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代厨”烟火气_服务_兼职_平台

不少上门代厨服务提供者能做出一桌好吃的家常菜 丁丁与“上门代厨”的师傅在短信上交流 丁丁请来的代厨师傅所做的六菜一汤 文/羊城晚报记

不少上门代厨服务提供者能做出一桌好吃的家常菜

丁丁与“上门代厨”的师傅在短信上交流

丁丁请来的代厨师傅所做的六菜一汤

文/羊城晚报记者 谢小婉

图/受访者提供

在广州本轮疫情吃紧,各区限制堂食的时候,在抖音平台上拥有150万粉丝的“辣弟胖丁”(下称“丁丁”)发布了一个视频,视频中,她跟风请人“上门代厨”,为聚会的朋友们做一餐饭,她还“特意买了平时不擅处理的鱼虾蟹”,交由上门的师傅处理。除去菜品原材料,丁丁仅需支付39元代厨费用,就可轻松坐等美食。

一个半小时后,六菜一汤被摆上餐桌。由雇主提供食材、调料、厨具,请专人来到家里根据需求做饭,这种上门代厨的服务并非近年才出现,但近期又在家政市场上火了一把。这一次它的参与主体发生了一点变化:代厨服务成为一种火热的兼职模式,服务提供者并非专业家政人员或专业厨师,而更多是年轻的90后甚至00后群体,他们在各个平台上发布应聘消息,以个体接单为主。不少都市中的白领,因为他们的存在,实现了一个简单的奢望:劳累一天回到家后,吃上一口热腾腾的家常饭菜。

副业新选择:上门做饭

在以往,代厨服务由专业家政公司或专门平台提供,服务也比较“高端”,为颇具规格的家宴、私宴设立,价格从几百到上千甚至上万元不等,从厨师的培训到实际操作再到出品,包括卫生健康方面,整体服务流程都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提供专业厨师烹饪服务的“51厨师”就属这种,平台客服告诉记者:“我们提供的服务跟最近火起来的这种代厨不是同一个维度的,虽然都是上门做饭,但我们的厨师都是拥有十年以上星级酒店或会所服务履历的专业师傅,服务对象也主要针对高端商务宴请者。”

而如今的代厨服务更多扩散到个体。在各大平台上搜索“上门做饭”“代厨”,可以跳出大量兼职信息,这些“大厨”们晒出厨艺,按菜品数量标出价格,诸如“两菜一汤48元、四菜一汤88元、六菜一汤128元……”,酌情加价,还可提供买菜、洗碗、厨房清洁等服务。

在丁丁所发视频的评论区里,有人感慨:“好便宜呀,那么辛苦才39元。”据丁丁解释,这是这位师傅开始做代厨兼职的第一单,因此在价格上稍稍优惠些。除了价格外,自由度高是她选择代厨的主要原因,“我正在减肥,每一餐都需要控油控糖,叫外卖不现实,请人上门做饭我才能自己把控菜品。而请家政人员一般都要月租月付,但代厨可以按次上门,我随便哪天有需要了,都可以叫人上门。”

不少想赚点外快的年轻人瞄准这一商机,迅速行动起来,26岁的成都白领张要红便是其中一员。今年8月17日,张要红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自荐帖,晒出厨艺,称可以上门做饭。很快她便做成第一单生意,在雇主家做了三菜一汤,收取费用66元。除去时间成本和油费,其实这单生意并没赚多少,却让张要红看到市场需求所在。五天后,她便成立了自己的团队。到今年十月份,张要红的“干饭集团”已有近一百人,大多是寻求兼职的年轻人或是宝妈,共接单四百多次。

而在广州,虽然市面上还没出现像张要红的“干饭集团”这样规模的平台,但类似的兼职已在做饭爱好者中悄然出现。11月以来,随着新一轮广州疫情的暴发,疫情防控政策时有变化,市民常常无法堂食,不扎堆不聚集也成为共识,上门代厨契合了特定的市场需求,又小火了一把。

火热的原因:味美价廉

90后姑娘一一(化名)自发布广州上门做饭兼职信息以来,已接了八九单,在她的沟通过程中,有代厨需求的雇主大多都是年轻人。“这个年龄段活跃在网络上,可以看到很多这种兼职信息,接受程度也高,不会说让陌生人上门做饭就怎么怎么样,反而是有点新鲜感,而且年龄差不多的话,可能沟通起来更舒服。”她说。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看到,乐意选择上门代厨服务的群体,大多是单身的白领上班族,或是三四个人组成的小家庭。能够在工作劳累一天后在家吃上一口热饭,便捷又健康,促使他们热衷于享受这项服务。此外,举办小型家宴、生日宴会时,一些不谙厨艺的人也选择了这项服务。

