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大鼓淮北大鼓《淮海硝烟》第十三回(张学仁著)

第 十 三 回 杜聿明调兵遣将 邱清泉东援碾庄 (唱词) 剿总司令叫刘峙 叼着香烟把话提 开口叫声顾祝同 你是我的好兄弟 几句良言劝说你 请你务必记心里 说的不好莫生气 若要不听我不依 要是听烦把我毙 永远都不再扯皮
原标题:淮北大鼓《淮海硝烟》第十三回(张学仁著)第十三回杜聿明调兵遣将邱清泉东援碾庄(唱词)剿总司令叫刘峙叼着香烟把话提开口叫声顾祝同你是我的好兄弟几句良言劝说你请你务必记心里说的不好莫生气若要不听我不依要是听烦把我毙永远都不再扯皮千万不能当炮灰忠言逆耳听仔细国军干将多的是徐州不是你我的咱们两人前途大何必死守徐州地三十六计走为上性命攸关莫赌气要是有个好和歹咱俩性命别丢弃共军若要来打咱仔细想想又何必不是我的心眼多不怕一万怕万一倘若丢了徐州城这和咱俩有关系此城早晚被攻破光主凶来不主吉我看应该快点走咱们大军快撤离共军人马来势猛还是撤往蚌埠里离开徐州就保险这可都是为了你因为你是我上级兄弟不能顾自己做为朋友讲信誉我就陪你上飞机你要赶快做准备这里不是好局势是非之地不得留离开徐州就安逸飞到蚌埠再计议谁也不能把咱欺话说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闻报黄百韬被围危急,甚是惊慌。此人本来就患有怕死的神经官能症,这时就更加怕死了。早在这次战役发动前,他听说解放军数10万人马从鲁中南下,就很害怕,不断地催促上峰派人来当徐州前进指挥所主任,以便借此把指挥部放在徐州,让他自己缩到蚌埠后方去。后来,蒋介石告诉他决定派杜聿明来当徐州“剿总”副总司令,他高兴地不得了,认为杜聿明一来,他就可以向后方躲命。哪知到了11月初,蒋介石突然决定暂不退守淮河,仍要在徐州进行决战时,刘峙知道情势不妙,一再向顾祝同说:“徐州剿总总部放在徐州不好,应该放在蚌埠,将前进指挥所放在徐州最合适。”顾祝同说:“我已问过了光亭,他说总部离开了徐州,情报、后勤等工作都难办,对会战不利。蚌埠可以设一个指挥所,加强指挥作战。况且,在主力决战之际,把总部往后方搬动,政治影响也不好。”顾祝同没有答应刘峙的要求。从那天起,刘峙几乎经常做噩梦。老是梦见不是被人打死,就是被人活捉,闹得常常失眠,头晕眼花。到了11月9日,闻报徐北贾汪张克侠、何基沣率两个军起义,黄百韬兵团在碾庄被围,邱清泉兵团在黄口被拖住,徐州三面受敌,他就慌得更像热锅上的蚂蚁,坐卧不安,不知如何是好了。11月10日,当他一见到杜聿明回到徐州,简直如同获得救命丹,急忙问杜聿明:“对于徐州三面受敌情势,老头子决定怎么办?”杜聿明当即把“官邸会报”的决定说了一遍。杜聿明对刘峙说道:“老头子决定要火速调邱清泉兵团和徐州李弥兵团,集中全力,前往徐东解黄百韬之围。”刘峙一听要把两个主力兵团调离徐州去增援,又是怕得要命,大叫道:“黄口靠近徐州西门,调走邱清泉兵团,徐州怎么办?”说罢,不管杜聿明意见如何,为了自身安全,借口徐西情势紧张,致电要求蒋介石缓调邱清泉,当即遭到蒋介石的一顿痛骂,碰了一鼻子灰,他那恐惧万分的怕死心情才有所收敛。但是,整天怕死的念头总是无法打消掉。11月11日晚,杜聿明回到徐州安顿下来后,立即到总部办公室。刘峙一见,又连忙问杜聿明:“光亭,情况紧急,你说该怎么办?”杜聿明一边听他说,一边看徐州的“敌我态势图”,杜聿明见徐州四周,除了东南一角外,确是处处都有解放军在发动进攻。他考虑半响,才说道:“情况虽是如此,共军的进攻总有个主次之分。我不信处处都是主攻方向。从目前态势来看,共军还不是直接攻打徐州,而是集中主力先消灭黄百韬兵团。徐北,徐西的攻击,看来目的是在牵制我军。我认为,可以立即调邱清泉兵团,去徐东解黄百韬之围。”刘峙听了杜聿明的意见,只是叹气,但又不敢表示反对,因为调邱清泉去解围,是蒋介石的决定。杜聿明当即同邱清泉通电话,询问黄口方面战况。邱清泉报告说:“黄口附近共军主力有南移动向,我部米文和师已失去联络,情况不明。”根据这一情况,杜聿明判断中野主力可能南下阻止黄维兵团北进。