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教师喜、家长忧,双节红包是传统文化还是变相腐化?

教师喜、家长忧,双节红包是传统文化还是变相腐化? 过几天就是9月10日,是第23个教师节。随后不到半月,又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教师节是为了表彰广大人民教师而设立的节日,中秋则是全家团圆、喜庆丰收的佳节。但恰好因为双节的陆续到来,让很
原标题:教师喜、家长忧,双节红包是传统文化还是变相腐化?教师喜、家长忧,双节红包是传统文化还是变相腐化?过几天就是9月10日,是第23个教师节。随后不到半月,又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教师节是为了表彰广大人民教师而设立的节日,中秋则是全家团圆、喜庆丰收的佳节。但恰好因为双节的陆续到来,让很多家长陷入了忧愁之中。黄女士来自乡下,他的丈夫在县城一个煤矿上班,月收入4000元左右。为了供10岁的儿子上学,夫妻俩在县城租了两间房子居住。黄女士没有工作,平时就是照顾丈夫和儿子,全家依靠丈夫一个人的工资收入维持,每个月支持完房租、吃穿花销,也就所剩无几了。马上就要“双节”了,黄女士最近很烦恼。“乡下的老人给不给钱无所谓,一个中秋节也就那么过了。但孩子在学校的老师可怎么‘打发’啊?”黄女士近日也和一些孩子同学的家长有过交流,据说每年春节或者中秋,按照惯例都是要给孩子的班主任和课任老师有所表示的。黄女士和孩子刚从下乡上来,也不懂其中的规矩,就专门请教了一个说得来的家长。这个家长告诉黄女士,一般情况就是送购物卡或者通过微信发红包,现金太惹眼,一般老师们不会接受。这个好心的家长告诉黄女士,送红包不能少了,否则会被鄙视。某某孩子比黄女士家的孩子学习好、表现好,每次都是每人1000元的标准,有个家长送红包之余,还请科任老师和班主任几个吃饭、喝酒、唱歌,“一条龙”下来花销了4000多元,结果就因为酒桌上上的烟是“吉祥兰州”而非“软中华”,被老师们当作笑话传说了很久。孩子从乡下转学进城花费了一大笔开销,为了服从这个节日规矩,黄女士又挤出了1500元,准备给孩子的三个老师每人购买500元购物卡给送过去,但听到有的家长透露的价码后,黄女士又忐忑起来了。节日送礼在乡下学校可能比较少见,因为现在绝大多数乡村学校都是“官多兵少”,10多个老师教着10多个学生,没有竞争压力。而且把孩子留在农村上学的,基本都是一些家境贫寒的家庭。但在一些城市学校,特别是那些重点学校、名校,因为名气大、教学质量高,所以就有充分的余地与学生和家长斡旋,入门本来就门槛高,倘若家长处理不好与老师、学校的关系,学校动辄会动员学生转学,也就意味着剥夺这个孩子在这所学校上学的权利。这对于很多期望“鱼跃龙门”或者受居住地限制的家长来说,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于是,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和教育,就已各种节日为契机,用红包或者宴请来融洽师生关系、老师与家长的关系。而有的家长因为孩子学习成绩靠后,或者比较调皮捣蛋,就必须更加如履薄冰地维系好与老师的关系,通过对“规矩”的遵守换得孩子在学校的平安。有个家长还告诉黄女士,一个女孩的家长仗着自己的孩子学习好、表现好,从来没有遵行过这个“规矩”,结果某天收到了孩子班主任借钱4000元的短信,这个家长对这条短信置之不理的结果是,没过一周时间就有老师找借口在课堂上鞭打了这个10多岁的女孩子。甚至到了后来,孩子所在的学校对此没有任何说法,倒是年级组的老师轮流上阵,“苦口婆心”地劝说这个孩子转学。黄女士的朋友说,当然也有个别老师坚决不会收取学生家长的任何馈赠,也拒绝出席家长做东的任何宴请,但这样的老师不容易遇到,希望黄女士不要对此抱有任何侥幸心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上了什么山就要唱什么曲,还是规规矩矩地遵守“规矩”为上策。这个“节日规矩”到底该不该遵守呢?有人却认为,中国是礼仪之邦,从古以来就尊师重教,元宵、中秋两个节日给老师送礼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必须遵行,否则就是对传统文化的背叛。而且,人家老师辛辛苦苦教育你家孩子,你逢年过节表示表示,是对老师的感恩,也是正常的人情世故。