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纱 毛姆真没想到!毛姆曾来过中国,张爱玲还是他的忠实粉

毛姆在《月亮和六便士》里讲述了一个放弃所有,只为朝着月亮奔赴的故事,主人公斯特里生长于英国、辗转到巴黎,最终定居于塔希提岛。这种漂流式的人生历程与毛姆的个人经历有着隐约的相似,毛姆出生法国,在英国做过特工,在马来西亚当过种植园主,到过亚马逊
原标题:真没想到!毛姆曾来过中国,张爱玲还是他的忠实粉毛姆在《月亮和六便士》里讲述了一个放弃所有,只为朝着月亮奔赴的故事,主人公斯特里生长于英国、辗转到巴黎,最终定居于塔希提岛。这种漂流式的人生历程与毛姆的个人经历有着隐约的相似,毛姆出生法国,在英国做过特工,在马来西亚当过种植园主,到过亚马逊,去过中国。他游历世界的丰富经历,为他的写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累积。毛姆1874年出生于巴黎的毛姆,是英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代表作品有《人生的枷锁》、《月亮和六便士》、《刀锋》等。而在此之外,毛姆其实和东方,或者说中国之间的连系却比我们想象得要多。甚至早在他创作《在中国的屏风上》等异域风格的作品以前,他就已经和东方土地有许多接触了。小说《面纱》封面比如1890年毛姆在海德堡大学求学期间,他们班级就有一个早期留洋的中国留学生;毛姆的好友,画家杰拉尔德·凯利曾到缅甸短暂旅行,这促使毛姆比以前更多开始思考“东方”这个概念;凯利原本计划在缅甸停留久一点,但毛姆告诉他,虽然他会考虑去缅甸陪伴凯利,只是自己理想目的地是中国,而非缅甸;在第一时间大战中,毛姆从旧金山前往列宁格勒,他的船在横滨停了下来,标志着他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在东方的停留;在毛姆的代表作《人性的枷锁》里,已经出现了一个中国人物形象,名为宋先生;1917-1919中国图景(图片来源:VintageEveryday)这些看似风轻云淡的经历,实际上已经暗示了毛姆与东方土地之间的强烈联系。而真正把这种连结推向高潮的时间点,应该是1919年。此时的毛姆终于离开利物浦,在到达美国之后,他最终来到了东方。这一趟从香港开始为期四个月的中国之旅,是毛姆与其私人秘书兼同性情人的杰拉尔德·哈克斯顿一同前往。一路从香港、上海、顺着长江抵达成都,又穿过北京到了沈阳。在返程的路上又经过了日本和苏伊士。于是今天的我们才得以看见毛姆三部充满东方主义的伟大作品,分别是《在中国的屏风上》、《面纱》和《苏伊士之东》。《在中国的屏风上》封面这次的亚洲之行不仅让他从日益不幸的婚姻里喘口气,也为他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写作素材储备。《在中国的屏风上》便可以看作是毛姆中国之行素材的整合。他自己也说道:“用可以写小说的素材,连缀成一组中国之行的叙事”。整部作品虽然看起来结构松散,却灵气十足,足以窥见他眼中这份远东的异域文化风情。毛姆作为一个异常尖锐的观察者,在风土之外,还是把目光更多投注在人文之上。虽以他一贯犀利的文笔做派会难免略带一些偏见,但透过异国人的眼光看中国,会发现许多有趣的观点。辜鸿铭其中,书里值得一提的是毛姆与辜鸿铭之间的一次会面。辜鸿铭这位受教于爱丁堡大学和莱比锡大学,精通九国语言,学贯中西,不仅在科学、语言方面建树非凡,也是一位十分杰出的哲学家。这次会面,可以称得上一次东西方文化的碰撞。观点尖锐,在犀利刻薄这件事情上,辜鸿铭也和毛姆相当——作为通晓东西方哲学的人,他批判起西方哲学也豪不心慈手软。虽然话语间难藏争锋相对,但毛姆笔下东西方学者的会面反倒充满着一种别样的趣味性,值得玩味。其实毛姆在西方文学界的评价是具有争议性的。在西方语境里,与其说他是一个伟大不朽的作者,或许说他是一个畅销书作者,才来得更为贴切。有人认为他的作品太过通俗随意,格局太小,有人认为他的创作主旨过于单一。而毛姆倒也聪明,在这之前就以“二流作家”自居,自称“我处于二流作家的最前列”。但有意思的是,对于毛姆的争议之声,在中国却很少。但凡提及他,几乎都是赞誉。张爱玲张爱玲就曾经表示她是毛姆的忠实读者。张爱玲的弟弟也说过“她顶喜爱看小说,《红楼梦》和毛姆写的她顶爱看。”而张爱玲对毛姆的喜爱,一定程度上也是在其作品里找到了心理上的契合。追溯两人的童年、身世,张爱玲和毛姆之间存有相似性,并且都以一种冷眼看世界的方式在写作。毛姆的语言虽然在技巧、新意和题材的宏伟上略有缺乏,但他却把琐碎的现实和日常刻画到极致。在他刻薄冷漠的背面,往往是他敏锐无比的目光。正如毛姆自己所说“我的兴趣是在于人们及其所过的生活”,于是他作品里的人物都不会与我们离得太远,他们身上的气息就来自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无论是那部记录中国之行的四十八篇随笔合集《在中国的屏风上》,还是随后以殖民地香港为背景写下的小说《面纱》,抑或是把故事设立在二十世纪初的北京戏剧《苏伊士之东》,毛姆对东方的向往,让他把那份浓浓的异国色调,注入进他的作品当中。周游列国的毛姆,跟随足迹汲取灵感,源源不断把游历丰盈在自己的作品之中。《月亮和六便士》就是在毛姆前往南海群岛后创作出来的一部杰作。毛姆说“我旅行一趟,回来的时候不会依然故我”。在追溯毛姆眼中的中国后,我们不如继续在《月亮和六便士》里和毛姆同走一段旅程。追随故事主人公斯特里,从伦敦、巴黎,到塔希提岛,进行一场别样的人生漫游——在满地都是六便士的世界里,只抬头看着属于自己的月亮。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1wRk3OGde.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