为此,杜聿明提出两个方案:第一方案:以黄百韬兵团坚守碾庄7至10天,以李弥的第十三兵团守备徐州,以七十二军余锦源部做总预备队,以邱清泉的第二兵团,孙元良的第十六兵团,会合黄维的十二兵团,共3个兵团先击破解放军中野6个纵队,然后回师向东,同解放军华野进行决战,以解黄百韬兵团之围。如用这个方案,蒋军现在就可以发动进攻,以3个兵团的绝对优势,击破中野6个纵队。如能做到这一步,徐州会战的第一回合,就会取得胜利。但是,实行这个方案的关键问题,就是黄百韬能否坚守10天或者半个月。第二方案:以孙元良的第十六兵团守备徐州,以邱清泉第二兵团、李弥第十三兵团之全力解黄百韬兵团之围,同时,命令黄维第十二兵团由确山向徐州疾进。以第七十二军余锦源部为总预备队。如用这一方案,可安定黄百韬部心理,稳扎稳打,徐州不受威胁。但是,如果黄维兵团被中野牵制,不能及时到达徐东参加战斗,只凭邱、李两个兵团同华野16个纵队交战,则感兵力不足,难以取胜,弄不好又是一场消耗战。杜聿明在提出上述两个方案后,向刘峙和参谋长李树正问道:“你们看应该采用哪一个方案比较好?”刘峙、李树正坚决反对杜聿明的第一方案,理由是:黄百韬兵团不能久守,坐视黄百韬兵团被歼,太冒险。杜聿明虽然认为这是战略决战的上策,但是万一黄百韬兵团被歼,蒋介石追究责任时,自己难以逃避责任,故不敢坚持。对于杜聿明的第二方案,刘峙、李树正认为,虽然符合蒋介石的命令,但对邱清泉兵团东调能否不受牵制,以及东调后解放军进攻徐州存在很大疑虑。商议没有结果,决定将邱清泉召来徐州,问明徐西敌情,再下决心。11月11日中午前后,邱清泉奉命赶到徐州,报告说:“徐西刘伯承部已南下,当面只有两个纵队。”邱又说:“失去联络的米文和师已经向共军投降了。”根据这个情况,刘峙觉得徐西刘伯承部主力已南下,对徐州安全不是那么可怕,所以,才决心同意把邱清泉兵团东调,协同李弥兵团一起,往徐东解黄百韬之围。但是,他还是怕不保险,因此,在邱清泉兵团决定东调时,把属于邱兵团的七十四军邱维达部留下来,放在徐北九里山,以防备中野万一向徐州进攻。这一决定作出后,刘峙、杜聿明下令调兵遣将,将所调的兵团、军、师部队,在11月12日按既定地点集中完毕。其兵力调动部署大致如下:第一、从徐州西撤回的邱清泉兵团,同徐州城里的李弥兵团,立即组成东进兵团,由邱清泉担任前线总指挥,共5个军15万人马,限5天内打到碾庄,同黄百韬兵团内外夹攻,打破碾庄之围,夺取徐州会战第一回合的胜利。第二,把驻蒙城牵制刘伯承部的孙元良兵团,立即调入徐州,接管李弥兵团的防务。第三、由徐西调至蚌埠的刘汝明第四绥靖区部队,改编为第八兵团,同新成立的李延年第六兵团,集结蚌埠、固镇,确保徐、蚌走廊的安全。第四、由徐州“剿总”副司令兼徐州前进指挥所主任杜聿明,根据徐东会战,并请示南京在蚌埠成立蚌埠指挥所,以准备一旦撤出徐州,刘峙总司令指挥作战。刘峙、杜聿明在进行了上述兵力调动部署之后,定11月13日向徐东碾庄发起进攻。就在这一天,驻菏泽的蒋军第四绥靖区副司令兼一八一师师长米文和所部的几个残兵败将,从张公店逃到了徐州,向杜聿明报告他们被解放军围歼的经过。这时,杜聿明才知道,米文和一八一师并没有投降,而是邱清泉在撤退时把他们甩掉了。杜聿明听了很是生气,但因邱清泉深得蒋介石的宠信,一时也只好忍耐了事。原来蒋军一八一师也是个杂牌军,属西北军曹汝林的旧部,邱清泉兵团驻兵商丘时,米文和驻防菏泽,归邱清泉兵团的序列。当11月6日,邱清泉奉命向徐州撤退时,中野总部指挥的第一、三、四、九纵队和华野徐州西北的第三纵队及两广纵队,正在向商丘、砀山发起进攻,以牵制邱清泉兵团向徐州撤退。当解放军先头部队进至商丘时,发现邱清泉兵团已经东逃,乘胜追击到张公店,可巧,这时被邱清泉丢掉的米文和一八一师,刚从菏泽撤至张公店,指望同邱清泉兵团大队人马会师。哪知,这时张公店的邱清泉兵团已逃走精光,等着米文和的却是中野第一纵队和华野第三纵队的解放军。米文和在慌乱中做梦也没有想到竟撞进了解放军怀里。当他发觉被围已经悔之晚矣。米文和立即不顾一切率部队向东突围,指望侥幸脱逃。哪知,只经半小时激战,一八一师的主力团全部被歼灭。