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历史《智利之夜》:用意识流反思历史

你在哪里?你是谁?面对现实的荒谬与历史的诘问,文学能否成为最后的救赎?近日,由世纪文景举办的罗贝托·波拉尼奥《智利之夜》首发沙龙在钟书阁举行,吸引了众多读者前来参加。这部拉美文学的经典之作,也引发该书译者徐泉、知名作家Btr以及诗人胡桑的深
原标题:《智利之夜》:用意识流反思历史你在哪里?你是谁?面对现实的荒谬与历史的诘问,文学能否成为最后的救赎?近日,由世纪文景举办的罗贝托·波拉尼奥《智利之夜》首发沙龙在钟书阁举行,吸引了众多读者前来参加。这部拉美文学的经典之作,也引发该书译者徐泉、知名作家Btr以及诗人胡桑的深层思考。他们共同来到现场,与读者们分享自己眼中的《智利之夜》。一镜到底,不给读者喘息机会据了解,《智利之夜》是波拉尼奥的一部中篇小说。作为智利的著名诗人和小说家,波拉尼奥从40岁才开始文学创作,在十多年的时间里,他的作品数量惊人,共留下十部小说、四部短篇小说集和三部诗集。1998年出版的《荒野侦探》在拉美文坛引起的轰动,不亚于三十年前《百年孤独》出版时的盛况;而其过世后出版的《2666》更是引发欧美舆论压倒性好评,均致以其“杰作”“伟大”“里程碑”“天才”等赞誉,波拉尼奥也先后获得了拉丁美洲最高文学奖“罗慕洛·加拉戈斯奖”、2008年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等。在作家Btr看来,与英语世界了解波拉尼奥的顺序不同,他的著作被翻译成中文,是从《荒野侦探》开始的,然后才是《2666》《地球上最后的夜晚》《智利之夜》等作品。而在英语世界,《智利之夜》是第一部被翻译的波拉尼奥作品,美国文学家、艺术评论家苏珊·桑塔格肯定了这部作品的重要性,称其是“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一部不可或缺的大作”。Btr告诉读者们,如果从没读过波拉尼奥的作品,《智利之夜》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进入点。尽管是一部中篇小说,但《智利之夜》全篇只有两段,而且第二段只有一句话。“其实可以认为,这部小说是一长串的句子,一开始讲‘我是谁’,这个第一人称的主人公,是一位天主教神父,第一人称讲述的是他的故事,他是一个叙述者;但与此同时,他也会在叙事到一半的时候,突然讲另一个人所讲述的故事,或是将自己的经历讲述给第三者听。这些故事有真有假,互相纠缠,仿佛一个万花筒,形成了循环的、嵌套式的复杂结构。”在Btr看来,这就让读者沉浸在意识流一样的不断流淌着的叙事结构中,读者在阅读时会反复思考,主人公的话究竟有多少是可靠的,有多少是不可靠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故事代表的是哪种人的观点,或是哪一种立场的观点。“由于讲述的上世纪70年代智利的历史和政治环境,以及知识分子在当时环境下的处境、使命与选择,因此本书具有相当丰富的隐喻色彩,这与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很不一样。它对读者具有一定的要求,最好对当时智利的历史有一些了解。”全书基本是一段到底,就像电影中的“一镜到底”,波拉尼奥其实是想给读者一种暗示,好像要读者不断地读下去,没有喘息的机会。“当作者通过这种特殊的结构增强了语言的强度和密度时,读者会觉得没有时间思考,思想仿佛随波逐流,而这恰恰与作者所处的那个时代和环境十分相似,这也成为这部小说最大的妙处。”Btr强调。诗人角色折射自我批判在胡桑看来,波拉尼奥既是小说家,也是诗人。在他的许多部小说中,包括《2666》《荒野侦探》《护身符》《智利之夜》等,都住着一个诗人的角色。“敢于拿诗人作为小说的主人公,这对于作家来说是需要勇气的。因为作家、诗人的生活并不代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相较于作家、诗人,读者更喜欢看普通人的生活。”但诗人在波拉尼奥笔下,却有着独特的意义。“他说,我不想当一个小说家,更想当一个侦探家,而这个侦探家是一个诗人所要承担的。”