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德油旋,陕北味儿!_葱花_食用油_外表

旋,在陕西绥德方言中有一层连一层的意思。绥德油旋,名副其实,撕着吃,层层薄如纸,晶莹透亮,一层连一层;咬着吃,外层焦脆酥香,内层松软可口!金黄的色泽,醇香的味道,却是陕北一绝,陕北味儿!“绥德油旋”外酥里嫩,脆软相间,香味喷鼻、非常可口。因

旋,在陕西绥德方言中有一层连一层的意思。绥德油旋,名副其实,撕着吃,层层薄如纸,晶莹透亮,一层连一层;咬着吃,外层焦脆酥香,内层松软可口!金黄的色泽,醇香的味道,却是陕北一绝,陕北味儿!“绥德油旋”外酥里嫩,脆软相间,香味喷鼻、非常可口。因其外表有一层层的旋涡状纹理,故而得名“油旋”,是陕北人有口皆碑、老少咸宜的著名小吃。刚出炉的油旋最好吃,绥德人一般夹上猪脑肉或卤猪肉,再顺带吃一碗绥德风味羊杂碎,吃了以后就不想家。

不管怎么说,油旋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是世界上最好吃的。吃油旋多是街坊邻居生小孩或是自家屋里来贵客之时,平里平常几乎没有吃过。因此,那圆圆的油旋,便在我童年平日的期盼中,成了我心中的太阳和月亮,遥不可及。记得我小的时候,庄户人家的日子过得是非常简朴又艰难的。平素里白馍少得可怜,往往连玉米面发糕或高粱面窝头也很有限。但人们又十分好客,讲究礼仪。因此,即使是再穷寒的家里,主妇都要在面瓦瓮里积攒些白面,以备特别之用。油旋与葱花油饼的不同点是,油旋使用的面是发酵面、食用油少、无葱花。自小在绥德长大的我想起的是它那焦脆的外皮,中间有凹,其里层层叠叠,片片成旋,表面油润呈金黄色,再配一碟猪头肉,可谓物美价廉,妙不可言。

绥德油旋手工烙制,用精粉、温水和面(加少许盐、碱水),先和硬后蘸水掳软,接着静置醒面两小时,分剂置油案上摊为长片,抹上化开的熟大油,边摊边拉薄。然后撒上葱花、盐、花椒粉,卷为面团,压扁成饼状,上炉在炉鏊上抹大油先烙后烤至熟。这当中和面的水温,醒面的时间,大油的烧熟都十分讲究。经验老到的打饼人打出的油旋饼子外脆内虚,酥香可口。刚出炉的油旋若乘热用刀沿边划口,填入凉拌猪头肉,名为“狮子大张口”,咬一口肥美解谗。绥德当地人吃“肉夹馍”不同于关中,绥德人是用油旋夹肉。绥德油旋层次较多,旋饼面层薄如羽翼,外表色泽金黄油亮,外脆酥里绵软,油香扑鼻,其味道确实是诱人。绥德人吃肉夹馍是乘热用刀沿油旋边划口,填入猪头肉,故名为“狮子大张口”。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AEd4ZWGAro.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