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市场解锁与“粽”不同新滋味_消费_成都_口味

端午市场解锁与“粽”不同新滋味 视频加载中... “五月五,过端午,赛龙舟,敲锣鼓,端午习俗传千古”。记者走访多个商超发现,传统节日正在成为提振消费的好时机,尤其是在今年端午节期间,相关产品销售旺盛,围绕粽子这一端午节的硬核文化"符号"

端午市场解锁与“粽”不同新滋味

视频加载中...

“五月五,过端午,赛龙舟,敲锣鼓,端午习俗传千古”。记者走访多个商超发现,传统节日正在成为提振消费的好时机,尤其是在今年端午节期间,相关产品销售旺盛,围绕粽子这一端午节的硬核文化"符号",市场的消费潜力也得到了完全释放。

创新口味、跨界文化成今年端午粽子销售新思路

端午至,粽飘香。粽子从节前抢“鲜”上市,到占据各店铺C位,受到消费者追捧。尤其是今年端午节,很多品牌与商超迎合当下年轻人的喜好,推出了各式新口味,加入爆珠、咖啡等新元素,备受消费者青睐。

口味创新,受到不少食客青睐。紫米、芋泥、奶酪……看这些配料,许多人的脑袋里第一时间会闪出奶茶,但这些配料赋予端午粽子“有趣的灵魂”,成为网红产品。记者从盒马获悉,今年在粽子中融入紫米、芋泥、爆珠、青稞等众多网红元素,让这道时令感极强的食物,成年轻人的时尚消遣茶点。“让传统美食更适应当下潮流,是盒马的创新密码。”盒马预制菜部门采购张丽敏说。

不过,这些新式粽子,并不是粗暴混搭,而是借用了西式糕点的方式,把紫米、芋泥、奶酪预熟,擀成薄薄一层,像瑞士卷一样层层叠叠,相互融合。包好的食材再装入粽叶,小火蒸煮,使粽香渗透入点心内部,既保留了西式点心的风味,又融入了传统粽叶的淡淡清香。

在年轻人的世界里,除了好吃,还要没负担。令年轻人放下对重油、重糖、高碳水的忌惮,青稞成了秘方。“青稞这种粗粮的加入,降低了传统肉粽的油腻感,更符合当下消费者的主流偏好,成为年轻人不怵的健康款。”张丽敏介绍,继八宝饭、青团之后,青稞再次成为盒马的时令爆款,椰香青稞爆珠粽仅5月份就卖出了10万只。

新口味打开新增长空间。又比如,元祖食品还在食材内馅、产品搭配方面推陈出新,打造出佛跳墙、腊味合蒸、台湾风味肉、藤椒牛肉、什锦菌菇、紫米八宝等口味的“六大名菜粽”,并结合中式糕点搭配出不同的礼盒。来自美团优选的数据显示,6月以来,四川的粽子订单环比上涨150%。颇有意思的是,从南北区域的购买偏好来看,南方与北方确实会存在粽子口味的“咸甜之争”。北方更爱甜粽子,四川销量排名前三的板栗大肉粽子、蛋黄大肉粽子、鲜肉大粽子均是咸味。

促消费多措并举节日消费提升市场活力

端午假期,节日氛围浓。粽子、花卉等时令商品正在热销,民俗文化热潮带动消费市场持续升温。值得一提的是,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倡导下,消费者购买粽子也愈发理性。张丽敏表示,今年的粽子礼盒在“瘦身”的同时更注重传统,例如诸老大推出的“诸事大福”“诸事合意”等礼盒,均有龙舟等传统文化元素。

除此之外,记者近日走访多个大型商超后发现,粽子、香囊、黄鱼等节令商品正在热卖;粽叶、箬叶、红绳等手工材料的销量翻倍增长;生鲜水果、酒水饮料、家用电器等日用消费品也迎来销售旺季。商务大数据监测显示,近一周,一些大型连锁超市门店粽子、咸鸭蛋、粽叶销售额较前一周增长近70%。

“没想到艾草能这么好看,像艺术品一样。让我想起在老家,父母年年端午都会在门上插艾的习惯。”在超市门店买下一只艾草花环的顾客李女士表示。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按照传统习俗,端午除了吃粽子,还要挂艾草。作为近年来的端午“限定”,艾草、菖蒲也从菜架来到了超市门店的货架,搭配着“端午安康”小卡片和香包福袋,更是成为近期的热销单品。

不仅如此,成都的各大商场、商超、电商平台等也为端午假期准备了丰富的促销活动和精彩纷呈的游玩活动,为成都市民营造更浓烈的节日氛围。包括成都百伦商业、苏宁广场、佛罗伦萨小镇、沃尔玛、盒马鲜生、朴朴、京东、美团等在内的商场和电商平台都准备了丰富的折扣活动、满减代金券等,涉及饮食、服装、物流等,将为成都市民端午期间消费提供更好的体验。

政策也在持续“加码”,成都还在节前通过发放旅游消费券等方式吸引游客。6月20日12时起通过美团、大麦等5家平台,向全国游客发放1000万元的“迎大运 游成都”第二轮文旅消费券,涵盖酒店住宿、景区门票、团队旅行、演出展览四大文旅核心业态,覆盖端午假期、成都大运会、暑期等旅游旺季。美团、大众点评数据也显示,截至6月19日,成都端午期间的住宿预订量位列全国前五,旅游消费订单(含住宿、景点门票、交通等)较去年同期增长约200%。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孟浩 视频 实习记者 吴茜 责任编辑 何齐铁 实习编辑 王淇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Z4wDJ3BD6G.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