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的九歌是哪九歌九歌:诸神的复活

传说中九歌本是天乐,被夏后启偷到人间来,自此沉迷于九歌韶舞,竟惹出五子之乱而使夏国灭亡。楚辞里的《九歌》,是屈原流放江南沅湘时, 在当地民间流传的原始《九歌》基础上再创造的一组带有“巫风”迎神、颂神、娱神、送神色彩的祭歌。 《九歌》共十一
原标题:九歌:诸神的复活传说中九歌本是天乐,被夏后启偷到人间来,自此沉迷于九歌韶舞,竟惹出五子之乱而使夏国灭亡。楚辞里的《九歌》,是屈原流放江南沅湘时,在当地民间流传的原始《九歌》基础上再创造的一组带有“巫风”迎神、颂神、娱神、送神色彩的祭歌。《九歌》共十一篇:《东皇太一》、《东君》、《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河伯》、《山鬼》、《国殇》、《礼魂》。没错,《秦时明月》的阴阳家就是照着九歌取名的之所以被称为“九”歌,大多数学者认为,“九”是虚数,并不实指九篇。《九歌》前十章是对十种神灵的祭歌,最后一章《礼魂》乃是送神之曲。这十个神灵又可分为三类:天神、地神和人鬼。从《九歌》的内容和形式看,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一种祭神的歌舞剧。主唱身份不外三种:一是扮神的巫(女)觋(男),男巫扮阳神,女巫扮阴神;二是接神的巫觋,男巫迎阴神,女巫迎阳神;三是助祭的巫觋。所以《九歌》的结构多以男巫女巫互相唱和的形式出现。这种男女感情的抒写,是极其复杂曲折的:有时表现为求神不至的思慕之情,有时表现为待神不来的猜疑之情,有时表现为与神相会的欢快之情,有时表现为与神相别的悲痛与别后的哀思。从诗歌意境上看,颇有独到之处。同是民间言情之作,《九歌》和《诗经》的郑、卫之风却有不同。郑、卫之地在北,表现了北方民歌所特有的质直与纯朴;而《九歌》产生的楚地在南,不仅有一层神秘的宗教外衣,还呈现出了深邃、幽隐、曲折、婉丽的情调,别具一种奇异浓郁的艺术魅力。从文学体裁的角度来看,如果说《离骚》是诗中的剧,那么《九歌》就是剧中的诗。《离骚》是受散文影响的诗体,《九歌》则是从散文中凝练出的诗歌,这个典范为此后的五言和七言诗奠定了全新的基础。图文:炜瑛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oRr8bxKydX.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