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歌【人文寻访】听燕歌在长城脚下访军户于柏峪人家

寻 人 文 访 北京门头沟的西部山区里有一片浓浓的绿色,这里隐藏着古老的斋堂镇,周边分布有一些保持原始风貌的村落,柏峪村就在其中最偏远的角落,算是北京山区最西边的一座村庄了。它坐落在斋堂镇北12公里处,附近再无其他村落。 柏峪村由明代
原标题:【人文寻访】听燕歌在长城脚下访军户于柏峪人家寻人文访北京门头沟的西部山区里有一片浓浓的绿色,这里隐藏着古老的斋堂镇,周边分布有一些保持原始风貌的村落,柏峪村就在其中最偏远的角落,算是北京山区最西边的一座村庄了。它坐落在斋堂镇北12公里处,附近再无其他村落。柏峪村由明代驻守天津关将士的后裔建立,是现存典型的古代“军户村”。现在,这里的不少村民将自家房屋改造成了民宿,用来接待前来徒步和游玩的人们。8月11日,《北京青年报》联合《法制晚报》,组织文字记者、摄影记者、航拍记者、视频拍摄记者、绘画师,并邀请了“读者寻访团”,一起走进百年军户柏峪村。曾经主持编写《柏峪村志》的老柏峪人谭怀梦是这次的寻访领路人。走完这个村庄的最大感受就是——这里的一切都与“军户戍边”有关,村北绵延数里的明内长城,其间有敌楼7座,当地俗称“七座楼”,甚至还可以看到为了修建长城而遗留下来的明代砖窑。这一切遗存都让我们切实感受到咱北京历史的悠远醇厚。壹寻访目标一燕歌戏柏峪村从前交通闭塞,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小文化环境,有很多特殊民风民俗,燕歌戏就算一个。谭怀梦老师告诉我们,燕歌戏之所以可以在柏峪村流传下来,正应该是出自军户,是戍边的人长期生活在这里自娱自乐的活动过程,用以解闷、调节日常生活。到达柏峪村时天已经擦黑,吸引我们长途跋涉翻山越岭来到这里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已经濒临失传、有着戏曲活化石之称的“柏峪燕歌戏”。由于大雨,寻访团比预定时间晚到了一个多小时,演员们早已经化好厚厚的戏妆等候多时了。观众席上也坐了不少慕名前来的观众,一场两个小时的文化遗产飨宴即将拉开帷幕。燕歌戏的角色行当、服饰行头、脸谱与京剧十分类似,尽管是山野村戏,在角色行当、动作表演、剧情结构、人物性格、语言特色方面,却丝毫不逊色。演员们都有一副好嗓子,一腔一调韵味十足。这文化剧场里的灯光、音响、舞台也是配置规格十分高的了。为了使大家懂得戏里的台词,戏台两旁还设有LED显示条,一句一句按照节奏播放台词。演出结束一问才知道,原来这些演员并非专业,都是柏峪村普通的村民。只是因为喜欢,便参加了柏峪社员剧团,固定时间来剧团排练。据老谭讲述,柏峪燕歌戏是一个独特剧种,只在柏峪村流传,传儿不传女,更不传外村人,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九腔十八调”,生旦净末丑,说唱念做打,吹拉弹唱走,无所不包,与京剧有许多相似之处,戏目的内容也多与历史名人、民间故事有关。关于柏峪燕歌戏的起源一直是个谜,谭怀梦告诉我们,燕歌戏到底是什么时候来的并没有确切的文字记载,名字称作“燕歌”,也是为了区别于传统的秧歌戏。关于燕歌戏的相关信息都是老辈人口耳相传下来的。也有传说燕歌戏在元代就已出现,是元曲在山野中的一个变种。