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学书宋太宗为什么要发明“挨打阵”?

01 北宋初,军队的战斗力实际上是不错的,武器装备也一流,平时训练也很严格,但与辽国作战中老打败仗,这与“愚蠢”的宋太宗赵光义有很大关系。 赵光义的“愚蠢”来源于“胆小”。他怕什么呢?怕将领们拥兵自重,复制他哥赵匡胤的黄袍加身,所以他总
原标题:宋太宗为什么要发明“挨打阵”?01北宋初,军队的战斗力实际上是不错的,武器装备也一流,平时训练也很严格,但与辽国作战中老打败仗,这与“愚蠢”的宋太宗赵光义有很大关系。赵光义的“愚蠢”来源于“胆小”。他怕什么呢?怕将领们拥兵自重,复制他哥赵匡胤的黄袍加身,所以他总是屎胀了才挖茅厕——每每到了用兵之时,他才临时任命将领担任指挥使、都招讨使等职务,让他们带兵出征。更奇葩的是,这些将领出征之前,赵光义还要干一件更蠢的事:他亲自绘制好作战图,然后把作战图交给指挥官,命令他们必须按图作战,不许有丝毫更改,否则就是违抗圣旨。那么问题来了:按图作战打了败仗怎么办?没事,至少没多大的事,挨点小处分而已。但如果擅自变更,哪怕你打了胜仗,也可能会倒血霉。所以每次出征,还没见到敌人的影子,将士们都是又恨又怕,因为他们明白,按图打仗,这一仗又会输。士气之低落可想而知,仗还没打就输了。02但有一个人却“胆大包天”,敢于“抗命”。据《宋史》记载,公元979年九月,契丹人又来犯边了,带队的是辽国燕王韩匡嗣。奉命率兵御敌的是云州观察使刘廷翰,命崔翰、赵延进、李继隆等将领带兵参战。出发前,赵光义不但每人给了他们一张作战图,命令他们必须按图作战,还要求他们“务必求胜”。他们怀着必输的信念,出发了。诸军来到蒲城,辽军也开到了,从东西两面蜂拥而至,漫山遍野,像大雨骤至之前搬家的蚂蚁那样密密麻麻,登高一望,进入视野的,是望不到边的滚滚烟尘。赶紧布阵吧,一会儿契丹人就冲上来了。根据陛下给他们的布阵图,他们得把大军分成八阵,每阵之间相隔百步。我去,这是什么阵?如果非要给它一个名称,姑且叫它“挨打阵”吧。兵力如此分散,只配给契丹人塞牙缝,他们所带的八万人马,只不过是人家的八万盘菜而已。这种玩法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每一个士兵都明白,于是“众惧,无斗志”——司马光《涑水记闻》:赵延进屯定州,契丹入寇,与崔翰、李继隆将兵八万,太宗赐八阵图,使按图从事。归次蒲城,虏大至,翰等按图布阵,相去各百步,众惧,无斗志。03有人显然不愿意成为这样的菜,比如赵延进。赵延进,今河南清丰人,后汉时期就是屡立战功的战将了,后来又成为后周将领,随周世宗柴荣征过淮南,因功授右千牛卫将军、濠州都监。再后来成为北宋将领,在抵御契丹人扰边的战争中三战三捷,而且都是大捷,以功累迁右金吾卫大将军,去世后赠右武卫上将军。然而,如果什么都按赵光义的命令来,别说三战三捷,估计他也早就成为辽人的菜了。比如这一次,当他意识到,如此布阵不可能抵挡辽兵铁骑的冲击,一冲即垮,一垮即完蛋,他决定让布阵图滚一边去,大声对其他将领说:“陛下派我们来的目的,是把敌人打回去,可是按他的作战图打,不但不可能完成任务,还会全军覆没,要想打胜仗,唯一的办法是集中兵力。这样虽然有抗命之罪,但总比丧师辱国好得多!”他决心根据实情布阵。抗命不遵充其量杀头,牺牲的只不过是个人生命,但如果打了败仗,就不这么简单了,那可是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可有人不这么想,他们遇到问题,首先想的是个人的安危,比如崔翰,他说:“按你的想法打,万一败了,那可怎么办?”赵延进说好办,罪名我来承担,与诸位无关!04说话间,辽国大军已越来越近,仿佛成千上万只蚂蚁扑向一只毫无反抗能力的蠕虫,若再迟疑不决,等待他们的将是什么,每个人心中都一清二楚。然而,崔翰对擅改圣旨罪名的恐惧,似乎比被辽军一口吃掉骨头都不吐的恐惧还大,依然犹豫不决。看到洪水般涌来的辽军,李继隆也无法淡定了,他决定支持赵延进,并表示他也愿意承担责任,崔翰这才同意把八阵改为二阵,前后呼应。这一改,结果如何呢?司马光在《涑水记闻》里是这样记载的——“延进曰:‘不如合而击之,违令而获利,不犹愈于辱国乎?’遂改为二阵,三战,大破之,获人马、牛羊、铠甲数十万,迁右监门卫将军。”还好,赵光义得到捷报,不但未追究抗命之责,反而奖赏了赵延进。只不过那以后,赵光义依然是老一套,而具备赵延进这种胆略的将军,又有几个?军队老打败仗,也就不足为奇了。世上最悲催的事,是不分青红皂白,什么都听老大的。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za6lqovrmy.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