师长米文和和参谋长董汝桂当场被俘,最后,只剩驻守张阁的一个团,团长听说师长已被俘,不敢抵抗,立即送出一封求降信,向中野杨勇将军指挥的中野第一纵队指挥所缴械投降。就在这时,陈赓将军指挥的中野第四纵队乘胜解放了砀山城,并在砀山东南拖住了邱清泉兵团第五军的殿后部队,一阵猛打猛攻,第五军的四十四师被打得落花流水,仓皇向徐州逃去,丢下一个辎重营在小王庄来不及逃跑,也只好派了一个老乡,打着白旗,送来一封投降书请求投降。书上写道:“窃本队早想投诚,固有直属队监视不敢过去。现敝队上峰已不顾我们,敝队带有辎重武器200余件,恭请贵部队收编。恳祈贵队宽大为怀,予敝队以解放。”就这样,邱清泉奉命东援黄百韬还未出发,在撤退途中就损失了米文和一个师和第五军殿后部队7000余人,这且不表。再说这邱清泉,在蒋军中有“杀人魔鬼”之称。他系浙江温州人,黄埔军校二期毕业。在黄埔军校当过军事教员,政治主任,是蒋介石的心腹门生。曾去德国留学,毕业于德国参谋大学,是“杀人魔王”希特勒的崇拜者。抗战时,邱清泉任国民党第二十二师师长,后接替杜聿明升任第五军军长。抗战胜利后,第五军整编为第五师,邱任师长。不久,第五军就成为蒋军五大主力之一,仍由邱清泉任军长。1946年7月,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邱清泉率第五军疯狂进攻冀鲁豫解放军,杀人如麻,无恶不作。光是冀鲁豫四、五两个分区,就被邱部屠杀乡民2800多人。1947年7月,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后,蒋介石鉴于各战场军队整师、整军被歼,采用大兵团战术,即把各军组成能攻能守的机动兵团,以一个兵团对付解放军两个纵队的兵力,在全国共组成了16个兵团,来对付解放军的进攻。邱清泉的第二兵团,是蒋介石的王牌兵团之一,原辖第五军、第七十军、第七十四军3个军,后来增加第十二军,骑兵第一旅,新建四十四师等部共归其序列,总兵力达12万人。这个兵团优点是攻击能力强,弱点是守备坚韧性差。这个兵团以第五军为骨干,全部美械装备,战斗力最强,其它第七十军和七十四军都曾经被解放军重创和歼灭过,是后来增补重建的。因此,战斗力都比第五军差,但比一般蒋军战斗力要强,特别是第七十四军,前身为整编七十四师,曾是蒋军五大主力之一,在孟良崮之战中,蒋军七十四师被全歼,师长张灵甫被击毙,副师长邱维达当时在南京,因而幸免。之后,就由邱维达任军长,用七十四师番号,重建为七十四军。第二兵团在淮海战役打响后,邱清泉由商丘、砀山奉命撤归徐州,在撤退时遭到华野徐西北一路解放军和中野一部的进攻,被牵制在徐西,且战且走,折兵7000余人。至11月11日才撤至徐州东南潘塘附近集结待命。奉命归邱清泉指挥的李弥第十三兵团,共辖第八军、第九军、第三十九军3个军。这个兵团一半以上的师都是新编师,比邱清泉的第二兵团战斗力要差得多。但是,这个兵团的优点是善于防守,缺点是攻击力差。淮海战役打响后,这个兵团由八义集撤归徐州北郊守备。上述第二、第十三两个兵团,在奉命组成东进兵团之后,就由邱清泉任总指挥,按杜聿明东援作战方案,从11月12日开始,分别集结于徐东的荆山铺至潘塘地区待命,13日正式向碾庄方向发起攻击。(唱词)军营外响起激烈大炮声广场上乱七八糟都是兵邱清泉点将台上下命令叫一声各路大军你们听黄百韬兵团被困在碾庄被牵制活活围在正当中胆小的鬼哭狼嚎嗷嗷叫全都是叫天不应地不灵无奈何紧急电报往外发每分秒想着援兵大救星黄百韬就像老牛进枯井他现在肋生双翅难腾空时刻刻盼望援兵能解围解放军炮弹直往碾庄轰共军们一次次地向里冲重型的炮弹炸药往里扔眼看着众位将士难逃命多亏了蒋委员长在南京委员长南京城里下命令让咱们大兵支援快行动我命令离开黄口去打援赶快地大军发往徐州东人常说救人一命造佛徒咱就该加快速度向前行若要是打败敌人解放军立大功花名册上留美名到那时加官进爵升职位咱才是救苦救难大英雄邱清泉花花肠子往外冒满嘴是猫咪念经屁吹灯霎时间大队人马齐发动大道上车水马龙轰隆隆光知道要为党国逞英雄怎知道自己也得陪性命11月13日,邱清泉指挥蒋军4个师的兵力,在飞机大炮、坦克的支援下,像凶神恶煞一般,从贺村至潘塘,摆开30里宽南北一字长蛇阵,从西往东向碾庄发起猛攻。