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电影一个电影仰慕者的《法国电影之旅》

我是一个电影的仰慕者:谈贝特朗·塔维涅《我的法国电影之旅》 《我的法国电影之旅》海报 作者|Yue (纽黑文) 编辑|不一定(上海) 1 与肯特·琼斯(Kent Jones)《希区柯克与特吕弗》(Hitchcock/Truf
原标题:一个电影仰慕者的《法国电影之旅》我是一个电影的仰慕者:谈贝特朗·塔维涅《我的法国电影之旅》《我的法国电影之旅》海报作者|Yue(纽黑文)编辑|不一定(上海)1与肯特·琼斯(KentJones)《希区柯克与特吕弗》(Hitchcock/Truffaut)不同,塔维涅以个人的观影成长着眼法国电影史。看似零散,他很自然地连接了法国电影新老两代,打破了《电影手册》(CahiersduCinéma)提出的电影史划分,并突出了法国电影传承的连贯性——这可以说是这部纪录片的独特和成功之处。相对于新浪潮作者理论(aucteurtheory)赋予导演一职的重要性(也是《希区柯克与特吕弗》的侧重点),塔维涅一边讲述对自己的有所影响的导演,一边也把镜头对准编剧、演员、配乐作曲家等等。因为需要用到广泛的素材,这部电影最终也促成了法国两大电影公司、竞争对手百代(Pathé)和高蒙(Gaumont)之间的合作。2电影引用戈达尔(Jean-LucGodard)开篇,“我们都是法国解放和电影资料馆的孩子(NoussommeslesenfantsdelaLibérationetdelaCinémathèque)”——在我看来,重点不在朗格卢瓦(HenriLanglois)创办的电影资料馆对于新浪潮的影响,而在电影资料馆自身所代表的一种保存和传承,这也是这部电影的目的之一。塔维涅如此形容自己在这部纪录片里的角色:“我不是一个史学家,我不是一个影评人,只是一个电影的仰慕者。”他从他最早关注的导演开始,但摒弃时间顺序,三个多小时的影片充满了细节和幕后轶事,使观众完全浸泡在他的回忆之中。他以一个圈内人士的口吻解读法国电影最初的几十年,特别是那些被忽视的电影人和他们的作品。对影迷来说,能够看到塔维涅如数家珍般的解读何尝不是一种享受。3《金盔》,左为西涅莱,右为塞尔日·雷吉亚尼(SergeReggiani)特吕弗(FrançoisTruffaut)在1954年《电影手册》发表的《法国电影的某种趋势》(Unecertainetendanceducinémafrançais)批判了他那个时代“优质传统”(TraditionofQuality)电影人(导演和编剧),而单独列举了八位他认为是作者(auteur)的导演:雷诺阿、布列松、让·谷克多(JeanCocteau)、雅克·贝克、阿贝尔·冈斯(AbelGance)、马克斯·奥菲尔斯(MaxOphüls)、雅克·塔蒂(JacquesTati)和罗热·里纳尔(RogerLeenhardt)。谈到法国电影,很少人第一反应会想起贝克,《我的法国电影之旅》却从他开始。贝克吸引塔维涅的是他影片中承载的一种生活节奏,一种崇尚自由的精神(这种精神在新浪潮,比如特吕弗《射杀钢琴师》中得以继续):他观察到,贝克镜头中的人物都在工作,没有角色是闲置的,比如《洞》(Letrou,1960)中试图越狱的囚犯反复敲打地板的画面,没有配乐,只有实时的单一节奏的手臂动作特写,和布列松《死囚越狱》(AManEscaped,1956)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女性的角色也在贝克的电影中得到不同于早先诗意现实主义(poeticrealism)的描绘,特别是他代表作《金盔》(Casqued’or,1952)中西蒙·西涅莱(SimomeSignore)饰演的女主角可以说是独立女性的标杆。4除了导演,塔维涅在编剧、演员、配乐作曲家身上也花了大量笔墨。莫里斯·若贝尔(MauriceJaubert)和约瑟夫·寇司马(JosophKosma)可能是陌生的名字,不过由他们配乐的电影都名留影史:若贝尔的配乐作品包括让·维果(JeanVigo)《亚特兰大号》(L’Atalante,1934)和马塞尔·卡尔内(MarcelCarné)《雾码头》(Lequaidesbrumes,1938),寇司马的作品则包括雷诺阿《大幻影》(Lagrandeillusion,1937)和《游戏规则》(Larègledujeu,1939)、卡尔内《天堂的孩子》(Lesenfantsduparadis,1945)等等。特别让人印象深刻的段落,比如《天堂的孩子》中默剧的片段,或是《兰基先生的罪行》(LecrimedeMonsieurLange,1936)中女主角的吟唱,或是《天色破晓》(Lejourselève,1939)中与心跳速度同步的鼓点,若是没有了作曲的他们,不知这些影片会失去多少力量。作者论的兴起多多少少使得配乐作曲家的地位更不显眼。若贝尔在二战期间受伤不治身亡,他的音乐作品被淡忘(直到特吕弗因为热爱他的作品对它们进行了保存和修复,并在自己的电影中使用),而寇司马则因为自己犹太人的身份在二战期间不得不以化名出现在片头中。《天色破晓》,左为迦本,右为阿莱缇(Arletty)5《法国康康舞》《我的法国电影之旅》一个讨论重点在于什么是“法国”电影。