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贵的藏品两百件藏品半部相机史

路万江收藏的高古相机 路万江收藏的一台格洛布斯立体摄影玻璃干板相机,由德国厄耐曼公司于1900年制造,黑白照片中是美国摄影师爱德华·让·斯蒂芬在1917年与这款立体摄影相机的合影 路万江收藏的美国摄影师麦克莱利于1858年1月7日拍摄的
原标题:两百件藏品半部相机史路万江收藏的高古相机路万江收藏的一台格洛布斯立体摄影玻璃干板相机,由德国厄耐曼公司于1900年制造,黑白照片中是美国摄影师爱德华·让·斯蒂芬在1917年与这款立体摄影相机的合影路万江收藏的美国摄影师麦克莱利于1858年1月7日拍摄的银版照片四架立式多宝阁上,满满当当地摆放着大小各异的“木盒子”,如同博物馆一样,部分藏品前放着一张白卡片,用几行小字述说着它们的来历。路万江走到架子前,捧起一件件宝贝,拿软布轻轻擦拭灰尘、转动零部件,这是一名收藏家对藏品的基本保养工作。整齐摆放的200多台高古相机和配件,是路万江费尽心思从世界各地收来的,它们呈现着相机自19世纪诞生以来的发展脉络。“好玩儿”的高古相机高古相机的名字起源于日本,泛指生产于19世纪的老相机。和如今的电子数码相机不同,当时相机的机身大多采取木制,少量使用全金属材质。高古相机的镜头以新月型镜片和匹兹伐型镜片为主;光圈则由起初的固定光圈,逐渐改为垫片式光圈及沃特豪斯式插片光圈;快门经历了从简单的镜前快门发展至镜后、镜间快门的过程;底片则经过从银版、湿版至玻璃干版的发展。在路万江的家中,客厅里的四架多宝阁,是他陈列藏品的主要场所。所有相机错落有致地摆放,其中有些重要藏品还用白卡片标注国别、年代和技术应用等信息。随着路万江的脚步走过这些年代久远,甚至略显斑驳的“木匣子”,听着它们的拍摄方法和技术进步,最大的感受就是“好玩儿”。这些相机虽然有一二百年的历史,但多数仍然可以操作,多样的形制也展现着古人的智慧与潮流。其中有特定功能的照相机就是高古相机中十分有趣的部分。比如,名片相机的构想最初来自于摄影家迪斯德里,他希望把照片贴在当时流行的文字名片上,做成有照片的个人名片,这个符合当时上流社会需求的产物很快在富人圈风靡。试想19世纪中期,贵族把自己的玉照贴在名片上,亲笔签上名字,在社交场合送给亲友,相当时髦。这样的需求直接催生出几年后的名片相机。1854年,法国摄影师迪斯德里取得专利的名片相机采取木质,拥有四个同规格匹兹伐镜头,在无需更换底片的情况下,拍摄两次即可获得八张相等大小的名片照。这个新技术吸引的最高贵客户,就是拿破仑三世,他在统率大军前往意大利的途中就曾在迪斯德里的照相馆拍摄名片照。这一波广告,也直接推动名片照的风潮在法国流行起来。后来名片相机根据客户需求不断改良,英国布彻尔公司推出的皇家邮票相机,可以装上有15个镜头的面板,满足顾客一次拍下15张名片照的需求。3D立体相机模拟人眼功能,试图还原出最逼真的场景。英国人布留斯特爵士第一次研发出的3D相机,需要左右两个角度分别拍摄一次,来制造立体效果。之后他的朋友丹瑟改进成为双镜头立体相机,就可以一次性得到一张照片上的左右两个相同画面,再搭配立体镜观看,就能呈现出具有空间立体感的场景。这样的发明不仅体现着人类对于3D科技最早期的探索,也成为欧美相机爱好者的娱乐器材。侦探相机在19世纪后才进入大众视野,聚合了当时最先进的摄影技术,它小巧轻便,使用玻璃干板,可以达到在室外环境下、机身内连续更换底片拍摄。这样的设计,方便使用者快速、连续抓拍。英国人托马斯·波拉斯给自己发明的这种无需三脚架的手持相机,取名为侦探相机,而它体积小、速度快的特点,就成为了当时诸多职业侦探的选择。此外,还有专门拍摄圆形照片的徽章相机,把照片镶嵌进有别针的徽章里,让人别在身上作为配饰或留作纪念。热带相机则采用最耐腐蚀的柚木和俄罗斯红色牛皮,可以应付热带国家炎热潮湿的气候环境,适合在世界各地工作的科学家、军官等使用。而三色相机则通过旋转结构拍摄三张底片,再利用分光结构让三张底片同时感光,终于让人类拍摄彩照的梦想在20世纪初实现。除了在架子上陈列的“大家伙”,拉开抽屉,路万江还展示出一些颇有趣味的“小玩意儿”。能别在衬衫口袋上的钢笔相机、还没有巴掌大的怀表相机、具备点火功能的打火机相机,还有轻薄的钱夹相机等等。这些千奇百怪的袖珍相机汇总在抽屉里,有些甚至还色彩斑斓形成套组,可以作为摆件。路万江表示,这样的相机其实已经弱化了本身的拍照功能,更多的是一种流行的时尚,是当时的人为了好玩儿而创造的。