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洛宁蒸肉_粉条_红薯_旅游

洛宁县地处豫西山区,属丘陵地带,洛河之水自西向东贯穿全境,洛河两岸分布有两大源区、数小源区,均系半干旱地区,适宜种植小麦、谷物类、红薯,烟草等作物。红薯是耐干旱的高产作物,老百姓因地制宜,沿袭养成了种植红薯的传统,每年秋收季节,红薯收获后

洛宁县地处豫西山区,属丘陵地带,洛河之水自西向东贯穿全境,洛河两岸分布有两大源区、数小源区,均系半干旱地区,适宜种植小麦、谷物类、红薯,烟草等作物。红薯是耐干旱的高产作物,老百姓因地制宜,沿袭养成了种植红薯的传统,每年秋收季节,红薯收获后,农户将其打磨成粉面,进而漏成粉条,便于制作其他食品,由此,衍生出了一种豫西美食——粉条蒸肉。

每逢过年、端午节、中秋节、老人生日、家中来了亲朋或贵客,有朋自远方来,必定要蒸上几篦蒸肉,大家围坐在一起,将铁笼篦子蒸肉放在中间,边吃边喝边聊,是庄户人家招待贵宾客最高礼节的一道主食。

蒸肉必须用铸铁锅、铁笼、铁篦子,一般为两格三篦子,上边用铁笼头扣住。笼分头号、二号笼,即尺八、尺六笼。

蒸肉原材料,主材粉条、大肉、肉排、大葱、玉米面、白面粉、香油、甜面酱,生抽、酱油,五香调料粉、精盐等佐料,做法是:先将粗细均匀的红薯粉条放入滚水锅中焯好,捞出备用,再将肥瘦相间精美的五花肉,或前脚瘦肉,切成厚度均匀的大片状,肉排取中段,剁成寸半长度放入盆中,大葱切成寸二分段,玉米面粉最好放入铁锅中,翻炒至金黄色,随后,将肉块、葱段、甜面酱、炒好的玉米粉、五香调料,香油,精盐及佐料,依次放在容器内搅拌均匀。

其后,把粉条和肉放入大盆、用香油、酱油、生抽、玉米面、白面,将两者搅拌均匀,笼屉铺上粗布笼布,上面覆用白面擀成的薄面皮。然后,将食材均匀摊开,码放在大柴火烧开的滚水铁锅上,盖上笼头盖,等蒸汽上来,大火蒸一小时许。此时,香气四溢,油水能从笼屉缝隙间缓缓浸出,然后,停大火捂上八至十分钟,招呼客人亲友坐齐,主人将整笼咸淡适宜、肥而不腻、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蒸肉端上桌子开始进食,席间,宾朋满坐,谈笑风生,推杯换盏,其乐融融,好不快哉。

过去,洛宁蒸肉只是逢年过节、家庭聚餐,招待宾朋的食品。改革开放后,洛宁蒸肉走出家庭院户。洛宁大街上先后开起多间蒸肉店,先后有名的有:梅同礼、梅小黑两兄弟的梅记,憨憨刘家刘记,黄便妞家的黄记等,都久负盛名。新世纪后,洛宁蒸肉由洛宁籍人士带到洛阳、郑州等地,开设了洛宁蒸肉店,闯出了一片新天地,洛宁蒸肉登上大雅之堂,洛宁各大酒店内都有这一道名吃美食。

如果你到洛宁旅游,访亲拜友,务必吃上一顿洛宁蒸肉,并用真空包装袋给亲友捎上几份。在外工作旅居的洛宁籍人,每年也不忘让亲人捎上一袋洛宁地道的红薯粉条,逢年过节在外地做上一顿蒸肉,吃蒸肉是在外地的洛宁人念念不忘的一丝恋乡情结,在国外的洛宁籍华人亦当如此。

今年,洛宁县政府弘扬传统饮食文化,活跃洛宁旅游文化,促进洛宁经济发展,春节期间,各乡镇依次举办两节嗨不停,蒸肉美洛宁,非遗代代传,比赛手艺争霸赛。

遇兔吉祥,今年元宵节,县政府在景阳镇南洞旅游景区,进行总决赛,一决雌雄。

这正是:洛宁人厚道实受,待宾客大锅蒸肉。

只要你到洛宁来,保你永久难忘怀。

作者简介:张松武,回族镇王西村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80wV5NOprz.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