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站票火车上的40年:从站票、泡面到复兴号

车厢里,藏着变化最大的40年。 一对情侣在车窗前告别。 文 | 新京报记者王婧祎 图| 王福春 编辑 | 赵吉 校对 | 王心 ►1977年,哈尔滨铁路局三棵树车辆站的宣传干事王福春拿起了人生的第一台相机——装胶卷的双镜头海鸥相机,将
原标题:火车上的40年:从站票、泡面到复兴号车厢里,藏着变化最大的40年。一对情侣在车窗前告别。文|新京报记者王婧祎图|王福春编辑|赵吉校对|王心►1977年,哈尔滨铁路局三棵树车辆站的宣传干事王福春拿起了人生的第一台相机——装胶卷的双镜头海鸥相机,将镜头对准了他每天打交道的火车车厢和行色匆匆的旅客。没想到,这一拍就是40年。40年光阴荏苒,王福春几乎跑遍了中国所有的铁路线,他的镜头见证了四十年的国民发展变迁。十多万张黑白影像上记录的每一丝褶皱、每一滴汗水、每一份笑容、每一个背影,凝结成了几代中国人对于火车的集体记忆。王福春说,“我是摄影师,是社会的记录者。中国这40年是改革最快变化最大的40年,在铁路这个小分支,我全赶上了,全在我的影集里,没给社会留下空白,这就是我作为摄影师最大的成就感了。”车厢里的故事90年代,火车非常拥挤。有一次王福春在车厢里拍照,想去下一节车厢,可人太多挤不过去,他就下了火车,想从站台上走过去。结果还没走到,火车就开动了。他小跑几步抓住了火车,车速却越来越快,身子都被风吹的斜了过去,眼看要掉下去了,列车员打开了门,一把将他拽了进去。他瘫在地上,心怦怦地跳,十分钟没缓过神儿来。北京站的一位老客运员徐继英告诉剥洋葱,当时为了让旅客都能上车,北京站专门组织客运员成立了“突击队”,哪趟车传来消息说满了,上不去人了,突击队就火速赶到站台,把满站台乌泱乌泱的旅客想方设法塞上车。“乘客趴在窗户上,我们往里推。乘客站在门口挤不进去,突击队的小伙子就一脚把乘客踹进去”,徐继英笑着说,“这要搁现在,早就投诉了”,可当时,旅客和客运员的目标是一致的,“能让我上车就行”。人们从窗户外面爬进车厢。过去的列车上,娱乐活动很少,于是客运部门开辟了“放像车厢”,既能增加收入,也能服务旅客,换到“放像车厢”的话,乘客需要多交10块钱。当时放映的多为香港老电影,成龙的武打片最受欢迎。可放像车厢持续一年就没了,因为那时电视机还是稀罕物,火车上的电视经常莫名其妙的就失踪了,管理部门只好取消了这一娱乐活动。人们在放像车厢看电视。当时中国人出行选择火车的很多,一票难求。一车厢定员108人,装两三百人都是常事儿。除了过道、厕所,连行李架上、座位底下都是人。有人在过道上铺了报纸打个盹儿,突然脸上一烫,睁眼一看,原来是旁边的人烟灰掉脸上了。拥挤的车厢内没有座位的老人。北京站的老职工李素萍告诉剥洋葱,最早的火车一趟车只有三个茶炉,水本来就不够。春运的时候人多,出站没多久水就喝光了,车上的旅客只能忍着,眼巴巴等着到下一站停车加水。有时到了一个小站,附近的村民就会过来卖水和水果。现在火车设备极大改善,每节车厢都有饮水处,动车还发放矿泉水,喝水再也不成问题了。车站旁边老乡在卖水果。80年代末,第一批富起来的老板用上了大哥大,他们在火车里也要高声打电话,生怕别人听不见,派头十足;穿着西装,连袖标都不剪掉。现在人人一部智能手机,一上火车,所有人一个动作:刷手机。王福春总感慨,现在片子都不好拍了!在车上使用大哥大的人。火车上的娱乐旅途漫漫,列车提速前,速度又慢,车上娱乐活动很少,乘客们在旅途中想出了各式各样排遣寂寞的方法。列车大提速前,平均车速不到60公里,有的长途列车旅程长达1200多公里,二十多个小时熬得人坐立不安,天性好动的孩子们更是耐不住,能蹭则蹭,能攀则攀。列车空间大了之后,有人在车上打麻将。列车上人虽然多,但人们都互相不设防,在同一个空间共处十几个小时,谈天说地,到了终点,孩子和大人都成为了朋友。列车上的父子,一同读书。在卧铺车厢打牌的人,输了的贴纸条或者顶枕头。火车上玩iPad的孩子们。火车上的今与昔改革开放后,头脑灵活的人们迈开双腿,奔向外面的世界。火车,成了连接乡土和城市的纽带。人们纷纷涌上列车,生怕在追求幸福的浪潮中落了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中小城市的年轻人赶时髦的方式是旅行结婚,头戴珠花的新娘子,穿着不合体西装的新郎,带着羞涩的笑容,和绿皮车厢的乘客们分享着这一份幸福。如今,旅行结婚的年轻人会选择和谐号动车组,新娘子容妆精致,踩着细高跟鞋,穿着流光溢彩的旗袍,与“和谐”二字合影。1987年,双峰-长汀,旅行结婚的新娘子登上绿皮车。2015年,北京南-杭州的和谐号前,一对新人合影。当年“民工潮”时的孩子,只能和父母挤过道、挤行李架,无法安眠。如今的高铁商务舱里,宜人的温度、宽敞的坐椅让孩子尽情伸展。1995年,武汉一南宁,农民工家的小女孩站着睡着了。2016年,上海-北京的动车商务舱,孩子在母亲身边睡着了。2008年,王福春记录下早已返城的知青乘高铁去北大荒,去他们曾经挥洒青春汗水的地方,追忆过往的燃情岁月。而现在毕业的大学生,很多人选择到西部去,到边疆去,为祖国的发展尽一份力量。2008年,北京-哈尔滨,一群老知青乘火车去往年轻时插队的北大荒。2006年,昆明-乌鲁木齐,一群云南大学生去当西部志愿者。当年车厢逼仄,为了能上车,连运送货物的闷罐车等也挤进了乘客。如今车厢环境改善,年轻姑娘做着面膜上着网,十分惬意。1994年的哈尔滨站,汹涌的人潮挤进列车。2009年,广州-北京,两个女孩儿在卧铺车厢边做面膜边上网。40年间,王福春从蒸汽机车拍到内燃机车,从电力机车拍到动车高铁,火车更新迭代,王福春却年华老去。在拍最后一辆蒸汽机车时,他感慨,虽然蒸汽机车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当镜头对着它时,他感受到的“不是生命,而是使命”。▼你坐火车时遇到过什么有趣的事?最后的独生子女们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2rkXQoRwZ.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