而据《门头沟区志》记载,柏峪燕歌戏始于明代,是由河北省易州传入柏峪村,并经长期演化与发展,同当地语音、民歌、小调融汇结合,最终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在历史上,柏峪村不仅曾有过燕歌戏,还有河北老调、山陕梆子、蹦蹦戏等戏曲种类,然而,还是要数燕歌戏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最高。如果与当地人多聊上几句,便会发现这里的大部分村民都多多少少会唱一点燕歌戏,这便是燕歌戏在柏峪村的群众基础。就连这个“柏峪社员剧团”都是村民们组建起来的,所有的演员都是在农耕和工作之余的时间来排练和演出,所有的坚持也都是出于对燕歌戏的热爱与对传承的责任。冬天农活不忙的时候,村民们每天都要来剧团排练4个小时以上。团长陈永禄负责导演,十几年前他就走访了村里的老艺人,把原本只存在于口口相传的燕歌戏写在了纸上,这才形成了正式的剧本。近些年,由于老艺人老龄化严重、青年人口外流,燕歌戏几乎面临灭绝。2004年,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下决心拯救燕歌戏,一直致力于走访村里老艺人、整理民间曲目剧本的陈永禄被大家推举做了团长,到年底已整理出剧目15个,排练剧目4个,并进行演出,成立了“柏峪社员剧团”。2005年,柏峪秧歌戏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现如今,燕歌戏的发展情况在慢慢变好。每周末,柏峪剧团的团员们都要在村委会戏台为大家献上免费的演出,不少人慕名前来,就是为了听上一曲燕歌戏。柏峪剧团团长陈永禄:我们都走了,燕歌戏就没人唱了陈永禄5岁就开始学燕歌戏了,现在已经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燕歌戏在抗日战争时期受到很大的损失,我们戏团的服装道具被日本鬼子烧了,但是全村老少都喜欢戏,所以老艺人们从没把它丢了。”燕歌戏在柏峪村也曾经过风波。“1995、1996年的时候,村里许多老艺人岁数大了,一年走好几个,我感到特别愧疚,心里特别难受。”陈永禄回忆这段往事,情绪显得有些激动。那一年,他自发买了一摞本子,请这些老艺人到自己家里对他们说:“有些话你们别介意,包括我在内,岁数都大了,谁都有走的一天,我想把我们的燕歌戏保存点材料。要不等我们都走了,燕歌戏就没人唱了,也没有材料。”陈永禄决定先收集材料,他亲手撰写了村里人们常唱的几场燕歌戏本,还叮嘱女儿,如果村里要组织剧团,一定要把本子无偿拿出来,这是应该做的。后来,陈永禄的女儿也加入了剧团,他教女儿唱戏,嗓音嘹亮的女儿如今也成了剧团的“扛把子”。到2003年,响应政府号召,村里要将古戏古文化重新组织起来,陈永禄忙活了起来,村里出点款、挨家挨户筹点款,便把剧团恢复了起来。“以前有几个人登过台,就先找他们。谁唱歌好、声音好,我就挨家挨户地找,大部分是两口子的多,找男的去了,女的也有兴趣来。”就这样组织起来31个人。“从来没登过台的,我就一句一句教他们,因为都愿意学,所以就学的很快。”剧团成立的2003年当年就登台了。剧团成立至今十来个年头,班底发展到46个人。“我们是一个农村班子,普通话都说不好。作为团长我很知足,想很好地往下发展。演员最小的40岁了,大部分都五六十岁了,后继无人是最大的困难。”陈永禄说,只要自己身体还健康、还能活动,就要继续为燕歌戏的发展竭尽全力。他想为燕歌戏的演员们争取更多经济上的支持与补助,“尽管大家热情都很高,也不在乎其他物质上的东西,但我希望能多给他们一些。”