如果说最具代表性的导演是雷诺阿,那演员则是诗意现实主义的面孔让·迦本(JeanGabin)。雷诺阿和迦本(JeanGabin)在影片中一前一后两段是影片亮点,而连接起两位的(除了他们在《大幻影》等影片中的合作)是塔维涅提起的一段轶事。二战伊始,雷诺阿向维希(Vichy)政府(或墨索里尼)写了两封带有反犹主义(anti-semitism)的信件请求工作上的支持。不过让人困惑的是,同样的雷诺阿在二战后仍然拍摄出了极具法国特征的《法国康康舞》(FrenchCancan,1954)。迦本如此形容雷诺阿:“作为一个导演,是个天才;作为一个人,是个贱货(Commeréalisateur,ungénie,commehomme,unepute)。”相比之下,迦本则在二战期间参军,战后重回银幕时已是头发花白(同时也步入事业下滑期)。通过迦本,塔维涅(可能是无心插柳)串起了新浪潮的背面,即从战前诗意现实主义到战后“优质传统”的一个传承,从卡尔内、杜维威尔、让·格莱米永(JeanGrémillon)到被特吕弗痛批的克劳德·奥当-拉哈(ClaudeAutant-Lara)和亨利·维尼尔(HenriVerneuil)。迦本对法国的感情,也在他对雷诺阿的另一个评价得以体现:“如果你父亲是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Pierre-AugusteRenoir),你不该成为美国公民。”6影片中不乏类似雷诺阿和迦本之间的轶事,对于塔维涅作为一个导演而言最为亲密的可以说是梅尔维尔和克劳德·苏台(ClaudeSautet),他称这两位为他的电影教父,对于两人作品详尽的解读也占据了影片最后一个小时。诸多爆料包括让-保罗·贝尔蒙多(Jean-PaulBelmondo)和梅尔维尔撕逼录音,或是后者在拍摄《影子部队》(L’arméedesombres,1969)期间与饰演男主角的利诺·文图拉(LinoVentura)关系僵持,片场交流全部通过助手完成——难以置信的是,即便有着这样的摩擦,《影子部队》仍然成为一部影史杰作。塔维涅如此的讲述使得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电影和电影人:杰作可能神化了导演,《我的法国电影之旅》则试图还原幕后真实的人。影片的最后,塔维涅列出了影片中他提及的所有电影人名单,而紧接着又加上了更多人的名字——这个系列没有结束,他的法国电影之旅将继续下去。*笔者语:影片细节丰富,诸多解读难以记全,如有错误欢迎指正。《我的法国电影之旅》提及的影片推荐(不完全)雅克·贝克(JacquesBecker)•《金盔》(Casqued’or,1952)•《金钱不要碰》(Touchezpasaugrisbi,1954)•《洞》(Letrou,1960)让·雷诺阿(JeanRenoir)•《兰基先生的罪行》(LecrimedeMonsieurLange,1936)•《大幻影》(Lagrandeillusion,1937)•《马赛曲》(LaMarseillaise,1938)•《游戏规则》(Larègledujeu,1939)•《法国康康舞》(FrenchCancan,1954)让-皮埃尔·梅尔维尔(Jean-PierreMelville)•《莱昂莫汉神父》(LéonMorin,prêtre,1961)•《眼线》(Ledoulos,1962)•《影子部队》(L’arméedesombres,1969)克劳德·苏台(ClaudeSautet)•《冒一切风险的阶级》(Classetousrisques,1960)•《生活琐事》(Leschosesdelavie,1970)马塞尔·卡尔内(MarcelCarné)•《雾码头》(Lequaidesbrumes,1938)•《天色破晓》(Lejourselève,1939)•《天堂的孩子》(Lesenfantsduparadis,1945)•《夜之门》(Lesportesdelanuit,1946)戈达尔(Jean-LucGodard)•《轻蔑》(Lemépris,1963)•《阿尔法城》(Alphaville,1965)•《狂人皮埃罗》(Pierrotlefou,1965)特吕弗(FrançoisTruffaut)•《四百击》(Lesquatrecentscoups,1959)•《射杀钢琴师》(Tirezsurlepianiste,1960)让·维果(JeanVigo)•《亚特兰大号》(L’Atalante,1934)安德烈·马尔罗(AndréMalraux)•《希望》(L’espoir,1945)朱利恩·杜维威尔(JulienDuvivier)•《谋杀时刻》(Voiciletempsdesassassins,1956)路易·马勒(LouisMalle)•《通往绞刑架的电梯》(Ascenseurpourl’échafaud,1958)雅克·罗齐耶(JacquesRozier)•《再见菲律宾》(AdieuPhilippine,1962)-FIN-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qErqlDY6J7.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