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标签摄影,是找回自我的一瞬间

自写公号以来,被问最多的问题是:“你食谱的照片都是自己照的吗?" 我从16年决定要自己拍食谱而真正接触摄影。一开始自己摸索着新相机,上网看各种干货文和教学,问摄影师朋友操作。直到去年,因觉得网上得到的知识有限,开始参加一些摄影课继续学习。
原标题:摄影,是找回自我的一瞬间自写公号以来,被问最多的问题是:“你食谱的照片都是自己照的吗?\"我从16年决定要自己拍食谱而真正接触摄影。一开始自己摸索着新相机,上网看各种干货文和教学,问摄影师朋友操作。直到去年,因觉得网上得到的知识有限,开始参加一些摄影课继续学习。经过两年的探索,欣慰的是摄影有了明显的进步(现在看以前的照片真想重新拍过),最近还被星粲网课的小艾老师邀请作为尖子生接受访问,所以有了今天的这篇文章,希望给对食物/lifestyle摄影有兴趣的同学带来一些启发。/公号第一篇食谱的照片/在采访稿之前,想先给大家分享一下这两年来我对摄影的一些心得:摄影课有用吗?要问我如果能重回两年前,我会在摄影这道路上做什么不一样的选择,去避开不必要的坑,我会选择更早参加一些摄影课,这样可节省很多自己盲目摸索的时间,像小艾的课就是非常有系统地把基础摄影知识在短速时间内教给你。我发现就算是有基础的摄影师,它们也喜欢听听其他摄影师的心得和经验分享。因为每个人对美的体会都一样,多跟其他摄影师交流能从别的思维角度观察身边的事物,而且你会发现,在每个人身上都能学到一点东西。如何提高审美?这是很多人的疑问,也是我刚学摄影时经常遇到的问题。特别刚开始上国外的摄影课时看到外国的同学好像有一种天生的审美,照什么东西都很好看的时候自己心里就特别急。但现在想想,没有审美是天生的,外国同学审美比较好也是因为他们可能从小到大经常会接触优秀的作品和美好的事物。所以提高审美最好的方法就是多看图,还有多接触其他艺术类的作品,像电影/画展/建筑也能带给你一些启发和感觉,再运用到摄影上。看图还有一个重点,就是多做思考,为什么这张图片好看?是因为光影,构图,还是色彩?仔细分析每一张你觉得好看的图片,收藏并分类总结,再多加练习,很快就能发现自己照片里需要改进的地方。如何找到自己的摄影风格?其实在提高审美的看图过程中,你可能会发现自己总会被某些相似的图吸引,就像我们买衣服时挑来挑去最后发现买的款式都差不多。所以那些跟你产生共鸣的吸引点,很有可能就是你的风格。但也要自己通过亲身体验尝试,因为这些吸引你的风格不一定适合自己。再拿买衣服来举例,有时我看到一些时尚博主穿复古衣服觉得也太好看了吧,但真正都二手店把它们穿上身的时候,总感觉很别扭,不是自己。多看优秀的作品,多做分析归类,多做尝试,再静下来,仔细倾听内心的声音,无论是喜欢什么或者不喜欢什么,逐渐地你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格。以下文章转自公众号:星粲工作室Can_Studio特别鸣谢加菲的文稿技术的掌握和艺术的感知,是每个摄影初学者的共性问题,技术的掌握和艺术的感知,是每个摄影初学者的共性问题,而刚巧,这也是国内外两种授课的不同侧重。当我们掌握了一定技术,也对不同风格皆有尝试,摄影,接下来是什么?——编者按本期尖子生,我们将请居住在伦敦的Eris,在分享她的美食极简主义风格的同时,也带着大家跳出日常经纬度,站在地球另一端思考答案。▲Eris静物摄影班网10期现居伦敦的Eris,学过很多国外摄影课,iSalt也有其老师、同学。除了摄影,她也是蓝带毕业的蔬食达人;此外每年一次的长假旅行,足迹也早已跨越亚非欧。Eris的生活很丰富,但照片却始终简单。她说,生活可以丰富,但如果摄影风格确定,从餐桌上的一果一蔬到非洲辽阔的草原,走到哪里都可以是简约风。公众号/下厨房:Plantcept蔬食主义看完本期内容,相信你会喜欢上极简主义。又或者,本就如此的你,对极简主义的了解,将从“知其然”,升级到“知其所以然”。#好吃,是蔬食原本的样子#Eris毕业于蓝带厨艺学校营养美食课,也在伦敦多个著名餐厅学习,目前,她是下厨房的蔬食达人,还独立运营着关于料理蔬果的公众号。她希望通过这些,消除大家对果蔬无趣味的刻板印象。毕竟果蔬不止是沙拉,也可以很精彩。