贰寻访目标二象鼻山象鼻山其实全国各处都常见,但是柏峪村的这座象鼻山却与当地十分结缘。在民俗信仰方面“军户”柏峪村亦一直把大象作为崇拜对象,认为它能够护佑军队,激励将士神勇。也许是巧合,在进入天津关通往最高处黄草梁的半山腰,真的就有一处山体,像是一头大象在山谷间低头觅食探路,村人叫它象鼻山。到象鼻山的路不好走,鸡蛋大小的石头铺成路伴着杂草,走起来十分硌脚。不过,就是这样原生态的步道景观十分受市民欢迎,这里已经成为京西步道。步道夹在山间向高处延长,宽度也就一米多,不少地方颇为陡峭,到了一块较为平缓的平台上,老谭手指向北方说:“这是西奚古道,从这儿可以直接通到居庸关。”明代开始这里就有戍兵长期扎营驻守,老谭说,现在还能在山上找到他们当时用过的瓦罐和瓷器。在去象鼻山的路上,远远可以望见山顶两棵很显眼的互相依偎生长的树,老谭说,这两棵树是古钱树,长在明代堡城的城墙上,到了清代堡城荒废,当成了马圈,当地人叫钱树棱子,据说京西山区这样的树并不多见。再往上走到了黄草梁,就能看见空心敌台“七座楼”,这也是防御工程的一部分,柏峪村先民参与了敌台的修建。大家本想去看看,但是老谭告诉我们,再往上还需要走上个把小时,地势陡峭实属不易。“如果要走到黄草梁,大家得早上六七点出发,赶黑前才回得来。”老谭说。寻访团众人已经有些气喘吁吁,而柏峪村先民们就这样靠着自己的力量修建起了戍边防御工事,让人难以想象。叁寻访目标叁古砖窑遗址进入天津关段,再徒步走上个1000米,经老谭的指引,大家的视线落在路边拐弯处的一座拱形土质建筑上,山腰黄土层深厚纯净,地堰上垒砌有大量的残旧城砖,原来这就是古砖窑遗址。老谭告诉我们,柏峪村有近百个大小古窑,号称百窑,是为明代建长城烧砖用的。此外还有许多尚未发掘的砖窑,其结构与高度不详。此处砖窑群在明代万历年间为黄草梁修筑敌台,烧制城砖而建,黄草梁距砖窑4公里,其上有7座空心敌台及巨石垒砌的城墙。这里现存有古代砖窑7座,窑呈圆形,直径约3米,窑壁烧结坚硬,是门头沟区目前发现最大最完整的古砖窑遗址,是这条戍边道路重要的军事遗迹。门头沟区政府于1998年公布其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来到砖窑,老谭又信手拈来一个军民驮砖而产生的故事:当年,皇帝一声令下,当地的军户们跟随守关将士来到砖窑厂,人们一字排开,直到长城脚下,接力把烧好的砖一块一块人工运过去。然而这样的方法时间长了,让人们叫苦连天。柏峪村人改用羊搬运砖块,公羊见了母羊就追,不好用,大家出主意把公羊“夹騸”,也就是阉割了,就不会追着母羊跑,可以专心驮砖了。然而,公羊们这样也就没了力气。于是改用毛驴来运砖,而公羊的肉就用来慰藉辛苦的军民,以平息大家对于修建长城运砖头却又工钱少的怨气。老谭打趣道:“这涮羊肉的来源说不定跟这儿有关系!”从这时候起,军户也开始吃“羴角”(阉过的公羊)了。接着走,新修的路面中央有一棵大树安然矗立,没有被砍掉,引起了众人的注意。老谭告诉大家,这棵核桃树来得比我们早,村里有先来后到的传统,所以才能见到柏油道路中间留存下来的那棵大树,这样的景致恰恰就是柏峪村人尊重自然的产物。肆寻访目标四柏峪村柏峪的传统食品一般是粗粮细做,加以当地蔬菜。过去的看家菜主要为酸菜和咸菜两种,这里的菜没有污染,水又洁净,因此,菜酸而不坏,恰到好处。听完燕歌戏的当晚,寻访团在村长家里有幸吃到了地道的柏峪农家菜,虽都是普通的食材,但味道十分鲜美,用榆树叶子混着大米和小米的米饭十分特别,味道有点像在吃粽子。