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德国盛产哲学家《哲学动态》|“通向自我之路——中德哲学对话会”综述

“通向自我之路:中德哲学对话会”综述 刘悦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 原载《哲学动态》2017年第1期 随着文明间对话的日渐深入,中国与德国作为两个哲学大国的哲学对话被提上了议事日程,2016年8月21到23日,来自中德双方的十七
原标题:《哲学动态》|“通向自我之路——中德哲学对话会”综述“通向自我之路:中德哲学对话会”综述刘悦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原载《哲学动态》2017年第1期随着文明间对话的日渐深入,中国与德国作为两个哲学大国的哲学对话被提上了议事日程,2016年8月21到23日,来自中德双方的十七位哲学学者在北京孔子四海书院,以“通往自我之路”为主题,对于中西方的自我问题共同进行了哲学审视,以在中国哲学与德国古典唯心主义之间进行深入的论衡,会议采取了一中一德学者对话的形式进行。阿姆斯特丹大学哲学系克里斯坦·克里金(ChristianKrijnen)教授从黑格尔论伦理生活的“确实性”(Sittlichkeit/Facticity)的独特概念入手,论述了康德与黑格尔哲学当中的“自由现实性”问题:黑格尔批判了康德的实践哲学,他反对作为行动化自由之失败的所谓“实践形式主义”,将外在性视为行为的不自由,而确实性则被看作内容的理性化。中国社会科学院刘悦笛教授从情感哲学的角度重新论证了孟子“四端”的全球价值,从“情感理性”角度认定孟子思想形成了“情理结构”,从“动物情感”角度寻求“四端之端”在,由“道德情感”描述四端顺序与四心程序,由“积极情感”论证由“性善”推出的“情善”。最终,从“人类情感”视角可以确立儒家情论的世界价值:以“道始于情”为现实出发,落归到“孔颜乐处”的生存境界。德国弗莱堡大学伯恩哈德·乌德(BernhardUhde)教授以克尔恺郭尔、马克思与尼采的哲学作为例证,阐释了德国唯心主义哲学中的“我/自我”(I/Self)问题,并对他们的相关思想进行了经验论与非经验论的分殊。最终他认定,大陆哲学关于作为思想主体的“我”与客体的形而上学业已终结,所以德国唯心主义的“我”也终结了。北京大学辜正坤教授从历史术语梳理的角度,论述了东方无意识和意识流观念在西方尤其是德语文化中的重新发现,认定无意识和意识流概念并不是西方但发明,早在东方文献当中就屡屡出现,但最终东西方对于意识的理解却仍是不同的。德国明斯特大学马丁·邦特(MartinBunte)教授聚焦于德国哲学的“先验意识”(thetranscendentalConsciousness)与“真我”(trueself)的问题,探索了自我概念的先验方法、自我知识如何建构为知识自身原则、真实的知识何以成为真我的知识,并将这只自我的超验路径与东方禅宗哲学当中的自我存在之“无”与“空”的类似性进行了比照。北京外国语大学田辰山教授阐释的是西方的“个体之我”与中国的“场域之我”的差异,他在安乐哲先生的比较哲学思想的基础上认定,西方的那种个体化的自我乃是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产物,乃是一种西方式假设的谬误,但是以儒家为主的中国思想所建构的自我却是一种“焦点-场域”(Focus-Field)的自我存在。香港中文大学王庆节教授发言题目是“身体,自我与儒家的亲爱(亲亲)理念”,他从中国古典哲学中“身”与“体”两个语汇的不同涵义辨析出发,梳理出儒家的身体哲学所包含的身、体、亲和场的四个核心概念,并落脚于儒家的亲亲关爱与普遍之爱的差异之上,最终论证了费孝通“差序格局”当中的推爱难题。德国弗莱堡大学的马可·哈泽(MarcoHaase)教授则从法律哲学的角度,论述了自我的权力问题,其角度是从所有权的正当性入手,但大陆哲学的自我立场却这种正当性提供了合法性的支撑,然而他特别指出此种语境当中的“自我”乃是绝对的自我。