说起来真够威风,前面用30辆坦克开路,后面是5个步兵师,步兵后面是炮兵群,天空中是成群的战斗轰炸机,一时真是地动山摇,声威震天。上午9时,邱清泉指挥大队人马,进抵徐州的邓楼、潘塘、侯集、寺山口一线。这里到处都是丘陵山地,解放军在这一带地区,南起邓楼,北至侯集、寺山口,团山一线,由华野第七、第十、第十一3个纵队,布成一条正面阻击阵地,严阵以待,准备阻击敌人前进。在这一条阻击阵地的后面,西起侯集东至龙集,又设置40里宽的纵深阻击阵地,犹如铜墙铁壁一般,挡住邱清泉东进兵团的去路。在上述华野3个纵队的正面阻击阵地的南侧,是华野第一、第二、第十二、中野第十一、鲁中南等5个纵队,集结于张集、房村、小店等地区,布成侧翼攻击的阵势,随时准备给邱清泉东进兵团以致命地打击。当邱清泉东进兵团的4个军第一线5个师进抵潘塘、邓楼、侯集、团山一线时,就碰上严阵以待的华野3个纵队的阻击。但听一声叫打,各处枪炮齐鸣,机枪、步枪、手榴弹倒水似的向蒋军泼去。刹时间炮声震天,杀声遍野,挡住了邱清泉东进兵团的去路。(唱词)国军司令邱清泉大队人马赶得欢军队急急往前赶全力杀出徐州关奉命作战去前线碾庄解围打支援正往前走抬头看面前出现几座山山势险要高万丈奇峰怪岭葛藤盘山伴云来云绕山山山相接岭相连怪石如虎山间卧高山下边有清泉这座高山分两半一条大路在中间看到此处脸色变不由心里波浪翻要是共军有埋伏一明一暗不好缠共军隐藏打冷枪猛然突击多危险此地险要需留神可能里边有机关万一山里有埋伏就怕进了包围圈刚想要喊已经晚大军进了山里边说时迟来那时快几声炮响震地天山上红旗空中飘远处又把军号传有人大喊杀杀杀大军在此把敌拦四面八方枪声响人欢马叫起硝烟枪林弹雨往下落吓坏司令邱清泉国军大队顿时乱生死关头两难全炮弹飞来炸一片死尸遍地血成滩性命攸关一眨眼生死就是一瞬间邱清泉命令空军、步兵、炮兵、坦克协同动作,向解放军阻击阵地进行猛烈攻击。空军以轻、重炸弹、燃烧弹轮番投掷,山炮、野炮、榴弹炮齐发,一时爆炸声惊天动地,滚滚烟雾遮天蔽日,正面的村庄顿时化为火海。这时,正在指挥攻击的邱清泉以5个主力师放在最前面,在飞机、大炮、坦克的掩护下,实行集团轮翻冲锋,各级指挥官亲自出马,迫使士兵强攻,打算以火力优势夺路前进。于是,在徐东侯集、邓楼、寺山口一线,敌我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恶战。一边是轮番的冲锋,不管死活;一边是坚决的阻击,寸土必争。打了一天,邱清泉的进攻部队被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渠,第一天,全线向前推进仅2至4公里,并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这正是:碾庄四野硝烟浓,血战徐东梦难成。要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张学仁先生【作者简介】张学仁,笔名天然,山东枣庄市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高级职称,曾任淮北市青少年宫主任。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诗词协会会员,淮北市戏剧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淮北市作家协会理事。曾在省内外报刊发表多篇散文、诗歌。近年来,先后出版了散文集《行在路上》、长篇淮北大鼓《淮海硝烟》多部文学作品。http://www.zgguofeng.com/baijia/rdpl/243578.html责任编辑:王海峰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oRr8b0pvdX.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