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古田客运站时刻表我迎接秋凉的第一站是唐昌

“唐昌古镇”,更像是为外来者准备的标识 本地人喜欢叫它“崇宁” 大半个场镇中心的人都围绕四川电器厂生计 吃的,都是十多二十年不能再熟悉的老店 那些巷陌中的公馆建筑,一座又一座 从小看到大,还在那里 但有些也如崇槐里,衰败得让人遗
原标题:我迎接秋凉的第一站是唐昌“唐昌古镇”,更像是为外来者准备的标识本地人喜欢叫它“崇宁”大半个场镇中心的人都围绕四川电器厂生计吃的,都是十多二十年不能再熟悉的老店那些巷陌中的公馆建筑,一座又一座从小看到大,还在那里但有些也如崇槐里,衰败得让人遗憾……都是再日常不过的小镇生活我三年级的时候,新来的班主任姓肖,她是唐昌人。隐约记得她提起过唐昌有文庙,很久很久以前,其实也就几十年前,大家都还在庙宇宫观改造的学校里上课,条件之艰辛。老师结婚,小孩刚出生的那个暑假,我们十来个同学拎着一只毛绒玩具和两袋水果,东问西问硬是找到她九里堤的家里去看望。她的父亲那天正巧也在,印象中老师的父亲是唐昌某所小学的校长,那阵似乎已经退休。之后,我断断续续听人说起过唐昌,做腊肉那阵,电梯里总有人拎着刚买回来的肉,有人寒暄两句,哪里买的。“在唐昌买的。”三元杂交的和五元杂交的吃起来简直不一样。终于打算去唐昌逛上一圈。715A从九里堤一直开到唐昌,这是去唐昌最为便利的公共交通。路边的稻谷已经快要成熟,但最先感受到的是空气,油坊飘出属于老街的独特油菜籽味道。街上的人都怡然自得。1300的历史,唐昌,这里的人更喜欢说崇宁,古称川西最富裕的上五县温、郫、崇、新、灌,其中的“崇”就是崇宁县。唐昌,崇宁,历史上这两个名字一直交替在用。石墙小瓦的房子隐藏在巷子之中,大椿巷、梅花井巷、文昌宫巷……改造休整之后,成了供人参观的一部分,游人其实极少。玻璃罩子中的城墙遗迹,长出绿草,生命力还在。大片清末民初的公馆建筑,民国期间崇宁就有45座之多的公馆。众多乡绅在此居住不知道当年是怎么一幅景象。没想到其中更是藏着同盟会川西领导人杨靖中的居所。大椿巷,文人易象乾的故居门前已经挂上了提醒牌,绿树掩映,钻进去一瞧,早已成了寻常百姓居住的空间,和众多唐昌镇的小院儿别无二致。镇上没有高大的建筑,房地产市场和这里没有太多关系。稍微高一点的红砖房青砖房,90年代修建的、贴瓷砖的五六层小楼是镇上最气派的房子。他们曾经的确气派过,大多是四川电器厂的职工宿舍,这也是一个有众多厂子弟的片区。有灯光球场,有属于自己的川电医院。川电游泳池游过泳,从小在邻居叔叔孃孃的注视中长大,到了学龄又都顺理成章去唐昌幼儿园,唐昌一小,郫县三中……老式香蜡纸钱店的隔壁是一家旧旧的台球室,有人还在里面寻找着欢乐,三叶吊扇有劲没劲地吹着。往前走,小南街口子上的炸洋店,干练的太婆一人守摊,假期的生意不比开学。据说是唐昌最好吃的炸洋芋。不是现在流行的外脆里嫩的质地,一口下去,那种油香和粉糯,就像是小时候用蜂窝煤炉子炸出来的味道。牛肉吃不下,葱葱卷看着诱人可也吃不了。只怪午饭吃的一碗抄手太夯实。饭点,赤裸着上身的男人拐进杨抄手,先嗓子一吼,“四碗。”然后再和屋外推着自行车的女人说,“吃了再走,顺便给娃娃带一份回去。”女人硬要赶着回去,一头走了。小小的堂子,包抄手的时候再扯起嗓子交代几红几清,不停地重复,会觉得效率低下,但这是老街上才能听到的韵味。抄手还未入口就觉得美滋滋。忘性太大,老板又问了那男人几碗。“两碗。”“不是四碗?”“人都走了。”“每人吃两碗嘛。”都是熟人,玩笑过后,老板也不再多说什么。斜对面珠宝店的女人掀开自家帘子,又隔街猛喊了一嗓子。“抄手煮好端过来没有?”“煮起了!”东转西转,从一处小门踏进了崇宁公园,古树遮天蔽日,拎着鸟笼大叔直往里迈,茶园也从来不缺生意。地方不大,但也有成都人民公园的气质。革命烈士纪念碑让人勿忘先人。亭子里,大叔一嗓子“东方红,太阳升……”又是一股铺面而来的历史感。茶没有喝,彭辣椒没有买,锅盔、杨孃米线、风吹吹也没有吃……施鸭子要下午四点才又营业,当然也没有宰半只回去……没有关系,总要留个念想,就这些都够来好多次,下次再来挑两家吃。往回走,顺路拐进了崇槐里。破烂的巷子,杂草众生,有人踏入,野鸟惊飞,腿却被成群的花蚊子咬出包块。曾经见证一个家族辉煌的公馆,现在只剩下石头材质的门墙,其他都化为腐朽。崇槐巷子的那几个公馆,俗称“五道龙门子”,是一个王姓人家的公馆,建于抗战时期。最开始是分给几个儿子居住,不知道怎么荒废了。据说是私产,也不知道后人因何故没再打理。不知说何为好。梁家大院在隔壁,又去看了一眼,还未开放。下次再来看,不知道会进展到什么程度了。小镇旧时光,还要延续好多好多年去了吧。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oV6MYJL26g.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