您还别说,节日给老师送礼这还真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礼仪。这个古老的“节日规矩”还得从“大成至圣先师”孔丘孔老夫子说起。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也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开启了中国规模化教育模式的先河,建立了一套完整而规范的教育教学制度,对于中国2000多年来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广大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当然,他也奠定了一条规矩:束脩。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凡是找他拜师的,他都会收下,而且会尽心尽力地“传道授业解惑”。但他也同时规定,凡是来拜师的学生,初次见面的时候必须给老师孝敬十条腊肉。十条腊肉,就是束脩,这也是束脩的最原始的定义。从孔子开始,束脩这条规矩算是名正言顺地正式确立了。起初,束脩之礼只是拜师礼,也可以理解为是学费,至于给老师的其他礼品或者钱财,都没有明确规定,基本都是随缘布施,量力而行。后来,到了唐代的时候,束脩也不一定非得是十条腊肉,也可以是丝绸或者酒肉,还可以是金银钱财。束脩的赠送节点也慢慢不单纯限定在拜师之时,而是随时都可以。但凡事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束脩之礼的随意化,也无形中会增加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到了明清两朝的时候,束脩之礼也约定俗成地有了新的规矩,即不但要在拜师之时送,还要在元宵节、中秋节这两大传统节日的时候送。束脩之礼严格地说是非常合理的,是人之常情。因为即使是老师,也是要吃喝拉撒的,也需要有相应的劳动报酬和经济来源。古代的时候,一般都是私塾教育,除了国子监等类似的官学的老师有固定的薪酬俸禄之外,其他的私塾教师都是依靠这种以束脩为名目的经济收入维持生活的。和孔子同时代的古希腊大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也是主张有教无类的,但苏格拉底却明确表示不收取学生的任何费用。对于这个问题,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专门做过讨论。但不收取束脩的苏格拉底大师是如何维持生活的,这就不得而知,无可考证了。明清两朝的时候,除过拜师时候的束脩之礼,特别规定在上元(元宵)和中秋两大节日向老师送束脩,这也隐含着给老师结算工资的意义。因为上元节与中秋节大概隔着半年,每半年结算一次工资,也算是合情合理。中秋节的时候也是农业产品收获的季节,在以农业为主的中国传统社会,这个时节的绝大多数家庭获得经济收入相对有保障,也便利一些。至于上元节的时候,马上要进行春耕生产了,随后又是青黄不接的三四五三个月,提前收取报酬,也是为了让不从事农业生产的教师们生活有基本保障。但也有人认为,古代确实有束脩之礼的规矩不假,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不假,中国是礼仪之邦更不假,但一个问题是,过去的老师是依靠束脩之礼等“节日规矩”获取收入、维持生活的,但现在的老师基本全是依靠财政支付获取工资的,而且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学费也已经免除了,倘若依旧扯着传统文化这个虎皮做大旗,是不是有点过于牵强附会了?传统文化的遮羞布,能不能盖住涉嫌腐化的面目?为什么纯洁、正常的师生关系,非要依靠“节日规矩”来维系?曾经一段时间,人们为医生收红包忐忑不已,以至于最后形成了医生不收红包病人和家属心里没有安全感的地步。后来,央视曾经播出过一则公益广告:面对红包,那个医生义正言辞地说“请不要侮辱我的职业!”今天,我们也殷切地盼望,在面对红包宴请的时候,我们为人师表的老师们也能底气十足地喊出一声:“请不要侮辱我的职业!”(原创作品,图片来自网络;图文无关,侵权必删)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2rkR43V6Z.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