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炮审美畸形“娘炮”审美是果不是因

最近有关“娘炮”的问题,在网络上物议沸然,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纷纷参战,旗帜鲜明地批判“娘炮”。首先,我们要意识到,“娘炮”这个词本身就和“残疾”一样先天地政治不正确,本身就带有歧视意味。我们不妨以“中性化”甚至是“女性化”来表述那些
原标题:“娘炮”审美是果不是因最近有关“娘炮”的问题,在网络上物议沸然,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纷纷参战,旗帜鲜明地批判“娘炮”。首先,我们要意识到,“娘炮”这个词本身就和“残疾”一样先天地政治不正确,本身就带有歧视意味。我们不妨以“中性化”甚至是“女性化”来表述那些不够阳刚、阴柔含蓄的男人,这样庶几可以使讨论变得理性一些。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全球最权威版本《鲁迅全集》第一篇白话文就是《我之节烈观》。鲁迅先生洋洋洒洒无非是说明了一个问题,女子是不是节烈,与家国兴亡没有关系。身在二十一世纪的我们当然不会认为,一个女人被强奸不自杀,或者女人死了丈夫改嫁,这种事是国家衰败的原因。那我们又为什么会认为男人外表不够阳刚魁梧,就认定会影响国家兴衰呢?不要误会,我不是要说,男人中性化、女性化,一定和国家兴衰没关系。我们要探讨的,是男性审美的时代性:人们对“美”的标准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受到气候、政权、民族、伦理等不同因素的影响。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时代都有特殊的对男性的审美标准。我们以数学坐标的方式来理解,审美标准一端是彻底女性化,另一端则是无限阳刚。《论语》所说“文质彬彬”,大约就是坐标轴的“0点”。在先秦时代,战火纷飞,总体来说,社会对男性的审美偏向于阳刚英武彪悍雄壮。“套马的汉子威武雄壮”,大约是那时代最受欢迎的人设。比如《左传·昭公元年》记载了子产所在的郑国,有一个叫做徐吾犯的贵族,她的妹妹和公孙楚定下婚约,但是由于长得很美,惹得一个叫做公孙黑的也来提亲,而且公孙黑长得白皙漂亮。没办法,就让他们两个都来到徐家,由徐姑娘亲自挑选。最终徐姑娘愿意嫁给公孙楚,原因就是她认为公孙楚英武阳刚,这才是真正的男子汉。两汉时期,总的来说是传承了《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北宫文子对“威仪”的要求,社会对男性审美的标准整体偏向英武一类。范子烨就指出,汉人式的美,就是“壮伟端庄型”,在当时,要成为美男子就必须“美须髯”“明眉目”,要身高八尺,声音宏亮。即使乐府诗《陌上桑》所谓的“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也不仅要求男人白,还要有胡子,走路还要方正有力。但是到了汉末三国,再到魏晋南北朝,审美就发生了比较大的转变。比如魏晋时期有名的帅哥,潘安、卫玠、何晏,都绝对不是肌肉男或者彪形大汉的形象。潘安长什么样?《晋书·潘岳传》说他“美姿仪”,就是很美,但是没有任何具体的描述。卫玠不一样,《世说新语•容止》明确描述了他:“居然有羸形,虽复终日调畅,若不堪罗绮。”简单说,就是卫玠和林妹妹一样,是风一吹就会破的美人灯模样。何晏更不用说了,是每天出门都要傅粉化妆的。吴秀波的《大军师司马懿》中的何晏形象大概算是真实还原了。正如王瑶所说:“在别的时代,我们史传记载,也有讲一个人的仪表的,但只说他仪容魁伟等罢了,换句话说,不过形容他是个堂皇庄严的男子;在魏晋,其风直至南朝,一个名士是要长得像个美貌的女子才会被人称赞的。一般士族也以此相高,所以有许多别时代不会有,甚至认为相当可怪的故事流传着;病态美是最美的仪容。”因此,从“美男子”的标杆我们就可以知道,那时代的人喜欢的就是阴柔的、女性美的男人。时代到了唐朝,又不一样了。唐朝国力强盛,开放包容,中亚、西亚的人,北方少数民族,满长安街地逛,大家对男人美的标准又回到健壮高大的路子上。唐代男子喜欢蓄须、崇尚身体力量,诚如荷兰汉学家高罗佩(R.H.VanGulik)在《中国古代房内考》一书中所说:“无论文官还是武将都练习射箭、骑马、剑术和拳术,技艺高超者获得高度赞美”。甚至唐朝选拔官员就要求“体貌丰伟”,就是高大帅气。在当时,大耳、方脸,高颧骨就是帅。诗仙李白,其实是一个剑客,这在当时,并不是新鲜事。明清时代,社会对男人美的标准,又一次逐步走向文静雅气。所谓的风流才子俏佳人,大量的明清话本里所描写的男人,就是如弱柳扶风的样子。《金瓶梅》写西门庆,就是一个白白嫩嫩的美男子。而冯梦龙的《醒世恒言》中让人神魂颠倒的杨延和,“肌如雪晕,唇若朱涂,一个脸儿,恰像羊脂白玉碾成的”。这不就是涂粉擦胭脂的男人吗?到了《红楼梦》,王熙凤说贾宝玉就是一个“女孩儿般”的人,所以招人喜爱。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社会对男性审美的偏好,与一国之兴衰有关系吗?我认为是有的,但男性审美乃是时代文化风气的“果”而不是“因”。换言之,对男性的审美偏好,只是时代氛围的反映。在封建时代到,政治越是高压,贵贱分离越是明显的时代,比如魏晋的政治危机和贵族奢华,明清的政治高压和异族统治,都表现出社会集体对男性审美的阴柔倾向。反之,汉唐时代,社会昌明,文化包容多元开放,对男性的审美就倾向于孔武有力健壮阳刚。这一点,日本学者矢野主税在《状的研究》中曾经指出过,南朝贵族失去野性,与他们“不再需要政治活力”是共生的。目前我们看到的“娘炮现象”,更多的是跟消费社会对于社会主义主人翁精神的侵蚀,和公共生活中的过度娱乐化导致的责任感、使命感的消失,有着密切的关系。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2rkRjZk6Z.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