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海紫御公馆还记得东单“紫房子”吗?

我1979年初搬到西总布胡同,在那里住了4年又搬到东单二条。为什么老搬家,东西南北城几乎让我住遍了?没辙,单位分房我总是去那捡剩儿的。人家分新房,分大房了,我过去填空。直到1994年我才住上单位分的新房,千年的媳妇熬成了婆了。 在西总布住
原标题:还记得东单“紫房子”吗?我1979年初搬到西总布胡同,在那里住了4年又搬到东单二条。为什么老搬家,东西南北城几乎让我住遍了?没辙,单位分房我总是去那捡剩儿的。人家分新房,分大房了,我过去填空。直到1994年我才住上单位分的新房,千年的媳妇熬成了婆了。在西总布住的那几年,刚好赶上咱们国家改革开放。印象最深的就是东单三洋(不是日本品牌那个三洋)电器排大队卖砖头式录放机,好像是麦乐迪牌的,105块钱一台,还是115块钱一台忘了。那队伍都快排到米市大街去了。没多长时间又排队买羽绒服,大概也是这个价钱,谈不上样式,天蓝色的,跟太空服似的绷几道横线。又排到米市大街去了。那时候人还真是没钱,但架不住赶时髦,好新鲜。买完了砖头录放机还得买磁带。邓丽君的磁带6块钱一盘,买不了几盘一个月工资就没了。这些都是雨过地皮湿的流行新鲜。我要说的是那时候先后在米市大街附近出现的几家别具一格的店铺。一家是开在西总布胡同西口大华电影院南边的“和森饭馆”,一家是开在西总布胡同里的“秋子发廊”,还有一家就是“紫房子”。当时在我住的那一带这三家店铺可说是改革开放的明星。其实,这三家店铺我都没进去过,只因为领风气之先,人们格外注意它们。如今,紫房子和秋子发廊都不见了,唯独和森饭馆还在原地经营着。令人奇怪的是,自打开张到现在三十五、六年了,这家饭馆依然保持开业初的规模。跟他们家前后脚开的头一批私人饭馆现在几乎都没影了。其后开的有的早就扩大经营,转包经营,富得流油了。唯有这家和森饭馆,按最初的样子不温不火一直开到现在。真是“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干得也太稳当了,近40年的光景几乎是纹丝没动。我主要想说的是那家“紫房子”,因为我搬到东单二条后,跟紫房子的老板住同一大杂院。由于是同年,关系还不错。紫房子的老板姓肖,插队知青。回来后,老婆在街道办事处工作,他好像也有一份工作,大概不是很满意,我搬到那个大杂院之后,经常见他在家里耗着,不上班。没多久,紫房子就开张了,很快家里就请了个保姆,那时保姆很多都是安徽来的,他们家的保姆也是安徽的。保姆40多岁,带来一儿一女。肖老板安排保姆的两个孩子就在紫房子上班。后来那个女孩子自己在新建成的西单图书大厦找了一份工作,离开了。男孩子一直跟着肖老板。这家紫房子实际是个西点店,确切说是改革开放之后的早期酒吧。门脸儿是紫色的,名字就叫“紫房子”。在米市大街路西临街,在当时很扎眼。提起紫房子,人们或许印象不深。提起它的招牌,大家可能就有印象了。在店门的上方除了店名“紫房子”还有“卡拉ok”几个字。“卡拉”是竖排的,两个字之间有英文的“ok”字样。上世纪80年代初,打出“卡拉ok”旗号的,紫房子是京城第一家。我当时也觉得这个名字很怪,问过肖老板。他说他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反正是从日本传过来的叫法。几年之后,北京逐渐出现几家“卡拉OK”歌厅,一些时髦的餐馆,如东华门的香港美食城,率先在大厅添置了“卡拉ok”设备,人们对这一餐后娱乐形式才很快熟悉了。肖老板的“卡拉ok”当时只是徒有其名。不过这一奇怪的名称确实给他的紫房子招来不少的顾客。京城少爷小姐自古就有好新鲜赶时髦的传统。讲一段紫房子的真事,如果当时有去过紫房子消费的,那您这段最好就别看了。听保姆的儿子说,肖老板的侄子也在紫房子上班,当然是负点责任。仗着他叔叔,谁也不敢惹。他有个毛病,小小年纪,爱喝酒,而且很容易喝醉。一喝醉就胡来,往刚出炉的蛋糕上撒尿,反正端出去谁也吃不出来。这是保姆的儿子回来跟他妈妈说的。保姆私下里聊天时告诉了我们。他儿子跟他妈说的时候非常气愤,说“城里人怎么这么坏啊,撒完尿还卖给人家吃。”后来,肖老板就和老婆离婚了。再后来紫房子倒了,肖老板又在定福庄的马路边开了一家好像是叫“内蒙古饭店”还是“蒙古包饭店”。多年后碰到了那个大杂院的老街坊。得知那位保姆的儿子和女儿都在北京扎下根,而且都还混得不错。肖老板离婚后,双方各自有了新的家庭,他们亲生的儿子成了多余。那位老保姆真是位义人,就因为肖老板有恩于她,也由于从小带大有了感情,她一直带着肖老板的儿子一起生活,把肖老板的儿子抚养成人。当然肖老板夫妻双方可能也提供了财政支持。(转自老北京网)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oV6MY7on6g.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