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粤剧《十三行》公演重现千年商都辉煌

信息时报讯(记者 成小珍 通讯员 文瑶)十三行是“千年商都”广州的一个辉煌标志,也见证了清朝从鼎盛走向衰落。3月2、3日,大型新编粤剧《十三行》在江南大戏院盛大公演,再现这一段风云历史。 粤剧《十三行》在江南大戏院首演。信息时报记者 徐敏
原标题:粤剧《十三行》公演重现千年商都辉煌信息时报讯(记者成小珍通讯员文瑶)十三行是“千年商都”广州的一个辉煌标志,也见证了清朝从鼎盛走向衰落。3月2、3日,大型新编粤剧《十三行》在江南大戏院盛大公演,再现这一段风云历史。粤剧《十三行》在江南大戏院首演。信息时报记者徐敏摄戏迷会组团来广州“追星”《十三行》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出品,广州粤剧院全新创排,以广州十三行作为创作原型,讲述了清代广州十三行商人为销毁走私鸦片,要求“清船作保”,除民瘼、报国恩的故事。剧中男主角潘文孚凭借过人胆识,联合行商、散商以及广大人民,坚决与不法洋商和贪官污吏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展现出一个爱国诚信、足智多谋的“大国儒商”形象,是民族精神、民族大义在封建时代背景下觉醒的人物代表。2日是《十三行》首演,记者看到,粤剧戏迷热捧该剧,争相购票进场观看。其中,“骏逸蜚声——黎骏声戏迷会”“粤韵红梅——陈韵红戏迷会”的大批戏迷特意组团,从香港、澳门等地专程赶到广州“追星”。“作为一个地道的广州人,我自小在‘十三行’附近长大,对这个广府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可以说十分有感情。”青年戏迷文倩说,“这是‘十三行’第一次搬上粤剧舞台,整部剧故事紧凑、情节突出,男主角潘文孚与洋人、官吏的斗智斗勇针锋相对,看得人十分紧张,又非常过瘾。”名家大团全力打造《十三行》由广州粤剧院下辖的广州粤剧团全力打造,由国家一级编剧尹洪波编写,特别邀请到国家一级导演吴兹明执导。剧目的音乐设计邹裕伟、唱腔设计陈松富、击乐设计罗巧华等主创团队成员均来自广州粤剧院。“潘文孚作为十三行同文行少掌柜,后来成为十三行商总,他几乎具备十三行商人所具有的全部优良品德,诸如爱国诚信、开拓创新、包容通达、多谋善断,自尊自重,坚忍不拔等。”编剧尹洪波说,在剧中,主要选取了铁肩担道义、精忠报国民的方面来塑造一个“大国儒商”的形象。该剧演出阵容庞大,由三位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的演员领衔主演,广州粤剧团和广州红豆粤剧团逾百名演职员共同参演。其中,粤剧艺术名家、梅花奖得主黎骏声饰演男主角潘文孚,青年花旦、梅花奖得主吴非凡饰演女主角伍云英,粤剧艺术名家、梅花奖得主陈韵红饰演潘母。此外,国家一级演员张雄平、陆敏渭和青年演员李伟骢、陈健超等也在剧中出演主要角色。讲广州故事现岭南风韵广州粤剧院董事长余勇表示,“十三行”是广州人熟知的一个文化地标,极具广州本土代表性,为了将这一“文化符号”搬上粤剧舞台,广州粤剧院筹备多年。“该剧对于当今社会、中华民族的历史积淀与未来发展具有探索意义。”《十三行》作为一部以清朝为背景的新编剧目,运用了十分丰富的粤剧表演程式,戏曲韵味十足。剧中有大量优美又有岭南风韵的特色唱段,青年音乐唱腔设计师邹裕伟用传统粤曲牌子的旋律作为主题音乐贯穿全剧,用咸水歌风格的旋律串联各场,通过多位女性说唱者演绎,娓娓道来的歌声带出了故事,富有广州本土题材特色。据悉,该剧将在今年6月参加广州艺术节,并计划于9月中旬赴北京梅兰芳大剧院展演让更多观众通过粤剧,了解到更多的广州历史文化。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qzdnXzBbrE.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