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名家两岸国学论坛丨两岸国学名家论道国学,带来一场不同角度文化碰撞

24日下午,第二届两岸国学论坛“论道国学”分论坛在两岸国学中心举办,带来题为“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国学对话。本次分论坛邀请来了台湾国学名家:台湾师范大学国文学系教授金培懿,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蔡振丰,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林明照;大陆国学名家:北京
原标题:两岸国学论坛丨两岸国学名家论道国学,带来一场不同角度文化碰撞24日下午,第二届两岸国学论坛“论道国学”分论坛在两岸国学中心举办,带来题为“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国学对话。本次分论坛邀请来了台湾国学名家:台湾师范大学国文学系教授金培懿,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蔡振丰,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林明照;大陆国学名家:北京大学哲学宗教学教授王颂,南普陀寺方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则悟法师,福建师范大学原图书馆馆长方宝川。6位国学名家一同上台分享,从不同的文化角度进行了一场国学火花的碰撞。“极高明而道中庸”。这句话出自《中庸》一书,意为达到极端的高明同时又遵循中庸之道。“国学的伟大之处并不仅仅存在于他高深的学问,同时也在于‘中庸’这两个字,它与生活息息相关。”王颂教授说道。方宝川馆长则从5个源的方向深度探讨了闽台文化史上的国学。“闽台两岸的关系同地源、同血源、同文源、同商源、同法源,所谓五源文化”方宝川说道。“台湾一旦回归,中华文化将是一个很大的复兴。”“两岸交流在佛教方面如何发挥他的作用呢?佛教是联系两岸佛教徒的一个重要纽带。”来自普陀寺的则悟法师则是站在了佛学的角度,通过介绍了南普陀寺庙的发展史,为我们讲述了“人间佛教”这一思想,深入剖析了佛教与两岸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严格意义来讲,台湾的整个佛教界的传承与发展,应该是从我们福建发展过去的。“论道国学”分论坛现场“其实吃饭穿衣这种小事其实跟禅宗是有关的,在明朝的人看来,求道其实就是求吃饭穿衣的,所以我们发展国学其实是可以和吃饭穿衣这种事情联系起来”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蔡振丰教授浅谈了国学与生活中的应用。“怎么让国学经典进入生活的脉络里面呢?”林明照教授认为,老师扮演的角色非常之重要。国学有他的真理和价值,他需要传承,但是在传承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有不同的生活经验,所以在经典的交流里面一方面是一种国学的经典智慧传承,一方面又是不同生活经验的交换。”“在学校的经典交流里面,我也希望能够更多的用交流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对经典作出不一样的反省,能够有更丰富的看法和见解。”“为什么我们要从原典出发呢?”金培懿教授说道。“举个例子,现在我们来到书店,看到畅销书榜单的前十名,我跟你们保证,这些越畅销的书会在未来的三到五年内,最晚不超过十年,一定会从我们的生活里面消失,但是我们却用了极大的精力去阅读了未来即将消失的知识。所以我们需要回到原典阅读,因为原典阅读是经过时间的淬炼和历史的淘汰所保存下来的经典。”来自台湾南台科技大学的学生王若芳说道:“经过下午的论坛,我了解到两岸学习国学还是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因为我们平常在台湾其实是学习不到这些东西的,所以我感觉这次的论坛让我对于这些没有接触过的东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来源:平潭网文字:倪炜杰图片:尤泽男视频:倪炜杰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oV6MpPnQdg.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