当地的老豆腐席、腌野菜和水炒蛋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二天清早,伴着村里无比清新的空气,寻访团来到柏峪村村委会,听老谭介绍了村子的由来和历史。“柏峪村原本的意思就是长满柏树的山谷,明朝的时候,由于戍边需要,在长城上看出去视线好。后来政府下令长城内外十里之内要烧山,柏树才被烧没了,但是名字留了下来。”柏峪村的形成与黄草梁明代内长城上的天津关有直接关系。“黄草梁古道”是从河北省怀来通往斋堂的一条重要通道,历代王朝在此设关建隘,明代时这里是内长城上的一处重要关隘。随着守关军士屯扎,其眷属陆续迁至此,在天津关附近屯垦,形成柏峪村,也就是北京现存少有的“军户村”。军户,是中国古代世代从军、充当军差的人家,起自东晋﹑南北朝时﹐士兵及家属的户籍隶属于军府﹐称为军户。按照惯例,军户子弟世袭为兵﹐未经准许不能脱离军籍。柏峪村至今仍保留着古代军队特有的习俗,以当年军旗上的标志貔貅为保护神,除此之外也敬太阳神。村民尚武,自幼便有摔跤等娱乐游戏以及举办丧事不哭坟等古代军队特有的习俗。为什么不能哭坟?老谭是这样的解释的:“你应该学的是当兵打仗、为国家守边,哭耗费志气,所以不能哭。”根据资料显示,柏峪村曾有黄帝大战蚩尤之路、京西古道天津关段、西奚皇太妃岭道、柏峪寺古道共四条古道,其中以京西古道天津关段(又名黄草梁古道)最为著名。柏峪沟从斋堂西侧的青龙涧口到柏峪村北,全长20余公里,南通斋堂,北经黄草梁可达河北省怀来县麻黄峪,进而通往张家口、内蒙古,在明代时是一条重要的军事通道,从清代大一统之后就成为了斋堂地区连接怀来盆地的商旅古道。古道进入沟谷后,经青龙涧、双石头、爨底下、柏峪等村到黄草梁,沿沟谷而行,道路比较平坦。抗日战争时期,柏峪村是平西抗日根据地所在地,是抗战模范村。当时村民积极响应抗日民主政府的号召,许多青壮年都参加了八路军和抗日游击队。门头沟区唯一的老红军陈文通是柏峪村人,柏峪的刘玉昆从巡防所所长到县游击大队长,是著名的抗日英雄,日伪闻名丧胆。谭怀梦:只想为自己的家乡做点什么老谭有个十分诗意的名字——怀梦。他告诉我们,这浪漫的名字是目不识丁的爸妈给取的。村里留下的众多历史遗迹,老谭都能说上个把故事。从门头沟区政府退休后,老谭致力于主持编写《柏峪村志》,力所能及地为他从小生活的地方留下文献资料。作为柏峪人,老谭还是个燕歌戏迷,为了挽救这一地方戏曲化石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许多心血,出版了专著《柏峪燕歌戏》。老谭说了,只是想为自己的家乡做些什么。柏峪村位于京西古道上,古道从斋堂,经青龙涧、黄岭西到柏峪,再翻过黄草梁,可到达河北省怀来县,远可直上张家口、内蒙古大草原。上世纪60年代,二十岁出头的老谭是村里的壮劳力,他跟随村里人沿这条通往居庸关的路一直走到张家口买耕地用的骡子,赶着骡群回来走了8天。草原上的骡子吃不消这陡峭的山路,浑身打哆嗦,站不起来,老谭二话不说把重达300斤的骡子扛着走下山来。这个小故事让寻访团成员忍俊不禁,又惊讶又敬佩。这条古代曾经作为军事防御的道路,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融入了当地居民的经济、生产和生活中,在不同的时代里依旧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和价值,也许这才是当地人心中最深切的眷恋吧。