会。由于是庄稼佬生日,农家为讨个吉利,求庄稼老保佑,获个好收成,都非常重视,四邻乡村来赶庙会的人颇多,前来参拜和赶山的信士络绎不绝,人们成群结队,敲锣打鼓,到庵里上供烧香拜佛,庵内香火极盛。正月十五元宵节法会。二月十九举办观世音菩萨圣诞法会。二月十九至二十六日大悲咒佛七法会。四月初一至初八持诵楞严经法会。四月初八举办释迦牟尼圣诞法会。六月十九观世音菩萨成道法会。六月二十三日于姑庵传统(牛魔王生日)群众为了求得牲畜兴旺。七月十五佛欢喜日(亦是民间鬼节,举办超度法会)。七月二十二日于姑庵传统(财神爷)庙会(伽蓝菩萨的生日,周围农家也进庵供神上香,求得生财)。七月十五日至三十日持诵地藏经法会。九月十九纪念观世音菩萨出家法会。十月初八至冬月十七四十九天持诵华严经法会。十一月十七举办阿弥陀佛圣诞法会。十二月初八举办释迦牟尼佛成道法会。每月初一、十五及各佛菩萨诞辰、成道、出家日均举行法会。市里也有不少群众来赶庙进香。农历四月初八日举行纪念佛教始祖释迦牟尼生日的浴佛节庙会。此庙会在青岛湛山寺建成前也热闹非凡,有了湛山寺庙会后,此庙会就逐年冷落了。另外,农历六月二十三日举行牛魔王的生日庙会,农家为了求得牲畜兴旺,在这一天去进供上香。那些趁庙会做小买卖的人,头天便在庵的周围占地盘摆摊。庙会上还有众多民间文艺演出和杂耍,如踩高跷、跑旱船、跑毛驴、耍龙灯等,闹上三天,此时热闹非凡;农历七月二十二日是财神爷的生日,周围农家也进庵供神上香,求得生财。有史记载,于姑庵建成后,曾先后6次重修与扩修。第一次,1908年至1909年对5个殿进行了里外彩绘,修后在正殿梁上刻写“山庙大清光绪叁拾叁年重修”,庵内现有一块破碎的募捐石碑上刻写有“万善同归,光绪叁拾肆年谷旦”。第二次,1915年错埠岭村会首于京召根据广大居士、信男善女要求,用民间集资和庵地历年租金收入增建后稷殿3间。同时,修建了庵院墙,并在天王殿两侧增建了两个向南开的山门,在东山门的左侧建一钟楼。为便民通行,又在庵东北的南北村路修建石桥1座。由于修桥经费不足,于京召卖出自家5亩地,用此款进行了资助。第三次,1935年集资修庵,主要对庵殿内外进行彩绘。现天王殿前一块石碑正面刻有“万善同归”,后面刻写化缘修庵人员名单,第一人为国民党青岛市市长沈鸿烈(捐银元50块)。石碑左下侧刻写“民国二十四年十二月谷旦”,住持:本诚;徒:觉真;孙:昌修、昌莲奉记。第四次,1945年集资修庵,对庵殿内外进行彩绘。正殿左前石碑正面刻写“永垂不朽”,石碑左下侧刻写“民国叁拾肆年敬立”。第五次,1965年青岛市房产局接管于姑庵,在4间寮房(尼姑居室)的基础上,改建6间平房。第六次,1994年四方区政府和青岛市宗教事务管理局对于姑庵进行了保护性修复。各殿供奉的主要神像:正殿(大雄宝殿)中供奉佛祖释迦牟尼,左殿奉药师如来,右殿奉阿弥陀佛。右弟子阿难和左弟子迦叶站立在两旁,两侧还有“护法”、“护神”各一尊。正殿的两侧供奉有十八罗汉坐像,即宾度罗跋惰诸尊者、迦诺迦伐蹉尊者、迦诺迦跋厘百惰?尊者、苏频陀尊者、诺巨罗尊者、跋陀罗尊者、迦哩迦尊者、伐?罗弗多罗尊者、戍博迦尊者、半托迦尊者、罗睢罗尊者、那迦犀那尊者、因揭陀尊者、伐那婆斯尊者、阿氏多尊者、注荼半托迦尊者、庆友尊者、罗汉宾头罗尊者。西廊房居中供奉大愿地藏菩萨,左边有“达摩”,右边有“愁夫”。殿两侧有十殿阎君,即秦广王、初汉王、宋江王、任官王、阎罗王、变成王、泰山王、平等王、都市王、王道转轮王。传说中,他们分管着10个地狱。东廊房供奉“桃园结义三兄弟”神像,中为刘备,左为关羽,右为张飞。另有关羽帐下的“八大帅”,即王甫、赵累、马良、伊籍、廖化、吕凯、周仓、关平。天王殿中供奉弥勒佛,左右供奉四大天王,即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民间俗称为风、调、雨、顺四天王。南阁殿在庵院正南约50米处,独建屋3间,门向北与正殿释迦牟尼像相对,中间由1米宽的天桥连通,殿内中供奉观世音菩萨,两边侍立着善财童子和龙女,左供奉文殊菩萨,右供奉普贤菩萨,神台下有韦驮和伽兰两尊。大门两边有金刚力士站班。每年于姑庵庙会时,尼姑在此门上张贴一副耐人寻味的对联,上联为“问观音汝何倒坐”,下联为“因世人不肯回头”。后稷殿是1915年在正殿东侧增建的,共有庙宇3间,主要供奉3位神像:正中为后稷,左为牛魔王,右为城隍。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oV6M33mjwg.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