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克雅宝风格|梵克雅宝百年雅艺风华

“When Elegance Meets Art 雅艺之美” 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宝典藏臻品回顾展 全球展事如云,艺术和时尚活动竞先开幕,如同和煦春风撩人心弦。 此时,360多件从20世纪初至今的珠宝珍品漂洋过
原标题:风格|梵克雅宝百年雅艺风华“WhenEleganceMeetsArt雅艺之美”VanCleef&Arpels梵克雅宝典藏臻品回顾展全球展事如云,艺术和时尚活动竞先开幕,如同和煦春风撩人心弦。此时,360多件从20世纪初至今的珠宝珍品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北京,“WhenEleganceMeetsArt雅艺之美”——VanCleef&Arpels梵克雅宝典藏臻品回顾展,以世家传承百年的优雅艺术为主题,在北京今日美术馆如约开幕。一场百年高级珠宝艺术的探秘之旅优雅启程,由此,人们得以亲身追溯20世纪初至今的艺术风潮演进。而这也是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与今日美术馆及VanCleef&Arpels梵克雅宝进行合作,首次以巡回展的形式举办展览。“WhenEleganceMeetsArt雅艺之美”VanCleef&Arpels梵克雅宝典藏臻品回顾展跨越一个世纪,梵克雅宝的发展见证了艺术、文化、政治、经济等多个维度的历史演变,展览以每十年为叙事节点,映射和重现了时代的重大变革:20世纪初新旧思想和艺术形式的交汇,1920年的新艺术运动,1930年的创新风潮,1940的二战,1950的万物复兴回归经典,1960年代的快乐主义,1970年的战后光辉30年;1980、1990年代重返简约有序,2002年的后自然叙事......自1906年至今,梵克雅宝这个源于爱情的珠宝品牌,一以贯之传承着艺术与沉思。王室御用、私人定制、奢华材质,似乎一直以来都是梵克雅宝的标签。但与此同时,它还见证了世界多国、多领域的人与事的历史演进,从法国到美国、从伊朗到埃及,从文化到艺术,从战争到和平......“WhenEleganceMeetsArt雅艺之美”VanCleef&Arpels梵克雅宝典藏臻品回顾展除了精彩展品,本次典藏臻品回顾展的布景也如梦似幻。Jouin-Manku事务所担纲设计,为展览构想出一个如梦如幻的展示布景,引领观展者一探VanCleef&Arpels梵克雅宝的迷人世界。此次与巴黎当代艺术博物馆执行馆长DavidCaméo先生的会面,约在了今日美术馆3层的会客空间。身形瘦削的他,内心蕴含着巨大热情。然而与想象不同,这股热情并非全部面向珍贵的材质和耀眼的设计,而是面向工艺传承和对装饰艺术的传播。这种热情多了几许坚毅,几许踏实。Numéro:这次为何会选择与世家开展深度的艺术合作?是什么契机让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与梵克雅宝结缘?DavidCaméo: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成立于19世纪,与那些在国王指令下由政府创办的公立博物馆不同,它是一家私营博物馆,是在企业家、工匠、艺术家等多方力量的联合推动下成立和运营的。在创立之初,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就获得过梵克雅宝的赞助,因此两者之间的合作水到渠成。2012年就已经举办过梵克雅宝典藏珍品回顾展,并且取得了巨大成功。您认为这次展览的最大亮点是什么?您个人最欣赏展览上的哪些作品?最大的亮点是传承与创新。和中国的悠久历史相比,梵克雅宝也许还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品牌,只有一百年的历史,但本次展览非常清晰地展示了这一百年间传承与创新的脉络,包括技术发展与时尚演变的过程,以及梵克雅宝在高级珠宝领域的突破创新。我父亲就是一位镶嵌工匠,我们都由衷赞叹梵克雅宝非凡的技艺和创新精神,比如它的隐秘式镶嵌技术,和独有的拉链式设计——一件首饰原本是项链,拉链拉合之后,就变身为手链。这都是技术上的巨大创新,世界上独一无二。我还非常喜欢那些从大自然获取的设计灵感,比如花卉和植物系列。Dragon胸针,1969年所以您觉得创新和传承是什么关系?手工技艺需要传承,这是不能回避的话题。你今天看到的作品都是精工细作,通过双手一点一点做出来,制作工具甚至都没有改变。但设计和创意在发展和演变,能把工艺之美无限放大。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的社会角色是什么?1860年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创立之初,董事会提出一个口号:实用之美。所以我们的第一使命是对民众的美学教育。比如我们会在展览中展示桌子,选两三种不同材质,金属或珍珠贝母,告诉大家,实用的也可以是美的。我们一直在努力提升大众的审美水平。那如何让更多人了解装饰艺术?特别是90后。