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线秀名字苏州大姐用2块针线秀出真正的奢侈品,完胜GucciLV,却拒绝NASA收购!她说…

不知从何时起,“高定”一词悄然走红,但每每提起,人们想到的就只有Dior、LV等国外大牌。 当“中国风”成为这些奢侈品的时尚元素,人们在自豪的同时,却又觉得总是缺了些什么…… LV把中国刺绣融入设计里。 直到今年夏天,随着清宫剧《延禧攻
原标题:苏州大姐用2块针线秀出真正的奢侈品,完胜GucciLV,却拒绝NASA收购!她说…不知从何时起,“高定”一词悄然走红,但每每提起,人们想到的就只有Dior、LV等国外大牌。当“中国风”成为这些奢侈品的时尚元素,人们在自豪的同时,却又觉得总是缺了些什么……LV把中国刺绣融入设计里。直到今年夏天,随着清宫剧《延禧攻略》和《如懿传》的热播,那些凝结着古代匠人智慧的精美华服,才再一次走进大众的视野。原来中国高定,竟可以如此惊艳!各种吉服、礼服更是有讲究,工艺之繁复精美超乎想象。光是一件鹅黄缎细绣的五彩云水全洋金龙袍,就需用绣匠608工,绣洋金工285工,画匠26工;华美绮丽的\"盘金绣\";以小铺大的\"打籽绣\"、以针代笔栩栩如生的\"手推绣\";让人忍不住拍案叫绝!这些曾经让我们骄傲的民族手艺惊艳的同时,也令人唏嘘:中国人自己的东西,只有自己做才能有那个味道。而这么好的东西只能在屏幕里昙花一现,想想就让人心疼。1.不过就在前几天,一位被称为“苏州魏璎珞”的绣娘走红网络。短短几天就超过800万次围观,更引来无数人点赞。(《延禧攻略》女主魏璎珞从刺绣宫女起步,因绣工精湛而一步一步崭露头角)有些东西真的是一个民族几千年里凝练下来的,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一见便如故、安心、令人沉醉。她以针为笔绣春秋,绣出了泱泱宇宙,惊艳了世界;以“光年”尺度的宇宙,与你只有一根绣花针的距离;一线一世界,一针一梦境;这才是中国真正的奢侈品。有位网友的评论完美表达了我的心声:“人家那才叫手,我这顶多叫蹄子”难怪连人民日报都忍不住为她打call。这位“苏州魏璎珞”叫陈英华,这组美到令人窒息、堪比大片的“星空”刺绣作品,都是她一针一线绣出来的。由于太过惊艳,美国宇航局NASA更是多次前来求购,但她连价格都没问就直接拒绝了,“我想让更多国人了解到传统的手工刺绣,并传承出去。”2.陈英华出生在苏州镇湖,是苏绣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上世纪70年代,“女子刺绣”仍是小镇人恪守的传统,陈英华与刺绣天生就有着难以割舍的缘分。14岁的陈英华,从小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地就师从母亲,走上了刺绣之路。虽然现在看着这一幅幅作品明艳动人,但刺绣的入门却是寡淡而漫长。狮子座星云每天必须保持长达15、6个小时的练习,陈英华就听着窗外雨水顺着香樟树滴下来的声音,倒也是不亦乐乎。一直到18岁那年,她才真正与刺绣结下不解之缘。那是一幅复杂的作品,实在是找不到人接手,舅舅才想到她这个乳臭未干的小丫头。她毫不犹豫地应允下来,抱着一种“反正就绣吧,尽量绣好。”的态度,成品竟然格外动人,从此以后这些复杂的刺绣就成了陈英华的工作。贵妃醉酒后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传统手工艺逐渐式微,许多同期的绣娘都纷纷转行,只有她坚持了下来。不管外界如何风云变幻,陈英华仍伏在案前,以针为笔,以线着色,不疾不徐地绣着自己这30年时光。或如远眺雄狮,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或如梵高的向日葵,鲜艳热烈;或是西洋街的一角,静谧安逸;都说只有耐得住寂寞的绣娘,才能看到最后的美轮美奂。