藏品达到200多件路万江生于1956年,是地道的北京人,小时候在胡同里长大,玩着胡同孩子常见的玩意儿。从那时候起,他喜欢收集东西的爱好就已经显露出来。路万江说,那时候的收藏也不花什么钱,他就喜欢把糖纸都攒着,还有大人给的徽章、邮票之类的小物件。对于这样的嗜好,路万江戏称为“收藏癖”,是他一直以来的生活方式。与相机的结缘,也始于路万江的青年时期。“我第一次摸到相机,是在1973年,当时花了3块钱人民币,在东单的三洋信托商行买下来的。是一台旧的美国柯达的童子军相机,方箱式的。”但当时路万江并没有做收藏的打算,只是纯粹的喜欢照相,就买来拍摄照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相机技术的进步,据路万江说,到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光自己用过的相机就已经有十几台了。被淘汰下来的相机路万江没有丢弃,年头多了,摆在一起,也仿佛形成了一条时间链,展示着相机技术的变化发展。路万江心想,这也挺好玩儿。在进一步了解了摄影发展史之后,购买就变得有目的起来。当时做照相机收藏的人并不少,在国内就有数百人之多。每位收藏家的藏品也可达到成百上千台,但高古相机因为年代久,且生产于国外不易仿制,所以这个领域仍鲜有人触及。自1992年收藏高古相机至今,路万江的藏品达到200多件,另外还包括镜头、底片、与相机匹配的照片等。收藏是耗费时间、精力和大量金钱的爱好,但路万江多年下来始终保持着这份热情,这不仅因为他不断补充知识,发现乐趣,也与家人一直以来的支持理解不可分割。对于如何能多年来持之以恒地从事收藏工作,路万江总结了自己的心得。“首先要有整理、研究藏品的习惯;第二是要保持热情,愿意持续深入了解和发掘里面的故事;第三是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最后是要善于系统性地归纳,专注于一个领域去研究,并能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看法,而不是把已知的东西进行简单的堆积罗列。”一名中国收藏家半部相机发展史如今的相机,拥有更加优质的像素、广阔的焦距和灵敏的配件,第七代相机的先进技术手段远非100多年前能比较。但作为一名相机收藏家,从历史发展看来,路万江觉得,老相机同样十分好玩儿,不仅如此,相机技术中还蕴含着十分有趣的物理和化学知识。在介绍一套1848年之前法国制造的固定基座式滑箱相机时,路万江具体解释了每一个零部件的功能。当时拍出一张照片绝非易事,流程堪比在实验室里做完一整套化学实验。想要用这台相机拍一张照片,首先要点燃酒精灯,用碘蒸汽熏蒸镀银的铜板,直到铜板表面变成一层黄色的碘化银镀层,此时就有了拍摄所需的底片。将这块银版放入相机机身后部的卡槽里,就可以进行一次拍摄。待取出拍摄好的银版,下一步就要进行显影处理,同样需要依靠化学反应实现。将坩埚里放入水银,再点燃酒精灯加热至50℃左右,用水银蒸汽熏蒸银版,直到出现影像。最后再把显影后的银版浸泡到硫代硫酸钠的溶液中,分解掉多余的水银,方可得到一张清晰的银版照片。银版照片是最初时的显像底版,使用年代大致是1839-1851年,之后显像底版的变革还分别经历了1851—1871年的湿版时期,和1871—1888年的玻璃干版时期三个阶段。在路万江的藏品陈列中,依照年代顺序和相机显像方式演变进行展示,是重要的藏品摆放逻辑。此外,对于光圈和快门的变化,感光材料和机身设计的差别,路万江都如数家珍。早在180年前,法国人达盖尔研制出最早的照相机,并在1839年8月19日,经由法国科学学会向世界宣布这项成果。在之后的岁月里,照相技术在法、英、德、美等西方国家受到追捧,相机的革新发明逐渐多了起来。高古相机大多诞生自欧美,路万江的收藏之路就少不得和远在世界各地的卖家打交道。路万江说,自己获得藏品的渠道很多,包括朋友介绍、线上网站、出国旅游、海外亲属和古玩市场等等。谈及收藏圈是否都会面临“水太深”、有假货的问题,路万江说,相机由于具备较高的技术含量,所以不易被仿制,因此市面上流通私人仿制假货的可能性很小。但多年的收藏经验中,也有一些交易上的小事让路万江印象深刻。近些年移动支付和网购流行起来,不少收藏界的人士也喜欢通过网络商城展示并交易藏品。一次在网上商城,看见有位外国卖家出手相机,路万江发现是自己的目标,立刻下单汇款。“但过了一个多月,货迟迟没有到。之前我也有在这个平台上买相机的经历,到货都很快,即使跨国运送也不应该这么久。”