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class吴秀波有资格做导师吗?

Sept. 16 《演员的诞生》第二季——《我就是演员》才播出两期,导师吴秀波似乎成了众矢之的。鲜有负面评价的他最近被扣上了不少帽子:不会演戏、装、没文化、没立场、和稀泥……更有人直接在微博发问:吴秀波有什么资格做导师? 文|鸽子 《
原标题:吴秀波有资格做导师吗?Sept.16《演员的诞生》第二季——《我就是演员》才播出两期,导师吴秀波似乎成了众矢之的。鲜有负面评价的他最近被扣上了不少帽子:不会演戏、装、没文化、没立场、和稀泥……更有人直接在微博发问:吴秀波有什么资格做导师?文|鸽子《演员的诞生》第二季改名为《我就是演员》登陆浙江卫视,导师章子怡继续坐镇,其他两位导师换成了山争哥哥徐峥和波叔吴秀波。虽然前期宣传不多,可是第一期节目刚播,几个相关话题就迅速地窜上了热搜榜。任素汐和左小青这段《一九四二》更是赚足了观众的眼泪。任素汐说的一段话更是让人动容,她说自己之所以来到这个节目,是因为她看到很多好剧本,但这些剧本不来找她。我们都知道,在这个看重流量和颜值的大环境下,她永远都不是最优的选择。所以她想站上来,让大家看到,这个叫任素汐的演员,其实演得还不错。“你们可以信任我。”徐峥表示非常能理解任素汐说的话,对一个演员最高的要求不是演戏的话,那些演戏演得很好的人,会对这个圈子感到悲哀。可徐峥后来又补了一句,“我觉得,好演员的春天到了。”专业又专注的山争哥哥一下就俘获了众多网友的心,可同样是点评《一九四二》这个片段,另一个导师吴秀波却成了被不少观众diss的对象。有网友说他装,也有人说他本身演戏不怎么样还要去指导别人。他和山争哥哥就表演是技术还是感受的问题产生了一些分歧。徐峥觉得表演是门技术,而能调动情感就是演员最大的技术。吴秀波则觉得虽然技巧和情感在表演中缺一不可,但是他觉得情感是更重要的,他忍不住回头问现场的观众,如果表演是一门技术的话,那小孩子有技术吗?另一段对宋洋的点评惹来了更大的争议。宋洋和杜淳一起演七步诗那一段,演完之后吴秀波的评价是“真的反了,我以为曹植是萁,曹丕是豆。”说完镜头给到台上的宋洋,一脸“我是谁,我在哪儿”的震惊表情。这下大家更是炸了锅,说吴秀波没文化。甚至有人不解地表示:吴秀波说话前言不搭后语的,是喝大了吧?可后来有现场观众放出了疑似吴秀波在场点评的全文,暂且不说内容的对错、高下,起码逻辑是清晰的,态度是探讨的,而且并非对史实的记忆有偏差,而是和大家聊一聊,从角色出发,自己的看法。不少网友将枪头倒转向节目组的“挑事儿”剪辑,也有不少人想起了上一季被坑惨的导师刘烨。专业差,和稀泥,老好人,刘烨当时被骂得挺惨,有次喝大了,忍不住在微博为自己说了两句话,可仍有人说他,当年的蓝宇不见了,只剩下一身油腻的刘烨。但还有更多的人压根都没看到这些解释,继续在微博上骂他,说他没资格。第二期里,阚清子和徐璐演《七月与安生》,吴秀波在点评之后,却又对和他意见不一致的章子怡的点评表示了认同,徐峥在一边不干了,大呼你这个墙头草。说实话,我很喜欢吴秀波。但从微博上看了几个片段剪辑,我心里也直犯嘀咕:吴秀波怎么这样了呢?直到后来看了完整的节目和网上的发言全文,才发现他压根就没有变。他不是个好与人争辩的人,走哪儿都要双手合十向别人鞠躬,表达谢意、歉意和敬意,可探讨演戏是技术重要还是情感重要的时候,我们看他犹豫了一下,还是说:我认为戏不是技术。他尊重徐峥的说法,只是在他的价值体系里,事情不是这样的。有次他上高晓松的节目,高晓松问他,演戏是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还是一个突变。吴秀波的回答是“突变”,突变发生在他和刘蓓合作的一部剧里,名字叫《嫁衣》。本来定了男主角是孙红雷,结果临时档期排不开,导演拉了吴秀波来,问当时大火的一线女星刘蓓,也就是这部戏的女主角,愿不愿意和他一起演。她答应了。而且她和吴秀波早就认识。一个一线女星愿意和一个不上线的男演员搭戏,就算是朋友,吴秀波也始终记着这份情谊。其中有场戏,吴秀波戏里演的角色,要和戏里刘蓓的角色说“谢谢”,提示只有这一句台词,但最后剪出来有13分钟,他都不知道自己演了多久。那场戏里所有的台词,都是他要和刘蓓说的话。