陈英华却并不寂寞,反而享受针尖错落有致地戳破布端的感觉:“一坐下来刺绣的时候,我就觉得心很静,我很喜欢。”3.《春秋左传正义》有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苏绣就像穿越的羽衣,既承载着时光的流逝,又传承着民族的智慧。今夏最火的两部清宫剧都在服化方面下足了苦功,皇家的贵气总是体现在细节之处,大多服饰采用了苏绣。也正因苏绣深受皇家青睐,2006年北京故宫博物馆要大修文物时,找到了陈英华。这不仅仅是一项考验审美、技术的活儿,更要求她灵慧虚和、心如细发,繁琐枯燥而漫长。最开始,她承接了故宫乾隆花园倦勤斋门框中间的双面绣夹纱修复任务。她查阅了大量资料,用了60多种颜色,共15种图案,运用了缠针、滚针、旋针等多种针法,历时两年,终于再现了200多年前的皇家刺绣。2008年,她又接手了“米珠龙袍”的复制。这件康熙赐给三公主的皇家公主礼服上,八条龙形态各异,4000颗的太湖淡水珠盘踞在龙袍上,栩栩如生。米珠实在太小,普通绣针无法绣制。陈英华就换成直径约0.5毫米、长约4厘米的特殊绣针。历时1000多个日夜,这件龙套最终修复完成,被送往内蒙古博物馆珍藏。为什么要为一件绣品耗费这么多的心思与功夫?陈英华说,自己从未考虑过这个问题,从18岁接下舅舅送来的那幅绣品开始,就只想着“尽量绣好”。这也成了她淡然人生中唯一的偏执。4.对于陈英华来说,刺绣不仅是工作、艺术,更是一种修行。她并没有止步于故宫修文物,而是沉下心去汲取各方的养分,学习现代绘画和色彩理论,因为“这些都是相通的”。一次偶然的机会,陈英华第一次看到天文望远镜记录下的星空照片,只看一眼就深深感到震撼。她立刻决定,要用自己的针线,将这色彩绚烂,轮廓缥缈,意境神秘的星空呈现出来。那句老话怎么说来着,天才总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陈英华不仅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钻研针法、色彩,甚至每一根丝线,都必须力求极致。普通丝线不行,就劈成1/16,还不行就劈成1/64,再不行就推翻再想办法。两年里,她不停地绣,绣不好就拆了重绣,终于绣出了曾经令她惊叹的星空。这些匠心独运的作品是传统工艺与生活哲学的融合,也都源自她的一针一线,精益求精。漩涡系列星云日斑海王星2012年,她带着作品参加了第28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没有掌声也没有人驻足,甚至连看第二眼的人都没有。当主持人介绍说这是陈英华的刺绣作品时,人们才感到震惊:“原来这不是照片?!!”也正是在这次作品展上,美国航天局NASA的参展人员向她提出购买这组刺绣作品,她连价格都没问就直接拒绝了。她的拒绝引发了网友热议。面对非议,陈秀华说:“这是我最爱的一组作品,花了那么多的功夫。我想让它留在国内的科技馆,让更多中国人看到。”“刺绣在今天很难融入市场,我能做的,就是把技术传播开来。只要想学的,我都免费教。”这般有匠心、无匠气的作品,陈英华花了2年时间去刺绣,却花了30年的时间去沉淀。我们拥有5000年的文化底蕴,从来不缺精湛的工艺和创造力,中华大地上更是人才济济。但如今,又有多少人愿意抛开浮华,终日与丝线纠缠呢?曾经号称有“八千绣娘”的镇湖到了我们这一代,35周岁以下从事苏绣的已不满50个人。做着精美的手工编穗子的阿姨咬牙切齿才开出20块一个的所谓天价,还不好意思。还有更多的传统手工艺正面临着失传的命运。我从不介意外国大牌借用中国元素。我害怕的是,有一天人们会忘了中国真正的奢侈品是什么样子。难怪连人民日报都忍不住为她打call。-END-♕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WArpDMmKrX.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