而把食物拍好也是她摄影学习的最初动机。简约风,等于性冷淡?就像Eris想提倡的蔬食之美,对于美食摄影,她同样选择以极简风格拍摄——照片简洁、素雅,但并不因此而单调。相反,食物照片里展示出强烈的食欲。“低饱和度拍摄会降低食物的生命力。毕竟没有人会想吃一个淡红色的番茄。虽然画面看起来简洁,但色彩处理上我会保留食材原本真实的颜色。”比起添加无关主题的道具,让食物看着好吃,才是Eris认为的照片核心。“拍静物可能要用到道具增加场景感,但是拍食谱我不希望太多干扰,因为食物本身应该是主角。就像有些食物摄影师说的,‘Letthefoodbethehero!’不要用其他东西遮住食物的光芒。”/西洋炖梨配黑巧克力酱/Eris看来对食物摄影方式不止一种,但这种简洁是自己喜欢,也很适合用在食谱。“觉得食物好吃,一定有某些让人觉得好吃的原因。构图简单,把食物好吃的原因突出、放大,最终让人产生食欲才是重点。这也是foodstyling的精髓,它主要体现口感质感等,和场景氛围styling不一样。”“表现好食物的质感和颜色,我觉得就能拍得好。比如雪糕的柔滑,水果的汁水,或者表现出食物的色彩,像番茄很红就感觉很甜很好吃。”#留白,是不曾浪费的空间#Eris认为,摄影师坚持自己的风格非常重要。尽管有时候,她也会尝试不一样的——如果觉得别扭,就慢慢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尝试的意义于Eris更多的是对风格的提炼。“与其说把不停变换风格作为自我突破,我更愿意将突破理解为把原本风格做得更精致。”偏北欧风的minimalistic(极简主义)对于Eris正是这种不断突破的精致。当我们喜欢极简主义,其实是在喜欢什么?留白,是Eris对极简主义的理解之一。选好主体,舍去多余,将极少部分放在画面,剩下的留给读者去想象,仿佛一种欲言又止。“《cereal》杂志(国内译作《谷物》)就是典型的minimalistic,比如,我们可能习惯照全景,但他们可能只照个细节。但这样的留白也很好看,很平静,也有想象空间。”/没有刻意道具和摆拍的下午/此外,以局部表达整体也是Eris理解的极简主义。毕竟没有谁能拍到所有画面,而细节,却可以释放观者的无限想象。/被幸福叫醒的抹茶腰果酱/图片均选自Eris的公众号#伦敦佛系摄影师#Eris上过很多摄影课,这其中既有国外著名摄影师,如Localmilk等,也包括小艾。同是摄影,但在截然不同的文化和教育理念下,Eris客观分享了个人的体会:“国外比较强调个人主义,上课时候具体的指导会少一些,都是自己随意拍,授课更多是给予一种styling学习。而国内更注重基础知识的培养,但套路多了,就可能很容易被框起来,走不出去。”就像小艾老师一直的教学理念,“教育基础是国内扎实,但过了技术层面,更多的要发挥学生自己的风格,每个学生拍出自己的个性。”自我风格的探索,也是Eris觉得与技术和感觉同等重要的。“好看是第一步,接下来慢慢找出自己喜欢的东西,才能真正拍出自己的风格,就是一看照片就知道是你拍出来的那种感觉。”“如果找不到自我,内心会比较容易受外界影响,可能每一个当下流行的,都会成为审美目标。”尽管在伦敦生活已经是第14年,但对待生活的态度,Eris有时依然保持“佛系”。“有时候我会觉得摄影就像meditation(冥想),太急躁怎么都拍不好,只有稳定下来,慢慢倾听内心深处,才能找到想要的。”如果是非商业的日常练习,Eris觉得摄影不用想目的和成品,“不是非要说今天一定要拍到好片交作业,就是拍自己觉得好看和喜欢的东西。”极简主义越来越被推从,或许是因为我们的现实生活越来越复杂。穿透嘈杂的声音,在某种所谓的“单一“里,还能有对美的细腻感知,那既是对我们感官的考验,也是对生活的理解。取舍以后,还能留下的也就是重要的。就像中西教育理念,不同方法,但最终都是在指引对美的追求和表达。这即是乔布斯的“lessismore。”也是我们宋代文人雅士异曲同工的美学表达:“小即是大,少即是多。本文文章和图片为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YQdZyyOwD0.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