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崔永元点赞诗句1元厨房刷爆朋友圈,崔永元点赞“民族脊梁”:世间薄凉,唯人心温暖

本文来源于:洞见(DJ00123987) 真正善良的人,都活成了一束光。 这个冬天,我的朋友圈被一个“1元厨房”刷屏。 ▼ 江西南昌,省肿瘤医院后的一条狭窄陋巷之中,有一间专门为癌症病人和病人家属服务的露天厨房。 它的主人是一对年过六
原标题:1元厨房刷爆朋友圈,崔永元点赞“民族脊梁”:世间薄凉,唯人心温暖本文来源于:洞见(DJ00123987)真正善良的人,都活成了一束光。这个冬天,我的朋友圈被一个“1元厨房”刷屏。▼江西南昌,省肿瘤医院后的一条狭窄陋巷之中,有一间专门为癌症病人和病人家属服务的露天厨房。它的主人是一对年过六旬的老夫妻万佐成和熊庚香,在这里炒一个菜仅需1元甚至免费。红通通的十几个小火炉,全年无休,从清晨到黑夜,已经燃烧了整整15年。这里没有山珍海味,没有精美装修,但是所有陌生和精疲力尽的面孔,却因为一道道家常菜,变得生动起来。油烟翻滚的烟火气,对于很多人来说平淡无奇。可对于病人们来说,万佐成和熊庚香每点燃一个炉火,就像是为他们点燃起生命的希望:好好吃饭,好好活着。崔永元在自己的微博中为其点赞,并且评论道:“他们才是民族的脊梁!”世间薄凉,愈是在最平凡最晦暗的角落,我们愈是能发现人间最美的光。01善良一开始,就永不停止。“我是从2004年来到这个地方炸油条的,附近医院里有很多癌症患者都来我这买油条吃。有患者就问问你这里可以加工炒菜不,我说可以。于是一块钱一个菜就一直延续到了今天,365天连那五天都要做事。好多人都找过来了,一天到晚不停火。”2003年,农民万佐成带着一家人搬到南昌市石泉村学院路,那座常人眼中的“贫民区”,以卖油条、麻圆、豆浆等早点为业。一个清晨,万佐成和熊庚香夫妻俩照例在狭窄的陋巷中准备售卖的早点,没想到和一个病人家属无意间的对话,让他们开始了一项长达15年的事业。那时的万佐成和熊庚香正值壮年,家中有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夫妻二人以批发油条为生,每天凌晨两点开始做油条,每天最多只有5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他们的生活并不宽裕,甚至可以说有些困窘。但是,夫妻两个丝毫没有犹豫便接下了这个本不属于他们的责任,并将这份重担扛在肩头,一走就是15年。万佐成说,刚开始只是有人来借厨房,他们一分钱不收,还经常帮他们炒菜做饭。后来借的人越来越多,现在每天需要用一百多个煤球,加上水费,也是一笔费用。于是,他们开始收每个菜1元钱,这样收支刚好平衡。每当有病人感谢他们,或者记者来采访,老夫妻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大忙帮不上,力所能及的小忙只要身体撑得住都能干。”夫妻俩总是挂着一副不厌其烦的笑脸,云淡风轻地谈论着身上的负累,但是谁都知道:做好事不难,但是将一件好事坚持做下去,太难太难。梁晓声说过:“善良不是刻意做给别人看的一件事,它是一件愉快并且自然而然的事,就像有时候,善良就是为了心安理得。”善良不仅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天性,一旦开始,就永不停止。02真正善良的人,活成了一束光。罗曼罗兰说:“看清这个世界,然后爱它。”看清了现实的残酷和人性的黑暗,仍然愿意坚持善良,即使再平凡的人,也能成为一束光,温暖他人,照亮世界。十年前,万佐成和熊庚香的儿子开的木炭厂倒闭后,曾经因为精神受创,在家卧病多年。为此,夫妻俩耗费了巨大的精力和财力。但是,当你看到他们在癌症病人和其家属面前热心的模样,半点也不会想象得到,这对乐观开朗的老两口在生活中遭受多么沉重的暴击。为了生计,起早贪黑地劳动已经让他们疲惫不堪,但他们却没有想过停歇。万佐成说:“我们有时身体也会吃不消,如果我们不做的话,他们不知道怎么办了,外面吃饭很贵。”他怕那些病人和家属无力支撑过高的伙食费,因为他的家中也有过病人,他知道他们的身心正在遭受多大的苦难。