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的国宝千年国宝《开成石经》搬还是不搬?他们说的好像都在理

西安碑林博物馆第一展室,曾经的文庙所在地,位于“大成殿”的正后方,《开成石经》静静地立在那里,已经915年。 据碑林博物馆官网介绍,经历代征集,碑林入藏碑石近三千方,陈列展出了共一千零八十七方。历朝历代,在碑林的其它石碑大都经历过搬动和调
原标题:千年国宝《开成石经》搬还是不搬?他们说的好像都在理西安碑林博物馆第一展室,曾经的文庙所在地,位于“大成殿”的正后方,《开成石经》静静地立在那里,已经915年。据碑林博物馆官网介绍,经历代征集,碑林入藏碑石近三千方,陈列展出了共一千零八十七方。历朝历代,在碑林的其它石碑大都经历过搬动和调整,只有《开成石经》从未移动。这里是整个碑林的中心,宋徽宗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碑林也正是为保存《开成石经》和《石台孝经》而建立的。▲位于西安碑林博物馆第一展室的《开成石经》。受访者供图国宝级文物《开成石经》碑上面刻的是儒家12部经书,共114石,228面,65万字。碑林的研究员陈根远在“一席”上演讲提到它,称它为“中华文化的原典”。然而,最近一段时期却传出消息,伴随着碑林博物馆“北扩东进”的扩馆改造工程,《开成石经》也要搬移至新馆中。多位碑林内部工作人员告诉红星新闻,6月14日碑林博物馆召开全馆大会,宣布北扩中将搬动《开成石经》。碑林博物馆内部的《文化项目简报》也显示馆方不断要求新馆展示方案围绕《开成石经》进行修改。▲2017年碑林博物馆内部的《文化项目简报》。受访者供图与此同时,国内包括北大历史系教授辛德勇、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虞万里等多位专家或联名上书、或公开发声,反对《开成石经》迁移。称搬移会破坏碑林布局完整性、损伤碑石,请求让其留在原地。陈根远在去年11月底就在自己的自媒体撰文称唐代《开成石经》千万不可轻易移动。他告诉红星新闻,“无论是基于《文物保护法》还是文物保护的理念,一个基本的常识是,如非迫不得已,文物应尽可能原址保护。”他觉得,他并没有看到搬迁的“必要性”,看到的都是搬迁可能产生的“触目惊心的危险”。“毫不夸张地说,光损字可能就在百字规模。”他说。碑林博物馆7月10日回复红星新闻称:“有关《开成石经》搬迁的事宜,馆内还在研究,尚未形成决定。”并表示,将于近期召开记者会说明此事。《开成石经》简介——唐代的十二经刻石,又称唐石经。始刻于文宗太和七年(833),开成二年(837)完成。原碑立于唐长安城务本坊的国子监内,宋时移至府学北墉,即今西安碑林。中国清代以前所刻石经很多,唯开成石经保存最为完好,是研究中国经书历史的重要资料。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成石经》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第一展室,是较为完整的唐代儒经标准刻本,被誉为“古本之终,今本之祖”。内容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12部儒经。馆方主张搬迁考虑展示及隔震反对者:地震说明更不宜搬动碑林博物馆研究员陈根远告诉红星新闻,西安碑林在宋代建立之时,主要是为了保护《开成石经》和《石台孝经》为主的唐代文物,《开成石经》更是唯一一件915年未曾移动的碑刻。在915年前,在这里建了文庙,把《开成石经》、《石台孝经》迁过来,建在“大成殿”的后面,起的尊经阁的作用。“这也使碑林不仅成为了最早的博物馆,同时也是最早的遗址类博物馆。”碑林博物馆副研究员杨兵称:“西安被称作地下的博物馆,现在可能地面上最古老的遗迹,除了大、小雁塔外就得数开成石经了。”杨兵觉得地面上仅存的这几处遗迹,代表着古城的历史长河,实在不宜再进行搬动。▲用于展示《开成石经》的一展室。受访者供图据公开报道,馆方主张迁移的主要考量是展示及隔震。据《西安晚报》6月17日报道,在馆方组织的对《开成石经》的“体检”中,出现了“碑石结构性贯穿断裂、碑石与保护体不贴合以瓷土填充加固等问题。”碑林博物馆保管部主任张安兴接受采访时也称,第一展室是砖木混合结构,主通道南北双向常年对开,四季温差较大,不利于文物保护。同时抗震隔震级别不过关。杨兵告诉红星新闻,这些词语容易带给读者以误解,“首先,结构性断裂是很常见的,明代万历大地震,《开成石经》140石中折断者有40石,未断者也伤痕累累,石质脆弱,只能说明更不宜搬动,而不是说明其本身保护得不好。”至于缝隙以瓷土填充,杨兵称这完全是误会,瓷土仅仅是用来填缝的,没有任何承重的作用,真正的防震,靠的是1936年梁思成为《开成石经》定制的一套工程。梁思成1936年参与的整修方案“加固设计到今天都适用”对此,杨兵曾专门撰文,其中提到梁思成上世纪三十年代来碑林一事。对于这项方案的记载,见于《民国二十六年六月十七日监修委员会致中央文物保管委员会工作报告》。