请人上门做饭有其他方式所不能取代的优点。“一是担心外面做的饭不卫生不健康,常吃外卖也很容易吃腻;还有就是年轻人压力大,回到家已经很疲惫了,实在没有精神和力气再去做饭和收拾厨房。”一一解释道。

而与专业家政公司的服务价格相比,“上门代厨”的实惠又显得尤为突出。28岁的洛洛(化名)在广州接的第一单业务,是为一名男生的生日宴会烹饪菜品,“做了十几个菜,花了差不多四个小时,收了168块钱,其实挺累的”。

若在家政平台“天鹅到家”上,定位在广州地区,可以看到名为“做饭钟点工”的收费标准为435元三次,每次服务时间三小时,制作2-3个菜,并包含厨房保洁和餐厅保洁。

像洛洛一样,不少受访的“厨师”们都会提到价格问题,除去时间和交通成本,算下来每单赚钱并不多。另一名90后姑娘文茜,上门做饭的第一单收费仅50元,从她所居住的荔湾搭地铁到珠江新城,为一个独居白领做两菜一汤,来回三小时,“这一行我觉得还是挺难做的,就赚那么点钱,市场还很卷。”文茜打趣道,“这一单就这个价格,我还有一个竞争者。”

定价相对低廉的原因主要是,代做的菜多为家常菜,制作难度不大,“其实就是帮雇主省了时间,再算点加工费,如果你定价高点,可能雇主就不接受了。没有统一的标准,很难定价。”一一说道。

所以一些兼职者更倾向于做上十几个菜,能够拉高价格,“要是只做一两个菜,价格就68元或者88元,算下来赚得更少,所以我喜欢雇主家人多一点,做的菜更多,收费可以更高,反正都是坐地铁上别人家一趟。”洛洛补充道,“而且做满一桌子菜,更能展现我的厨艺。”

价格低廉,但并非无利可图。11月以来,广州疫情形势吃紧,防疫政策也作出相应调整:一是不扎堆不聚集的呼吁;二是不少地方限制堂食,常吃外卖非长久之策,不少人为居家做饭发愁,需求提高,上门代厨的业务顺势开展。居住在天河的花花(化名),自10月份在网上开始接单以来,平均每周都能接到四五单,“每个月大概能赚2000元。”她估算着,“但不能保证客源稳定下来。上门代厨提供的是个性化服务,雇主们更加注重饭菜的口味,接单前我会问问他们对咸淡的喜好,尽量拿出自己最好的手艺,但也无法保证让所有人都喜欢。”

但是,疫情给这一行带来的并非全是“商机”。由于前一段时期,部分区域实施疫情管控,接受采访时洛洛只完成一单服务,“有七八个客户预约,只能等着疫情好转才能上门”。12月7日,“新十条”举措发布,国家因时因势优化完善防控措施,政策有所放开,代厨服务提供者们得以走出自家门,完成此前的客户预约。面对骤然的“松绑”,人们对病毒的忌惮犹在,仍不敢随意在外流动或是扎堆,这又给代厨服务带来一些契机。

市场新变化:细分领域受欢迎

绝大多数上门代厨的做饭爱好者们并不会考虑把这一兼职转为主业,因为“赚不了大钱”,获客艰难、收费不高等因素限制着发展。在记者所作的采访中,几乎所有代厨服务的提供者都提到,做这一兼职更多是出于爱好,自身厨艺精湛,也喜欢做一桌子菜后看人大快朵颐,成就感满满,顺带赚点小钱。

在与他们的沟通中可以看到,除了定价混乱外,这一行还存在着不少值得关注的问题。比如健康问题,由于兼职者大多只是做饭爱好者,并非专业厨师出身,再加上个体零散接单,很难确保没有健康问题。“一般雇主来找我们这种兼职的上门做饭,都是默认我们没有厨师证和健康证的。最多就是疫情当下,我保证我的健康码是绿的,还会提供一下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一一提到,这种“默认”成为双方沟通接洽的前提。

再有就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让陌生人上门做饭,对于双方来讲都是一次信任挑战。作为雇主的丁丁考虑到当天是有朋友一起在家,才放心请了代厨;而作为应聘者的文茜,则在接单前期沟通过程中曾遭遇陌生男性的“流氓”言语。

“作为雇主,没有办法在一开始就判定你购买的这项服务是否合你的心意。作为厨师,你也会担心去别人家里会有一定的危险性,这段雇佣关系里没有第三方的约束。只有当那顿饭真正做出来,雇主觉得好吃了,厨师顺利完成了工作,彼此的信任感才会真正建立。”文茜说道。