不同于其他小说家,波拉尼奥从来不讲故事,虽然他的小说中有一些基本的故事情节,但并不是按传统的时间顺序去讲述的,而是碎片化的。此时,作为诗人的侦探家要做的,就是探索这个世界中的隐晦信息,这才是波拉尼奥真正关心的。“将这本书取名为《智利之夜》,是因为波拉尼奥发现智利真的进入了黑夜,也许不仅仅是智利,整个世界都处于黑夜之中,而作为侦探家的诗人,必须在这个黑暗世界里探寻出些微光亮,从而引发世界的变革。”在这个意义上,胡桑认为波拉尼奥的文学,记录的是一个时代的绝望感和悲剧感。波拉尼奥认为,只有成为一个好的诗人,才能是一个好的读者,只有阅读才能让人变成侦探意义上的诗人,保持头脑的清醒。“借用马克思的话说,哲学不是为了让人认清现实,而是为了让人醒来。《智利之夜》所描述的,就是一个睡眠状态,这本书写的就是醒来之前世界的睡眠状态、废墟状态,而波拉尼奥的责任就是让读者醒来。”胡桑表示,书中常常反复出现一个短语,叫“业已衰老的年轻人”,这是波拉尼奥自我印象的投射。他说“我正在死去”,虽然是以神父的第一人称叙述,但却也是作者的自我反讽和自我批判。“神父是一个很奇特的角色,一方面,他是一个好的读者、一个诗人;但另一方面,他在某种程度上也已经处于沉睡状态了,精神上是荒芜的,精神上的他正在死去,所以他最后的死也是必然的。”这意味着波拉尼奥其实把这本书写成了一部“忏悔录”,虽然他发动了一场现实主义下的诗歌运动,虽然他想让诗歌扮演侦探者的角色,虽然他想唤醒世人的觉醒,但他最终却觉得无法实现,也没有办法找到那个希望。“所以波拉尼奥后来又写了一部很长的小说《2666》,把希望的年份安置在了一个至少他有生之年不可能达到,几代人之后也不可能达到的年份2666年,他就是这样在希望和绝望悖反状态中完成了他的写作。”只有文学才能让人得到救赎正因为波拉尼奥的状态一直处于希望和绝望之间,所以他逐渐意识到,只有时光可以吞噬一切,在历史这个巨大的绞肉机面前,阅读才能成为人一生的慰藉,只有文学才能让人得到救赎。“无论世界发生什么,最终他所做的,就是向文学,包括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向一切文学寻求未知的世界。因为他看到所有的人,对所发生的事都十分麻木,他们在向着那条灰色的地平线走去,向着自己的灵魂,或是他们祖先正在遭受折磨的灵魂深处走去。但偶尔,他也会看到一些光,会意识到文学和阅读会带来一种可能,让世界得到最终的救赎。”徐泉向读者们介绍说,尽管《智利之夜》的篇幅并不长,但全篇一开始有多达200多个注释,充满了对拉美文学、世界文学的记录,包括对聂鲁达、博尔赫斯等文学巨匠的致敬。为了让读者们读起来更顺畅,最终的中译本把100多个不影响阅读和理解的注释放在了尾注中,正文只保留100多个注释。徐泉还介绍说,在《智利之夜》的正文中,每页都会有多达5-10个比喻,这展现出波拉尼奥超乎寻常的想象力。“即使读过《百年孤独》等其他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你也会觉得波拉尼奥的这些比喻别具一格,例如有一段他写神父能听到脑子里有声音,他一直在分辨是什么声音,后来发现是超我的声音,‘这个超我有着钢铁般的意志力来保护着我的想象力,而且在火焰之路上,这个超我开着冷藏车,一路前行’……”在徐泉看来,波拉尼奥在书中做了非常多的尝试,把各种可能的搭配用在一起;而他确实也非常博学,书中常常会使用一些拉丁语、古拉丁语、德语和法语。“总的来说,波拉尼奥为各国读者打开了拉美文学的另一扇窗,如果说上世纪八十年代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在全世界引起轰动的话,那么在这个高峰过后,大家都觉得拉美文学的下一代是‘弱小说’‘弱文学’,因为他们一直无法跳出当时那些巨匠的影响。直到波拉尼奥,英语世界的评论说他做到了这一点,打破了原先拉美文学的停滞不前,跳出了之前那些大师的阴影,重新找到了自己的风格与方向。”徐泉强调。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Wyw5YNK5w8.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