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真宗宋真宗到底该不该签“澶渊之盟”?赔款求和难道也是好办法

一说到“澶渊之盟”,大多数人脑海中第一个反应就是宋真宗的懦弱、怯战。但仔细翻阅事情经过及后来的发展,这件事当时取舍的对错,还真不好说。 先看澶渊之盟的经过。 公元1004年(景德元年)的秋天,辽国萧太后和辽国国主耶律隆绪亲率大军攻宋。20
原标题:宋真宗到底该不该签“澶渊之盟”?赔款求和难道也是好办法一说到“澶渊之盟”,大多数人脑海中第一个反应就是宋真宗的懦弱、怯战。但仔细翻阅事情经过及后来的发展,这件事当时取舍的对错,还真不好说。先看澶渊之盟的经过。公元1004年(景德元年)的秋天,辽国萧太后和辽国国主耶律隆绪亲率大军攻宋。20万人直抵黄河边的澶州(河南濮阳)。从澶州到汴梁,不过三百余里,所以东京震动。大臣们大多建议真宗迁都避祸。只有寇准力排众议敦促真宗御驾亲征。当月,宋军在交战中射死辽军主将之一萧挞凛,大挫辽军锐气。到达澶州后,宋真宗又亲临城墙,引得宋军山呼“万岁”,士气大振。萧太后看到形式向有利于宋军的一方转移,就再次寻求与宋军的和谈。而宋真宗也实在是对辽人心怀恐惧,于是派遣曹利用前去议和。宋真宗给曹利用的底线是每年最好不要超过百万两白银,而寇准却指着曹利用说:超过三十万你就该死。最后签订的“澶渊之盟”主要有四条。第一两国为兄弟之邦,宋为兄,辽为弟。第二,两国以白沟河为界。第三,宋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第四,两国边境开始榷场,互市通商。国人读到这段,大多捶胸愤恨,明明已经占优,却还要签这种城下之盟,实在是懦弱无能到了极点。如果不签,一旦澶渊之战获胜,也许就可以趁势收复丢失已久的燕云十六州。如此,宋朝的北部将多出很大一块屏障,从某种角度讲,未必会有北宋后期,汴京屡受威胁的局面发生。所以说,后面的靖康之耻,甚至宋王朝的灭亡,都可以说在“澶渊之盟”就埋下了祸根。可今天要说的是,抛开宋真宗的懦弱印象,澶渊之盟在当时也未必不是一种很好的选择。首先,宋真宗对辽人的恐惧不是凭空的。之前宋太宗两次北伐,尤其是第二次的雍熙北伐。三路大军齐出,军中久经沙场的名将如云,即便如此,仍然功亏一篑。所以无论换谁,心存余悸都是正常的。第二,宋真宗打仗不行,但算经济账却是一把好手。当时的北宋,经过咸平之治,财力充沛。换句现在的话说,能用钱解决的事儿都不是事儿。事实也证明了这点。三十万的“岁币”如果和两国作战需要支付的军费(3000万两)相比,不足1%。关键还有通商,宋辽通商,赚钱的绝对是北宋。据统计,每年通商的利润就超过岁币近3倍。所以说“岁币”是加在北宋人们头上的沉重负担,是一种毫无根据的说法。事实上两国息战后的二十年中,北宋朝廷年收入增长了68倍以上,人口增加了四百多万户。如果澶渊之战继续,也许当真能大胜,并收复燕云,甚至驱逐辽人,那么宋真宗绝对名追汉武。但对于当时的老百姓来说,澶渊之盟的签订,岁币换和平,也许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至于后世的耻辱,那是当时朝廷的无能,即便是秦皇汉武开疆拓土到无以复加之地,如施政不当,还不是很快就分崩离析。当然,我们更愿意相信澶渊之盟是经过充分测算后的结果。否则如满清政府后期一味地割地赔款,以换取短暂的安宁,弄得国无储粮民不聊生,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changhe99.com/a/WArpqKZZwX.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