首先,我反而觉得相对于绘画艺术,或者现在时髦的名词“当代艺术”,装饰艺术的传播是有自身优势的。因为它直接链接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物品,像桌子、椅子、玻璃花瓶、陶瓷制品。它是用来做什么的、是怎么制作的,谁用过、有什么历史前因等等,可以说得很明白。不像有些艺术形式,很难言传。比如,你没法用三言两语讲明白《蒙娜丽莎的微笑》。然后我想分享一组数据:去年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成功举办了ChristianDior的特展,展览吸引了70万观众,60%是国外观众,其中有很多年轻的中国朋友。针对更加国际化、年轻化的观展人群,我们越来越多地使用数字化语言和媒介来作为沟通桥梁。比如布展时,策展人会使用大众化的媒介和语言传递信息,并综合使用传统静态展示和互动式、数字化的展览方式。“WhenEleganceMeetsArt雅艺之美”VanCleef&Arpels梵克雅宝典藏臻品回顾展“WhenEleganceMeetsArt雅艺之美”VanCleef&Arpels梵克雅宝典藏臻品回顾展但其实几乎所有的艺术机构都在与时俱进,和隔壁的卢浮宫相比,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有什么优势?隔壁的卢浮宫名气很大,观众非常多(笑)。但问题是,大多数旅行者的时间都非常有限,可能看完“艺术三大件”,坐下喝杯茶就走了。考虑到这一点,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采取了更有智慧的方式,利用互联网,充分发挥数字化、信息化的优势。任何人参观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之前,都可以提前做功课。比如,你对珠宝感兴趣,就可以提前登陆我们的官网,然后找到珠宝相关的资讯,例如会发现我们有一个常设展览,展出全世界1200件珠宝藏品,而这个展览会在互联网上呈现尽可能详尽的信息。等读过之后再去现场看展览,能在更短时间内取得更大收获。刚才您提到了受众的年轻化趋势,那么从商业运营角度有没有针对年轻人的特设机构?当然,我们有一个年轻收藏家俱乐部,他们有自己特有的表达方式、思维方式和收藏喜好,我们会有针对性地开展运营和活动。但我想补充一点,就是即便我们圈定了人群、做了很多工作,但事实上很多展览和艺术作品也只能面对拥有一定文化、修养、素质的人群,很难迅速地吸引其他人。所以又回到教育的话题,我们努力吸引年轻人的另外一个做法,是组织教育活动,例如举办工坊,展示作品制作过程。有意思的是,有一些新工匠也是年轻人,面对年轻观众的时候,信息的传递就变得更加有说服力,容易被接受。Roses化妆盒,1926年说到这我想分享中国的一个案例,音乐艺术家朱哲琴2009年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发起了“世界看见——中国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亲善行动“,其中一项工作内容就是手工艺的保护与当代传承,包括邀请国际设计师来中国采风,之后做出当代设计。法国有哪些权威机构在重点关注手工艺传承和发展?这非常好,和法国的一个官方机构“工艺艺术大师”异曲同工。这个项目受到法国文化、工业部门的资助,宗旨也是文化和手工艺的传承,特别是针对那些即将濒临失传的工艺,比如最近正在开展的“羽饰”项目,这种工艺濒临失传。还有尼辛德·卡蒙多博物馆(MuséeNissimdeCamondo)开设了五年课程研究传统工艺,目前有400个学生,其中有十几位来自中国。此外就是法国传统工艺学院,专门做各种手工艺培训传承。您最近去了中国的哪些博物馆,有什么感受?去了景德镇的陶瓷博物馆,因为我之前一直在陶瓷领域工作,觉得更熟悉,得心应手。也去过一些公立美术馆,发现大家做法基本一致:实物与实践展示,希望打动观众,保护即将消亡的手工艺。其实全世界都一样,古老艺术品是很多当代设计最珍贵的创意源泉。这些工艺的传承是对世界各国文明保护的极大挑战,也是博物馆馆长最重要的责任与义务。SequinedDancer胸针,1953年谈到创新,您觉得近期的设计和市场趋势是怎样的?最重要的趋势是在技艺传承基础之上顺应时代之需的当代设计。比如水晶、珍珠贝母、珊瑚的加工,都是当时非凡的技术。但在同样的精湛技术之上呈现全新的设计,会使得传承并不陈旧、过时,反而会通过现代演绎焕发新生。市场的趋势是针对小众人群的独特产品。我知道在中国这个人口庞大的国家,这听上去很难,比如有些东西需求量很大,又想出口到欧美,最后的结果就是批量制作低成本的产品。但事实上,我们需要找到真正掌握古老技术的手工艺人,把技艺传承给年轻人,再通过年轻设计师的现代演绎,打磨出拥有独特的市场和高附加值的产品,而不是工业化的机械生产。这听上去简单,但对于从业者而言,其实任重道远。______________采访、撰文|郭蓉RongRong编辑|赵小君SharonChiu______________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qErqb9QwJ7.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