在谭怀梦编写的《柏峪村志》序言上,有这么一段话:“柏峪村拓荒建村的前辈先民和朴实的父老乡亲及在外工作的兄弟姐妹,无论天南海北,还是异国他乡,请不要忘记这片养育我们的崇山层林,这里是我们永远的碧绿家园,这里有我们永远的根。”伍寻访目标五天津关天津关遗址曾经是京西关键的交通要塞,当年金兵和元兵都曾经从这里攻入居庸关。现在这里已经烽烟消散,成为了进入野外步道的必经之路。天津关入口处,老谭指向路边一座小小的庙告诉我们,这是一座建于明朝的娥皇庙,是当地人为了体贴“南兵北调”来的戍边将士和军户的习俗和崇拜习惯,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为敬窑神商均而立。从天津关进入,行至古道山腰处,人们发现了一块石刻,上面刻着宣德皇帝亲自题写的一首诗:何年此岭记天津,地势崇高俯白云。云待凌风上高处,手攀银汉摘星辰。“天津?莫不是皇帝走到这里误以为自己到了天津吧!”成员们看到诗之后纷纷打趣起来。老谭却告诉我们,这首诗其实解释了天津关的由来。此“天津”非彼“天津”,宣德皇帝行至此处,感叹这里地势崇高,连云彩都要低着头看,抬起手就能摸到天上的星星,这地形给皇帝留下了深刻印象,宣德皇帝诗里的“天”意为高处,“津”意为有水的地方。在如此高峻的山中竟然还有潺潺流水,这让皇帝提笔记录,有了作诗的雅兴,戍边将士们就是在这样的高险之地安下营扎下寨的。天津关虽有一股泉水,量却不大,但终年流淌,天旱不枯。住在天津关附近的人们都说,这股泉水可以治疗拉肚子,灵验之极。有土、有水,这些必要条件让天津关拥有了建造长城的可能性,也成为了扎营安寨的最佳地点。虽然近些年这个群山峻岭中的村庄鲜为人知,军户村的历史也曾折戟沉沙,但只要走近它,耳边便仿佛还呼啸着戍边将士们响亮的口号。你能感受到这里生活着的人们坚韧、顽强、不服输的性格,也能处处感受它在边关要塞之特殊地理位置下散发出的特有气质。时光流转,现如今,柏峪村以优美的环境、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古老的民居,尤其是特有的军户民俗民风,以及国家步道的建成,成为了京西古道上一个集观光、旅游、住宿、餐饮、度假、休闲、民俗娱乐和革命传统教育于一体的旅游度假好去处。寻一个天气尚好的周末,请来柏峪村听民间艺人唱上一出燕歌戏。台上穿戴考究、唱念做打有板有眼的柏峪燕歌艺人,无论台风还是唱功都不逊于专业戏曲演员,会让你忍不住想要叫“好”。这里,大到村俗村貌,小到树木砖瓦,都留着专属于古老军户村的痕迹,这里的一切都曾经服务于戍边需要,也都因戍边将士的工作、生活而自然形成。最奇妙的感受是,白天你在柏峪村的街巷上遇到的大嫂大哥,晚上在剧团戏台上看到的唱戏的民间艺人,都是军户的后裔,这真的是一件非常奇妙的事情。文/本报记者雷若彤寻访团员七嘴八舌说感悟跟着青睐京西看大戏◎老冯我是一个爱戏人。当晚为我们一行演出的剧目有两个,一个是折子戏,叫做《杨宗保过山》,剧情很是简单,人物也只有三个,大概讲的是杨宗保为救父命,佘太君让他干什么去,结果走到山里转不出去了,这时偶遇了正在山林里采药的穆桂英,经桂英请教师父之后,带杨宗保走出山林了。最令我惊奇的是,这个穆桂英不同于我过去几十年看到过的所有的穆桂英呢,完全颠覆了我对穆桂英的形象认知,完全就是个民间的小女子嘛。当着师父的念白中有“……他处在年轻,我处在年幼……”而她的师父则是一个拿着蝇帚的老人,貌似仙人。不过最后送走杨宗保之后的唱词中,有一句:……只觉得骨酥肉麻,意味着年幼的穆桂英对年轻的杨宗保动了情哈,这一点倒是与《穆柯寨》中穆对年轻英俊且英勇善战的杨产生爱慕之心是相同的呢,都是女追男哈,只是不知后续会如何发展剧情了,是不是还有更传奇的故事呢?