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向来萧瑟处 也无风雨也无晴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词人,豪放派词人代表,博学多才,其词“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题材丰富、意境开阔,以诗为词,开创豪放清旷一派,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 苏轼的诗词现存约四千首,有
原标题: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词人,豪放派词人代表,博学多才,其词“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题材丰富、意境开阔,以诗为词,开创豪放清旷一派,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苏轼的诗词现存约四千首,有代表作有《东坡七集》《东坡词》《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苏轼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在才俊辈出的宋代均取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苏轼是如此有才华的一人人,然而观其一生,却是跌宕起伏、颠沛流离、仕途多舛。他从政40年,竟被贬谪流放了33年。最高时,他做过中央部长、皇帝秘书,最低时,他做过县处级民兵副团长。但是无论是“新当政”,还是“旧临朝”,无论身处政权中心,还是闲居荒郊野外,无论是衣食无忧还是食不裹腹,苏轼始终保持豁达通脱、疏狂不羁、潇洒超俗和乐观开朗。说到苏轼洒脱的性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这首词是最好的诠释。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三月七日,苏轼与友人出游,在沙湖道上,风雨忽至。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友人都深进退困难深感狼狈,只有苏轼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过了一会儿天晴了,于是写下一首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一个古代乐观旷达的文人故事,词作的大意是:不必去理会那穿林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着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走。竹杖和芒鞋轻捷的更胜过马,有什么可怕!我披着一身蓑衣,披一蓑衣任凭湖海中度平生。早春微寒的春风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殷殷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信步归去,风雨、天晴,我都无谓。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上片着眼于雨中,下片着眼于雨后,全词体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在坎坷人生中力求解脱之道,篇幅虽短,但意境深邃,内蕴丰富,诠释着作者的人生信念,展现着作者的精神追求。而最精彩之处在于其结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属点睛之笔,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东坡以曲笔只写胸臆,在“也无风雨也无晴”里,有对生命的彻悟和智慧。这首《定风波》虽不似他的其它作品那般有名,但却让世人独爱那一份萧瑟之中的云淡风轻,人只有不被声明荣誉所累才能,领悟人生真谛。苏轼是中国五千年来最懂生活的人,林语堂赞其一生是“人生的盛宴”——在中国历史上,还找不到谁的生活能比他更丰富精彩,还找不到谁能比他更善于发掘生活的快乐。我们一直看重作为文学家的苏东坡,而忽视了作为伟大生活家的苏东坡。作为生活家的苏东坡更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因为人生最重要的,就是拥有发现快乐和制造快乐的能力。苏轼的一生,活得坦然,活得自在,活得有味;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人生即便遭遇再多的风雨,读了东坡词作之后,经过东坡的过滤,都变成了一片晴空。因此,苏轼为我们撑开了一把遮蔽人生风雨的“伞”,撑出了一片笑对人生的晴朗天空。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8V6zegnqd2.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