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孙少安和润叶《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安选择放弃润叶,平凡人却从此变成了平庸人

昨天写了一篇关于《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安的爱情决定,我们尊重他的决定,但不应该称赞他,的相关文章,竟然引来了很多这样的留言,内容大概就是说爱情永远要向现实妥协,爱情只是个神话;还有一种留言就是孙少安找了秀莲之后,生活很幸福,婚后可以有爱情啊;
原标题:《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安选择放弃润叶,平凡人却从此变成了平庸人昨天写了一篇关于《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安的爱情决定,我们尊重他的决定,但不应该称赞他,的相关文章,竟然引来了很多这样的留言,内容大概就是说爱情永远要向现实妥协,爱情只是个神话;还有一种留言就是孙少安找了秀莲之后,生活很幸福,婚后可以有爱情啊;还有一种留言就是门不当户不对,会让爱情变质,最后由于家庭差异,而造成的夫妻双方生活习惯的差异,最终也会导致婚姻和爱情的破裂。说实话,我看到这些留言之后,我心里蛮不是滋味的,我一直以为追求美好是人类在地球上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动力,我不敢保证我的思考角度是否具有绝对的客观性,但我曾经看过一个美国人写了一本书,书的内容是他眼中的中国人。他在中国生活了五十年,他感慨我们国人受到了千百年的封建统治之后,有一种潜在的“奴性”会长时间的陪伴着我们的人生,这种现象已经被根植于我们的内心,我们已经失去了很多“质疑”能力,总以为过去的认知和前辈的教诲是毋庸置疑的定理。然而这还是以前的影响,在当下由于很多文学作品和影视剧作品仍然在宣扬一些,不具备普遍代表性的人物和精神,我们由于缺乏质疑和判断能力,因此也让这种性格和精神继续的存在于我们大多数人的身上,关于这篇文章的留言,我认为除了这些主要的影响之外,就是我们失去了追求美好的诉求,把所有的美好都要在现实中变现,而后权衡这种价值的高低,为自己选择做出判断的依据。有些影视剧为了体现贫富悬殊的爱情,把两者的贫富差距拉的非常之大,这就是一种不具备普遍代表意义的宣扬,而把这种现象造成的后果根植于我们的脑海,形成贫富差距的恐惧心理,但实际上真正的普遍意义贫富差距根本没有这种几千倍的差距。几倍的差距是具有普遍的代表性,而这些差距在过去或许是不可逾越的鸿沟,但当下一个脱离温饱的社会,这些根本就不足以造成生活上足够大的习惯差异,因此根本不会决定婚姻和爱情的质量,而产生问题时,真正原因大多数是潜在的“不合理欲望”在作祟。而且这些留言,都淡化了爱情的双方努力的意愿,于是所有的行为就开始都与物欲、金钱挂钩,形成了全民思想的空洞,随之而来的是道德的沦落,如今满大街的德道败坏就是这种追求的单一,除了金钱,其他的追求如文化、艺术、情感等等追求都被金钱代替。当孙少安决定娶秀莲的时候,在原著中是没有和润叶商量,这在我眼中是一种自私的行为,爱情是两人的事,一人的决定,为什么不告诉润叶?你可以获得新的爱情,你没有责任问问润叶她是否可以?把自己的爱情观一股脑的也同样撇给润叶,难道所有的人都和你一样具有“视爱情如粪土”?《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安的决定我们应该尊重,但我们不能称赞!读书要能具有辨别作品里的客观局限思想的能力,毕竟每个作家不能像曹雪芹一样在几百年前就写出今天人生存在的意义,几百年前贾宝玉就可以因为爱情选择没有根基的林黛玉,最终都可以悬崖撒手,这是一种对价值的认可。余华在《兄弟》那本书发表时曾说,我们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初,用四十年走了西方四百年的经历。确实一个由思想压抑到欲望释放,我们用一代人去感受这种考验灵魂的经历,没人比我们更能有切身的刻骨铭心的体会,但看看西方,人们越来越认可精神的价值,金钱已经无法满足人的生存需求,社会的稳定,必须要完成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合理配比,这是人类提升的一个必然过程。我们可以是平凡人,但我们不应该成为平庸人,平凡人不代表没有拥有爱情的权利,把物欲追求作为人生唯一的追求,也许是让平凡人成为平庸人的的原因!我们可以是平凡人,但我们应该拒绝自己平庸!追求爱情、尊重爱情的价值只是一种生活方式,而这样才是不为物欲左右的开始!文:饼子欢迎关注,和我一起读名著!!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za6lkK3Wdm.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