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头盔日军头盔为何悬挂布片?这个奇怪的设计,竟为日军减少了上万伤亡

在很多抗战题材的电视剧、电影中,我们都会发现一个关于日军的细节:他们的帽子和别的国家的士兵都不一样,他们的帽子上后方的两侧上有两篇垂下来的布。 这几乎成为了日本军人一个象征性的表示,就和他们在二战中广泛被使用的三八大盖一样,是所有日军的标
原标题:日军头盔为何悬挂布片?这个奇怪的设计,竟为日军减少了上万伤亡在很多抗战题材的电视剧、电影中,我们都会发现一个关于日军的细节:他们的帽子和别的国家的士兵都不一样,他们的帽子上后方的两侧上有两篇垂下来的布。这几乎成为了日本军人一个象征性的表示,就和他们在二战中广泛被使用的三八大盖一样,是所有日军的标配。那么,他们脑袋后面的这个垂布有什么用途呢?说起来,它们的用途还真是不小,据统计,在整个二战中,他们的这个小小的设计至少让他们减少了10万人数的伤亡。有一种非常常见的说法认为,日本军人在长城抗战中,曾饱尝大刀队的大刀的苦头,脑袋被砍掉了不少,按照他们日本人的风俗习惯,被砍了脑袋的人在时候是没有办法投生转世的,所以他们非常惧怕,于是就在自己的头盔后面挂上了这两个东西。但是,仔细想想,这个传说在逻辑上根本就不能成立,两片布片能起什么作用,别说抵挡大刀了,连棍子都挡不住。这种帽子其实早在1900年左右就已经在日军中使用了,无论是当年占领台湾的日军还是后来跟随八国联军一起攻入北京的日军头上佩戴的都是这样的帽子。但是,这种帽子并不是日军率先发明和使用的,它真正的发明者是法国人和他们的军队,到了后来明治维新期间,日本人对自己的军队进行了改革,不仅将法国人的训练士兵的方法直接学习了过来,还就将他们的这种帽子沿用了过来。当时的法国是欧洲乃至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日本人可谓找对了老师。那么,法军为什么要采用这种设计呢?这就要说到当年出征北非时候,北非的气候环境非常的恶劣,法军的士兵在那里受了不少的苦头,除了风吹日晒,还有蚊虫叮咬,于是,法军就设计出了这种帽子,不过,他们采用的是一整块布片。后来的日军就将这种帽子做出了改良,将这块布片分成了好几片,广泛地采用在了日本军中,之后,这种帽子就跟随着日军在东亚一带服役,为日军避免了很多气候,蚊虫,传染病带来的伤亡。按照常理来说,士兵在热带、亚热带地区作战,非战斗性的伤亡往往是最大的困扰,这个帽子也就出现在了历史的舞台上,成为了日军最具有代表性的标志之一。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aN6NaDgxdz.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