第二出戏叫《小锦缎》,算是一出剧情完整的大戏,剧情如下:学生成立,进京赶考,路过二龙山,遇山贼刘冲巡山,被押回山寨,索要金银财宝未果,就要将其斩首。被山贼老奴苍头救下,欲将他男扮女装到大街上卖银两犒赏三军。巧遇员外张花,膝下无子,准备娶二房生男育女,继承家业,便将成立买回,还未成亲,圣上命张花进京,便将成立托于妹妹张月娘照看。张月娘、成立二人私订终身,又以锦缎为证送成立进京赶考,后成立考中头名状元,回来与张月娘完婚,等于张花以纹银百两给妹妹买了个女婿。从这出戏可以看出燕歌戏的行当很齐全,小生,花旦,丑,老生,彩旦等,龙套的表演模式很有特色,在每一次改变阵形之前都发出一声很大的吆喝,声势不小。剧情有趣且很合情理,原配夫妻之间的恩爱关系通过剧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丈夫欲讨二房时小心征得老婆同意的表演,之后又讨要银两。最后发现花钱买来个妹婿后,丈夫的不情不愿与原配的暗中欢喜形成舞台上的戏剧效果。又比如,妹妹妹夫入洞房下场了之后,老婆拉着老公的手说,他们俩上东(洞)房去了,我们俩上北房去,然后欢乐散戏。这既能看到有戏曲表演程式化的东西,又通俗易懂,真是挺过瘾的呢!燕歌戏的唱腔既有高亢清亮又有婉转低回,念白融合当地语言,京白和苏白(这个我真没听出来),那弯儿拐的很有意思,不是特别容易听明白的,哈哈。看着演员们在台上比较淳朴或者说是有些原生态的表演时,我短时间有过这样的念头:他们要是请京剧或昆曲演员来教教表演,比如练练基本功啥的,不是能更好地提高和规范嘛?但我立刻就否定了这个想法:那样就不是他们自己的燕歌戏了,就会有些变味儿了。象鼻山上的滚木雷石,到底是怎么运上去的呢?◎丹丹柏峪村也有长城,最古老的燕长城已经成了“后起之秀”明长城的“地基”,修建长城需要的砖,就来自村北的古砖窑,曾经零零散散的有一百多个古砖窑呢。把砖运到山上建长城,人工辛苦,于是找羊驮砖,可是公羊看见母羊就不好好干活,怎么办呢?后来改人梯,可是成本依然很大,再后来为了省工省料才又改毛驴驮,所以柏峪村的长城就依山而建,往下劈山往上建楼,就山岩建城楼,这样可以节约成本。所以,古代戍边将士们真的很辛苦。听专家向导说,在象鼻山的山顶上,到现在还遗存有明朝时期的滚木和大石块呢,我当时想的是,这样的滚木和大石块,到底是怎么运上去的?一棵树的理念◎徐美芬柏峪村新修道路中央的一棵树,老先生说,这棵核桃树来得比我们早。村里有先来后到的传统,在发展中,尊重自然,值得推崇。一棵树的理念,保护了象鼻山的生态。一路都盛开着种类繁多的花儿,蝴蝶飞,蜜蜂忙着采蜜……饭桌上挖掘口述史◎朝阳山人这次寻访挺有收获,军户历朝都有,我们上世纪50年代的支边,王震的军队农垦都是。平时生产生活,战时拿枪拒敌,比军队长期驻守节省了国力和资源。当然现代战争信息化,高科技这种形式就不行了,就成了历史。人文寻访除了预先安排的还需要各种主动挖掘,许多历史由于各种原因文史记载遗失淹没,却留在老人的记忆里,很宝贵,这是口述历史。我们就是要想方设法去挖掘出来,这次饭桌上就挖掘出了店主的不少故事。关注我们公众号ID:bqttfk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qzdnVW9bdE.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