因为是临场发挥,所以有的镜头没拍到,演完之后导演过来踹摄影师的屁股,问他为什么不拍。那场戏几乎成了全剧最大的泪点,也算得上是吴秀波演艺生涯中的高光时刻,也是那场戏最早让他知道:演戏就是活着。只有把自己注入到角色的血肉里,按他的方式活一遍,他才能说把这个戏演好。于是拍那部让他后来大火的《黎明之前》,海清饰演的女主死在他怀里,他痛苦难过,用手重重地砸车的方向盘,在她耳边对她说:我是吴秀波。后来发现,他的手因为敲击力量过重而骨折。演《精忠岳飞》里的高宠,导演做了一个面具给他,后来进行到最关键的一场戏,导演要求他摘下面具露个脸,可为了戏剧的连贯性,他坚持带着,结果拍戏时出现意外,他从铁轨上滑出去,人拍在铁轨上,两条轨道深深地嵌进了他的面具,如果不是他对戏的坚持,后果不堪设想。后来做制片人拍《军师联盟》,他还是一样。而且不但自己活在戏里,还把其他的演员也拉来一起活一遍,整部戏拍完,用了333天。别人追求效率,他要讲“活着”,按照情节的发展顺着拍摄,头发和胡子都是自己留的,他甚至为了更好的效果为剧组配备了空调,因为他觉得在那样的高温下演员都怀疑人生了,还要怎么演戏呢?他把戏看得很重很重。也不单单因为喜欢,而且演戏把他从人生的困境里拉了出来,让他成为了一个还不错的丈夫和父亲,让他不成器的人生好像有了点成就,也让自觉一无是处的他,找到了一个最佳的生存方式。他起点不低,命却似乎不太好。在中戏的时候和傅彪同班,上学期间被查出肠癌,治了一年半,割了四十厘米的肠子,结果被告知误诊了。后来到铁路文工团工作,因为天性懒散频繁迟到,实在觉得无颜面对领导就辞了职,后来做过各种各样的行业,演过话剧,唱过歌,也开过饭馆。最胖的时候170多斤,想弯腰系鞋带都做不到。直到儿子的降生,让他彻底意识到他不能再继续这种生存状态了。新生命的降临让他意识到责任感,那成了他最努力的一段时间,无论什么工作,只要给到他手里他都愿意去做。我可以帮人改剧本,我可以帮人做后期,我可以帮人做电视剧音乐,我可以做制片人,可以做监制,可以帮你演戏,我可以帮老板开车,我可以帮老板和老板太太调解情感。刘蓓为了帮他,拉他去做自己的经纪人,再后来,刘蓓当时的丈夫张健为他弄了一部戏,找来了傅彪、冯远征来做他的配角,希望能捧红他,没想到连成本都没收回来。他兜兜转转又回到演员这个行当上来,可不但一炮而红的愿望落了空,后面的八年时间,他主演了21部电视剧,仍然没在大众意义上火起来。直到《黎明之前》的热播。可在此之前,他已经足够知足,因为演戏带给他很多东西,不仅有物质上的满足,还有尊严,成就感,演戏也成为他一个情绪发泄的出口,他那些发呆时产生的无用情绪和思考时得出的无用结果,通通都有了去处。他说这是自己唯一会做的一件事。那个小时候被家里人寄予厚望的孩子,曾经被期盼着和哥哥一样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可是命运残酷,他到三十几岁仍不能找到自己的安身立命之处,但好在命运也足够仁慈,让他碰到了戏剧。他说自己对待戏剧的态度非常简单:我生命中有亘古不化的问号,说出来,想听听你是不是也有。就像一个人推开窗子,发现四处茫茫黑夜。在什么都看不见的时候,他嚷了一声。他希望听见,另一个黑暗地方回答的那一声,哪怕是一个回声呢。我有问号,知道你也有问号,我就不寂寞了。在我这里,戏剧是生而孤独的生命里,唯一叫嚷的方式。戏剧养活了他,给他尊严,给他避风港,戏剧在他生命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以至于他不敢怠慢。他小时候父母工作忙,还有个同父异母的哥哥,被八姨和八姨夫带大,管自己的妈妈叫阿姨,管自己的爸爸叫吴叔叔。他孤独、敏感、脆弱、喜好幻想和发呆,不喜欢人多的环境、不善与人交谈。童年的印记深深地烙印在他身上,直到儿子出生他才那么切实地感觉到爱。也许他却如很多网友所说不适合做个导师,但我觉得,他真的够格做个演员了。----------------------插图|文章配图来自豆瓣及网络,不做商业用途。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qBdOV3azwV.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