虽然整体市场还处于稍显混乱阶段,但大部分受访者都十分看好这一行业,“吃饭是刚需”,广州市家庭服务联合会执行会长王晶晶也认同这一观点。在她看来,上门代厨其实是钟点服务的专业性延伸,“如今80后、90后成为家政市场的消费主力军。我们做过调研,他们的基本诉求其实就是一周一次的保洁服务以及每天一次的晚餐,或者周末聚会需要有个人做饭,他们不太喜欢请住家阿姨,也不喜欢跟陌生人在家里有长时间的接触,他们更喜欢的是你根据我的需求进行一个专业的服务就可以了。”

上门代厨实际上解决了很多年轻白领的家庭需求,以王晶晶为例,她每天上班加班,回到家可能已经晚上八点了,“这个时候再让我去做饭,就是个不可能的事情。”她说,“我自己就是代厨服务的亲历者和受益者,在下班的时候我能吃上一碗热腾腾的饭菜,喝上一碗暖乎乎的汤,幸福指数还是会飙升的。”

广州市面上的家政公司大多有“做饭钟点工”的服务,但存在上文提及的费用较高、需包月服务等问题,专门开展像“上门代厨”模式业务的并不多。“上门代厨的火热,在解决市场刚需的同时,也倒逼家政市场要在烹饪餐饮的细分领域上更规范、更专业,也就是在代厨这一方向上,要慢慢有一个标准的流程和收费。”王晶晶指出,“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不止是代厨,诸如收纳、除甲醛、除螨等,在某个细分领域越专业,市民们越喜欢,我们还是非常看好代厨这个行业的。”

11月,在广州市家庭服务联合会的指导下,广州广电生活服务有限公司推出代厨服务,据王晶晶介绍,团队的厨师们都配备安心服务证,特别是在常规体检外,还均做了幽门螺杆菌检测,为做饭提供健康保障。服务推出近一个月,“目前已有七八十个上门订单量,还有200多位客户在预约中。”王晶晶说道。

事实上,“上门私厨”本身并非多么新鲜的新潮行业,上世纪便已存在这项服务,而如今它再度兴起,渐受关注,背后是宅经济的催生,是家政市场的细分推动,更是人们对于每一餐饭的注重。

因为工作忙碌等缘故,丁丁的厨房里清锅冷灶,厨具几无,她也很少踏进。那天她请人上门代厨,“师傅是用最简单的厨具做的这顿饭”。服务结束后,对方给她发来一条短信,建议她如果以后要在家做饭,可以去哪里买菜,可以再添置什么厨具。短信的最后,这位厨师说:“生活一半是人间烟火气息,一半是追求理想。”

或许,在上门代厨的火热背后,还存在着一个共识:好好吃饭,就是对生活的最大诚意。

对话

●你是如何接触到上门代厨这项兼职的?

文茜:我原本是做电商的,受到疫情冲击失业了。后来我就开始做各种兼职工作,那天在“小红书”上看到一个人在找人上门做饭,我觉得自己厨艺不错,就问了一下她。

●目前完成了多少单?

文茜:我正式开始做代厨的时间并不长,大概只有一个月,完成了五单。中间因为疫情影响住的地方被管控,我没法外出,又或者是约好的雇主那边被封起来,地铁也过不去,耽搁了很多时间。

●印象最深的一次上门代厨经历?

文茜:还是第一单留给我的印象最深,因为那个小姐姐是真的觉得我做的饭很好吃。她是不大会做饭的,在外面吃饭或者点外卖,又觉得不大健康,而且疫情持续时间久了,在哪都不能堂食,她很想吃上一顿家常饭菜。其实之前还有一个竞争者跟我争这一单,可能我厨龄长,所以胜出了。

●去陌生人家上门代厨会不会感到紧张?

文茜:一点都不紧张。我从八九岁就开始做饭,对厨房的一切都很熟悉,根据对方提供的食材做就可以了。虽然是去陌生人家里,但是前期我们也会做一些沟通,确定用餐人数,菜品之类的。有过交流,对方也是很好很客气的。

●做代厨收益如何?

文茜:我第一单只收了50块钱,从我住的荔湾到珠江新城给人家做饭,花在交通上的时间就有三个小时。其实算下来也不是很值,但是我真的很喜欢给别人做饭,看到她把饭菜都吃完很开心的样子,我非常享受。

●你会不会选择坚持继续做代厨?

文茜:目前来看是会的,但不会将它作为主业对待。其实对于我来说,选择做这行,赚钱是一个比较小的因素,更大的原因是疫情当下想缓解自己的压力。我住在上下九附近,前段时间疫情吃紧,管控较严的时候,不给堂食,不给外出流动,晚上我出去做核酸,跟以往的热闹不同,周围一片沉寂,但你抬头往上看,那些商业大厦和住宅区又全都是灯火通明,就会有一种焦虑恍惚感。因为疫情失业后,我做代厨就是给自己找点事做,找点乐子,给生活加点新鲜感,我很喜欢做饭,能从中得到快乐,又能拿到一点小报酬,其实也挺好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36E2AGPre.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