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林黛玉图片《红楼梦》:以滴滴亭为例,林黛玉却不怪薛宝钗吗?

《恺叔说红楼梦》第128期 《红楼梦》里面有百媚千红,而黛玉是我很喜欢的那一种。 我喜欢她“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试问世间,像她这样的女子能有几个? 黛玉真的是很好,然而她是完美的吗? “人无完人”,黛玉显然也是不完
原标题:《红楼梦》:滴翠亭事件,换做是林黛玉,她难道不嫁祸给薛宝钗?《恺叔说红楼梦》第128期《红楼梦》里面有百媚千红,而黛玉是我很喜欢的那一种。我喜欢她“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试问世间,像她这样的女子能有几个?黛玉真的是很好,然而她是完美的吗?“人无完人”,黛玉显然也是不完美的。她曾经孤高自许,目下无尘,以致贾家的人,喜欢品格端方、行为豁达的宝钗多过她。在我看来,满分是100分的话,黛玉和宝钗都可以打99分。黛玉被扣掉的那1分,主要是因为她曾经孤高自许,目下无尘,而宝钗被扣掉的那1分,主要是因为滴翠亭事件。宝钗在滴翠亭做错了什么呢?在《红楼梦》第27回写道,宝钗在滴翠亭外面扑蝶时,听到里面有人讲话。出于好奇心,她忍不住凑上前去听。原来里面两个人讲的是关于男女私情的话题。在当时,社会文化推崇的是“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子之间主动讨论这个是非常忌讳的,会被认为是无德的表现。这两人聊了一会后,担心有人偷听,于是决定打开窗户看有没人。当下,宝钗听出其中一人的声音,应该就是宝玉屋里的丫头小红。小红是头等刁钻古怪的人,如果她知道宝钗听到了刚才的对话,很有可能会生事。在这种情况下,宝钗要怎么办呢?小红她们一旦打开窗户,就会发现宝钗离她们很近,完全可以听到刚才的对话。当下宝钗要躲也来不及了,情急之下她使用了“金蝉脱壳”计。等到小红和坠儿推开窗户时,宝钗先发制人,笑着问她们把黛玉藏到哪里去了,并说刚才看到黛玉蹲在这里玩水,自己本想悄悄过来吓唬一下黛玉,没想到黛玉朝东一绕就不见人了。宝钗这么一说,把小红和坠儿的视线转移了,她们误以为是黛玉听到了刚才的私密话。对此,我认为宝钗当时的想法是,一来可以保全自我,二来这样做,其实不会给黛玉带来任何麻烦。毕竟黛玉有贾母做靠山,哪怕是只少了一根头发,那些下人们都要吃不了兜着走,试问小红和坠儿岂敢因此生事呢?基于这两点,宝钗选择了把风险转嫁给黛玉。有些人因此对宝钗横加指责,对她全盘否定。在我看来,宝钗在这件事情上做得确实不对,她不应该把风险转嫁给黛玉,哪怕这对黛玉来说是只是零风险。然而,我们不应该因为一个人犯了一次错,就否定她所有的优点。况且在滴翠亭这件事情上,如果换做是黛玉听到了私密话,她一样很有可能会转嫁风险给宝钗。为什么这样说呢?原因源自人性的弱点之一:“趋利避害”。当黛玉听到了小红和坠儿的私密话,并听到她们两个准备看窗外有没人时,黛玉为了怕她们生事,会怎么办呢?在我看来,黛玉为了自保,完全撇清自己和这件事的关系,很有可能也会转嫁风险给别人。她会这样做,正是由人性的“趋利避害”这一特质所决定的。“趋利避害”可以说是人性的一大弱点,没有谁敢说自己能百分百克服这一弱点。而黛玉一旦要转嫁风险给别人,她首先想到的转嫁对象必然会是宝钗。因为宝钗一直是黛玉心目中的头号假想敌,论才华、论美貌,宝钗都和黛玉不相上下,更关键的是宝钗有金、宝玉有玉,她们之间极有可能成就一段金玉良缘,这会导致黛玉和宝玉的木石前盟变成一场空。说点更细思恐极的,如果宝钗在滴翠亭事件之前就在荣国府挂掉了,大家心目中最有嫌疑的人一定是黛玉。因为在荣国府住的那么多人中,她是平时对宝钗最不待见、冷嘲热讽得最多的。从这个角度去思考,滴翠亭事件反映的不止是宝钗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人性共有的“趋利避害”的问题。换做是黛玉和其她人,都很有可能会转嫁风险给别人。你可能会质疑说,难道每个人都会趋利避害吗?我的回答是“是”。我举个例子来说明。比如,你很喜欢现在的公司,目前每个月能拿到1万元的薪酬,老板对你也很好,你于是认为自己这辈子就嫁给这家公司了。但是,如果另外一家公司每个月给你3万的工资,你的内心会不会动摇呢?如果3万还不足以令你动摇,那每个月给你10万呢?说不定那时的你,早已经毫不动摇地去新公司报到了。这就是“趋利”,而“避害”的典型例子正是滴翠亭事件。由上可见,人性其实都是经不起考验的。你去考验人性的时候,得到的往往都是令你失望的结果。你可能不喜欢听这样的话,因为真话有时候是很尖锐的,以致于很多人都不敢去面对。当然黛玉转嫁风险给宝钗这件事,只是一个推理假设,但“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不正是学习最应该拥有的态度吗?通过这件事情,我特别想跟大家分享一个观点:“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不要低估人性,不要高估自己”。千万不要以为你的观点永远是对的,人性一旦被考验,分分钟会出现让你觉得三观尽毁的结果。那难道我们就只能去怀疑人生、从此不再相信人生的美好了吗?倒也不必那么悲观。在我看来,尽量少去考验人性,多去挖掘人性的闪光点才是正道。就像我们看待黛玉和宝钗,正确的方式应该是多去学习她们99分的那些部分,而不是只顾着去批判她们做得不好的那1分。“不要为了一棵树,放弃整个森林”,当你只顾着盯那只有1分的一棵树时,你何尝不是辜负了其余99分的树呢?何尝不是辜负了整个森林呢?读《红楼梦》时,是只看当中人物1分的部分,还是多看她们99分的部分,我相信理性的你,一定会懂得怎么选择!对于滴翠亭事件和《红楼梦》,你的看法是怎样的呢?欢迎在下面留言和我互动。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qErqRLO8wJ.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