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腋毛的刀子“手里的刀子老了,剃了50年头的我老了,他们也老了。”

暑期刚过,熊孩子们都去上学了,街巷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宗汉街道联兴村一家没有店名,也没有招牌的理发店却依旧热闹,剃头匠李国建师傅靠着一把剪刀和剃刀,经营着这家理发店。 时代变迁,剃头匠的叫法大概只停留在老一辈人的记忆中,现在都洋气地称呼理发
原标题:“手里的刀子老了,剃了50年头的我老了,他们也老了。”暑期刚过,熊孩子们都去上学了,街巷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宗汉街道联兴村一家没有店名,也没有招牌的理发店却依旧热闹,剃头匠李国建师傅靠着一把剪刀和剃刀,经营着这家理发店。时代变迁,剃头匠的叫法大概只停留在老一辈人的记忆中,现在都洋气地称呼理发师、发型师。李师傅家就在隔壁,每天早上7点左右开张到晚上8点结束。相较于地球村云云之类美发店的华丽装修,李师傅理发店只有一些“上了年纪”的设施。这些个老物件,年龄比小最最还大,这个圆筒是李师傅的爷爷传下来的。之前那把贴满胶带的椅子终于光荣下岗了,几个中老年人排排坐在一起聊天,是理发店几十年来也没怎么变过。李师傅说早先的时候至少会在身边带着两个徒弟,时代优胜略汰也干过别的,后来还是放不下这手艺,就又回来了。谈起自己的入行经历,李师傅说刚开始都是为了生活,但谁能想到这“一起一推”就是五十多年,就这么守在这里。李师傅是家中长子,年少时父亲突然离世,老话讲“长兄如父”,于是这个家的重担都压在了这个少年的肩头。为了维持整个家的生计,李师傅便开始跟着二塘新村的剃头匠学习那个年代比较吃香的剃头活儿。从满是笑意的面容,黑亮的头发看来,完全看不出他已入花甲之年,是怎样乐观积极的心态才能与时间和平相处。来的很多顾客都是经李师傅的手从黑发剃到白头。时间匆匆,这些人大多都已经当了爷爷,不变的是“剃头还找国建”,这大概是对李师傅手艺的最大的肯定和信任。这个爷爷年纪很大了,腿脚也不是很方便,但一直到这个理发店剃头。虽然说话不太利索,但一直笑着对李师傅竖起大拇指。刮胡子也是理发中的一项。短短的过程只需要一把剃刀,贴着皮肤轻轻滑动。胡须、嘴边、眉间、耳侧的汗毛都会被剃得干干净净,最后用一块热乎乎的毛巾一抹脸,就结束了。地上剃落的头发,就像是悄然流逝的岁月。门前往来的人,有面生的,也有笑容相熟的,新旧交替一起见证了这间理发店兴衰。五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始终保持初心,这个理发店不仅承载了几代人的记忆,也记录了李国建一生的光阴,他是几代人心中的剃头匠。致敬每一位手艺人。▲图/文丨最慈溪·小最最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lxr2YmnJ6k.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