“1元厨房”坚持24小时不打烊,无论凌晨煲汤,还是深夜加餐,万佐成夫妻总是热情接待,从未有过半点埋怨和拒绝。一口普普通通的饭菜,表面上看节省的是几块钱,却给予了很多病人活下去的勇气。四方食物,不过一碗人间烟火;家常味道,藏着人们对生的眷恋。“1元厨房”里有一个“客人”,曾经对万佐成夫妇说:只有做饭能让她保持对生活的热忱。为生病的孩子做他爱吃的海带,帮忙碌的丈夫买钟爱的排骨,简简单单的工序,她每一次都做得格外的认真和仔细。而这样的场景不止一次地出现在“1元厨房”当中,只是来来去去,有些人在这里做了很多年,有些人来过一次就再也没有出现。万佐成感叹道:这些年来,生离死别他们见得太多了,只要看到他们每天还能来他这儿做个饭炒个菜,还在治疗还活着,就足够了。于最深的绝望处,生命的光芒纵使黯淡,却如风中的火焰,只要心存希望,即使摇摆不定也永不熄灭。真正善良的人,会活成一束光,点亮了自己,也照亮了别人,温暖了世界。03如果善良也是一种病,我愿意病入膏肓。在不少人的眼中,万佐成这对老夫妻有点“傻”,不赚钱也就算了,每天吃力不讨好,人家老头老太太这个年纪早就在家享受天伦,他们却为一些“不相干”的人忙前忙后。就连女儿一开始也对他们多有抱怨,气急的时候口不遮拦,曾经说过父母“脑子有病”。老两口从来不会在这件事情上争辩,所有的委屈都化作了帮助别人的快乐。如果善良也是一种病,也许他们早已病入膏肓。万佐成说,他和老伴的收入主要靠卖油条,出租锅具和煤炉只为病人提供便利,不指望赚钱。熊庚香面对记者的询问更是坚定地回答道:“赚钱我不赚这个钱,赚钱我有手艺,我老公什么苦都能吃,他什么都会干。”因为媒体的报道,“1元厨房”火了,有很多人表示愿意向他们提供帮助,甚至有一个广东的老板想要出资给他们建一座“豪华厨房”。但是,这对老夫妻都一一婉拒了,所有的捐款也被他们转赠给了病患。而他们最为唯一的回报,就是一面密密麻麻写满了电话号码的墙壁。那是病人家属为了感恩这对老夫妻专门留下的联系方式,希望有一天老两口去往他们所在的城市,也能够受到他们的接待。如今随着“1元厨房”的“客人”越来越多,它又有了一个新的名字:“生命厨房”。生命不息,善良不止。04世间薄凉,唯人心温暖。很喜欢小说《黑的雪》中的一段话:“人的命运就像天上飘落的雪花,它们原本都是洁白无暇,落在何处却不能自由选择。”每一个平凡的人活着就已经拼尽全力,可有些人却仍愿给这薄情的世间带来温暖。严歌苓在《芳华》中写道:“一个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识得善良,也最能珍视善良。”在那些生命苍凉的时光,正是这对历经生活磨难的老夫妻给予病人的关怀,给了他们莫大的温暖——原来这个世界还有陌生人在关心着我,希望我好好活着。“我和我老伴的身体都还好,还是要继续做下去。”这句话已经成了万佐成和熊庚香的座右铭。现在你去江西肿瘤医院的那条后巷,总能望见每天照常升起的袅袅炊烟,那是万佐成和熊庚香用他们一片赤诚燃放的希望,也是所有在苦难与病痛中踽踽独行者的期盼。纵使生活有太多的不尽如意,但那些不期而遇的温暖,却在悄悄改变着看似惨淡的人生。无论世间待你如何薄凉,愿你依然善良,依然相信爱与温暖。*作者:洞见Neo,洞见(DJ00123987)旗下专栏作家。洞见,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10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诗词天地经授权发布本文,转载请联系作者。-------------------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谢谢!E-mail:917293188@qq.com,电话:0377-62751636。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MOremRyBr2.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