1936年冬天,当时任职于北平营造学社的梁思成来到陕西,对整修西安碑林工程进行具体指导。根据梁思成的意见,存放《开成石经》的第二陈列室(现碑林一室)由原来的正面九间改为正面歇山式十一开间,增强了展室建筑的稳定性。而对于《开成石经》的加固,是将石经碑首全部拆除,用钢板夹于碑石上端,然后在其上加钢筋水泥横梁,六或三块碑石之间加一钢筋水泥立柱。经过这样加固的114块《开成石经》,连成一个整体。杨兵告诉红星新闻,这就如同三国时期赤壁之战中紧紧绑在一起的小船,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波动中分散造成的损伤。▲经过加固的《开成石经》连成一个整体。图据贞观微信公众号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增加《开成石经》整体的稳定性,还将114石分为四段,并将其中两段最长的石经设计成直拐角伫立,如支撑腿一般。同时,还在碑身与碑座之间以水泥粘合。这些防震保护措施,在现碑林《开成石经》陈列室依然可以一览无余。据杨兵统计,1936年至今,陕西境内共发生9次地震,受到外省地震波及的有2008年汶川地震、2017年的九寨沟地震等8次地震。《开成石经》毫发未损,依然稳固。“这说明梁思成先生的加固设计到今天都是适用的。而且从某种程度上,80多年过去了,这些加固措施本身,也已经成为了文物。”专家称迁移损字可能上百官方:尚未形成搬迁决定陈根远说,有时一想到《开成石经》要搬迁头皮就发麻。在他看来,有些事不是新闻稿里简单一句“采用最先进技术搬迁”就能解决的。“你就说现在加固的混凝土,你要怎么砸吧,从上往下砸?你馆方自己都说了这些碑石有多脆弱,从下往上砸?这些碑一样受不了。”陈根远告诉红星新闻,《开成石经》在古代是要顺读的,就是两块碑石之间的间距要与每块碑石内的列宽保持一致。这和单体的碑又不一样,单个的碑,你可能移动半尺都没问题,但这114石,必须精确到毫米,挪动的过程中两块碑的边角稍微一蹭,可能一个字就没了。“我说损100字(只能算保守估计),100字对于65万字是一个多小的比例啊,你去看看每块碑的边缘,有多少损字。”▲《开成石经》拐角处。受访者供图陈根远日常是研究碑帖鉴定的,他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自己平常的工作之一,就是记录碑刻在什么时候出现了缺损——1907年,世界四大名碑,唐代《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移往碑林时,左面碑侧最下“华”字被损;1956年,明末断为两截的东汉名作《曹全碑》,搬迁碑林时磕损了“老”“离”两个字——“我不想子孙后代看到记录,《开成石经》二零一几年磕损了哪几个字。“而在杨兵看来,有些事无关技术,首先是历史观的问题。“即使我们毫发无损地把碑石搬进了现代化的展馆,我们保护的究竟是什么?”在他的印象里,碑林北扩是因为碑林有大量的碑摆不下,展示不好,碑林人本来都很欢迎北扩,“结果你现在要把镇馆之宝搬过去,就好像故宫太和殿里的龙椅,你说要新建一个展厅去展示,这就变味了。”▲《开成石经》图据东方IC截至目前,包括杨兵、陈根远、路远、王其祎在内的几位西安碑林博物馆(前)研究员联署“反对移动《开成石经》意见书”,并送达西安碑林博物馆、陕西省文物局以及西安市人大常委会。杨兵、陈根远两位研究员还提到,根据国家文物局2018年6月27日发布的《不可移动文物认定导则(试行)》,石刻应被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搬迁需经文物局批准。红星新闻亦向陕西省文物局递交采访函,表示希望了解《开成石经》的搬迁及审批等事宜,但截止发稿,尚未收到正式答复。虽然反对的声音很大,但也有专家赞成搬迁。据《西安晚报》报道,陕历博原馆长、现曲江艺术博物馆馆长周天游便是支持者之一,他认为:“好容易才有扩建计划,当然应该把碑林里的观赏环境、保护环境来一次根本性的改变。这样才能一劳永逸解决问题。我认为现在有条件让这些碑石放到一个更合适、更安全、更有利于观赏的环境里面,为什么不变呢?”另据澎湃新闻报道,西安碑林博物馆党委书记王明升认为,到过西安碑林博物馆的人也许会感到,碑林像是一个各个朝代放文物的“库房”,碑林的扩建工程是为了更好保护和展示文物,传承传统文化。最终,《开成石经》是否会搬还需听取各方意见。红星新闻联系西安碑林博物馆了解到,“有关开成石经搬迁的事宜,馆内还在研究,尚未形成决定。”馆方还表示,将于近期召开记者会说明此事。红星新闻也尝试向参与了碑林北扩专家论证的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院长张廷皓了解论证情况,但其表示不方便接受采访。红星新闻记者丨董冀宁编辑丨冯玲玲对于此事,你怎么看?本文为红星新闻(微信号:cdsbnc)原创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MOreVQLw2o.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