香港中文大学的黄勇加以中国儒家思想为立来回应迈克尔·桑德尔(MichaelJ.Sande)教授从社群主义角度对于正义的论述。在桑德尔所论的“作为美德的正义”(JusticeasaVirtue)和“依据美德的正义”(JusticeaccordingtoVirtues)之外,又建构起一种“美德的正义”(JusticeofVirtue)理论,从而描述出儒家正义论的雏形。如果说,美德伦理学所论的“依据美德的正义”仍重视在正义的分配的话,那么儒家的“美德的正义”则倾向于美德该如何分配的问题。德国公民政治学院的迈克尔·斯比克(MichaelSpieker)教授则关注通过教育如何塑造自我的问题。这种自我的塑造,在德国哲学的主流传统当中就是从经验自我转化为真实自我,既然自由是普遍的,那就要尊重他人的自由,而人又是被教育创造出来的,从而要在独立个体与普遍主义之间搭建某种可以沟通的桥梁。台湾大学的杜保瑞教授重在论“人心”在实践哲学中的理论地位及作用,实践哲学就是对准个人的实践而追求理想的,实践就是关于身心能力的学习与锻炼。心这个概念在中国哲学的讨论中是最关键的,本体论进路的心理修养工夫就是主体意志的纯粹化于这个学派的价值信念,朝向设定的理想而行动,所有的过程中都是心在主导的,孟子的“动心忍性”,老子的“损之又损”,佛教的“忍辱、精进”,无一不是心智力量的展现。中国人民大学的寇哲明(BenjaminColes)博士关注的是道家问题,聚焦考察的是郭象的本体个人主义与德国唯心主义关联,比较了谢林与郭象的无意识理论,但重点在于阐发郭象的“玄”的无意识及其内在性,并注意到道家的个体主义与社会的内在关联。韩国首尔大学的郭沂教授则试图建构一种独特的“道哲学”(DaoicPhilosophy),这种哲学由“道体”、“性体”与“心性”构成,其中的“道素”又包括了真素、善素、美素、安素。道哲学由值、理、气构成,它们分别是其哲学的价值元、质料元和形式元,而价值本身就是“耦合”而成的,从而构成了人类本性的全整结构。清华大学的方朝晖教授从中国早期文献“性”这个概念的不同涵义入手,进而梳理了近代以来对于“性”的涵义理解之历史转变,最终提出了“性”在中国究竟是不是超越的问题。这也激发了与会学者对于超验与先验概念的兴趣,来自中德不同哲学背景的学者从知识论与本体论的角度阐发了各自的理解。德国弗莱堡大学的(FabianFreiseis)所做的乃是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当中的相当专门与鲜见的题目,普鲁士犹太哲学家摩西·门德尔松(MosesMendelssohn)的自我观念与认知理论,这位开启了犹太启蒙运动的哲学家重新勘定了自我的概念,从而为欧洲犹太社会的世俗化奠定了思想的基础。复旦大学白彤东教授宣讲的是尼采、孟子以及同情本性作为一种现代德性,从而试图论证恻隐之心的现代性本质。因为在尼采看来,怜悯在古典时代并不被重视,在犹太教乃至基督教当中才被当做道德,从而在欧洲得以现代的滥觞,然而,在传统中国主流价值体系当中,孟子的恻隐之心被视为道德之根本,这也从旁证上说明中国先秦哲学乃是现代性的哲学。总而言之,这次中德哲学对话会议双方就自我的哲学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德国学者更注重对“绝对的自我”与“真实的自我”的追求,从这种个体自我出发才能去寻求绝对意志了,而中国学者更为强调中国哲学当中那个与天合一、与社会和谐的自我,这种情境化的自我的确成为了西方自我思想的他者。以此为契机,中德之间的哲学对话还会继续进行下去,后年即将举办的对话会议将以“家庭的哲学审视”作为主题。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za6lZevwmy.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