于是路万江和卖家联络,对方一番查证后也立刻将钱款退回路万江的账户里。本以为故事到此结束,没想到三四天之后,相机寄到了家里。见此,路万江立刻联系卖家,告知他货品是迟到而不是丢失的情况,并又立刻汇去全部款项。在后来卖方的交易评价中,称赞路万江是一名“讲信誉的中国收藏者”,并因此得到该交易平台的奖励。只捐不卖寻根溯源听路万江介绍藏品,讲相机发展史,最大的感受是问什么都难不住他,从年代到流派,从材质到工艺,路万江总能不假思索地回答出来。这样扎实的功夫不仅是多年积淀的成果,也和路万江的收藏理念息息相关。将收藏范围确定为高古相机之后,路万江淘货的模式并非遍地撒网。1992年,他开始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地在世界范围内寻找藏品。高古相机算是收藏圈中的小众,由于19世纪相机技术刚刚问世,各公司产量较低,加之大量藏品已经被国外的展览馆和私人收藏家收藏,更加加大了寻找难度。为此路万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参观国外博物馆、阅读图鉴名册,尽可能找到全面的一手资料,将摄影知识串联起来,形成心中的收藏谱系,再去逐一寻找。多年的收藏生涯,让路万江对相机有一套自己的比喻。“从摄影史的角度来看,摄影作品和摄影器材就如同两条铁轨,而每一次技术革新带来的重要发明,就仿佛铁轨上大大小小的车站。车站可能因为重要程度分成大站和小站,就如同相机的产品发展一样。”20多年里,路万江查找了大量一手文献资料,补充高古相机的发展脉络,将每一个历史节点清楚地刻在心里。除了一定要理清相机的工作原理和发展历史,路万江的收藏还有一条从未打破的准则——藏品只买不卖。不仅如此,一旦手上的藏品有重复款式,路万江还乐于无偿捐赠出去。收藏相机的20多年里,他曾经无偿捐赠过的相机就有将近30台。“赠送的对象包括从事相关爱好的投缘的朋友,还有一些博物馆和展览馆。”路万江希望高古相机的文化与风潮,在更广的范围中流传起来。路万江表示,自己绝不会比较多年前入手的相机如今升值了多少钱,因为自己收藏的是历史,而不是财富。甚至在2002年,路万江还曾以19万元的价格卖掉北京市西城区的房子,换了几台相机。说起这件事,他口吻轻松,一句带过,似乎可以用金钱衡量的北京住房,并不能与蕴含历史文化的高古相机作比较,他心里对于相机的热爱是无价的。乐于分享的“不解斋”主人今年64岁的路万江已经从单位退休,除了收藏相机和参加高古相机的推广展览活动等,他尽可能丰富着自己的生活。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古典相机收藏”中,路万江定期分享相机知识、介绍自己的藏品,还用很大篇幅介绍北京城的经典地景、文化习俗和名人轶事。仅仅今年7月,公众号对颐和园景观的解说评述就多达八个小专题。在路万江的家中,书房前墙壁上的牌匾上写着“不解斋”,他本人也以“不解斋主人”的名号自称。向我们解释名字的来历时,路万江谦称自己“好读书而不求甚解”,但书房内摆满整面墙壁的藏书,却向我们展示了这位收藏家在文字上的耕耘。说到公众号上时常更新的科普小文,路万江笑称,看的书多了,自然就能写出来。中学时代起就爱读小说、传记,之后通过自考取得中文专业的文凭,后又学习经济法专业,路万江在读书学习的路上从未停下自己的脚步。未来,他希望按照心中的图谱,将相机诞生以来,在每个重要节点上的代表性作品都收集起来,参照欧美相机博物馆的模式,做成中国的高古相机博物馆。他还计划将自己多年的收藏成果与学习发现进行整理,形成文字资料,供更多有兴趣的人借鉴讨论。今年是摄影技术诞生180周年,国内也举办了诸多影展活动来纪念这项伟大的发明。借此机会,路万江十分乐于与大众分享自己的藏品,在展览中向大众介绍相机的知识。“由于国内高古摄影器材不多,这方面的展览和推广相对欧美来说十分稀少。”面对这种现状,路万江想要尽一份力。今年9月即将在山西平遥开幕的“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上,路万江就将与他的高古相机一起,参加到活动中去。他希望陪伴着高古相机,陪伴着心中小小的爱好,走得更远,走得更好。文/武冰聪摄影/本报记者卢北峰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1wRz4lgwe.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