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骨折后的“锥心刺骨”_骨髓炎_治疗_儿童

两岁多的小女孩欣欣(化名)10天前右足踝不小心扭伤,当地医院拍片考虑骨折,给予石膏固定。 8天前,欣欣开始发烧,由于最近支原体肺炎多,当地医院不排除是呼吸道感染,进行抗感染雾化治疗,效果不佳。由于治疗过程中孩子烦躁、经常哭闹,当地医院为了排

两岁多的小女孩欣欣(化名)10天前右足踝不小心扭伤,当地医院拍片考虑骨折,给予石膏固定。

8天前,欣欣开始发烧,由于最近支原体肺炎多,当地医院不排除是呼吸道感染,进行抗感染雾化治疗,效果不佳。由于治疗过程中孩子烦躁、经常哭闹,当地医院为了排除石膏压迫,拆开石膏发现右足踝肿胀异常。

家长随即来我院,来院后骨科诊断其为“骨髓炎合并化脓性关节炎”。急诊MRI结果也反映了骨髓炎和化脓性。于是进行急诊手术。目前患儿病情稳定,也明确了感染菌为“耐药性细菌”。

什么是“骨髓炎”?

骨髓炎是指化脓性细菌感染骨髓、骨皮质和骨膜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可由血源性引起,也多由外伤或手术感染引起,也可因疖痈或其他病灶的化脓菌毒进入血液而达骨组织。

骨髓炎在儿童中最常见。在其他年龄段,骨髓炎最常见于免疫力下降的人群,例如镰状细胞病或糖尿病患者。按发病时间长短可以分为:急性骨髓炎;亚急性骨髓炎和慢性骨髓炎。骨髓炎可致严重残疾,而当治疗延误转成慢性感染时后遗症尤为严重。

“骨髓炎”的病因

简单来说就是致病微生物在骨骼的感染。

儿童感染途径有以下几种:

01

近2周有患病处外伤或损伤

02

近期有呼吸道或者消化道感染病史

03

小婴儿也可能与剪指(趾)甲出血有关

04

新生儿可能与羊水污染有关。儿童最常见病原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它的耐药菌株简称MRSA,一旦感染治疗困难,并发症多。其它细菌也都可能导致骨髓炎。

“骨髓炎”的表现

大龄儿童最主要的表现为疼痛;

小婴儿最主要表现为肢体不活动。其它表现还有发热、患处肿胀、压疼、皮肤发红、局部皮温增高、全身不适。当下肢、骨盆或者脊柱受累时,早期症状为拒绝行走或者跛行,尤其是幼儿。

亚急性骨髓炎可以表现为轻微的不适,一般无发热或者全身症状。慢性骨髓炎患儿表现为感染反复和/或窦道流脓。

“骨髓炎”的危害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过去死亡率很高(约25%),但由于近年来对此病有进一步的认识,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适当抗菌药物与综合疗法的应用,死亡率已大为降低(约2%)。

但由于骨骼感染引起骨质破坏,形成死骨,常转为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甚至发生各种并发症,影响功能。常见的并发症为

01

化脓性关节炎

02

病理骨折

03

肢体生长障碍,如骨骺破坏,肢体不等长;肢体畸形生长,如膝内翻或外翻等

04

关节挛缩及强直

05

外伤性骨髓炎常因感染而有骨折延迟连接和不连接,以及关节活动受限等

因此,儿童腿疼,一旦出现,应该尽早到专业的医院就诊。

及时确诊,正确治疗,不仅减少患儿痛苦,也降低了后期出现各种并发症的风险。

素材:宣传科 骨科/烧伤整形科

排版:宣传科 阎一宁| 审核:宣传科 高琦 杨馥羽

end

扫码关注

西安市儿童医院视频号

了解更多科普知识、就医资讯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qzdnL4DyrE.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