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不够坚强是什么歌有多少沮丧的人被“你不够坚强”这句话压垮了

1 一封震撼人心的遗书 三天前在峨眉山景区决然跳崖的21岁女生,用这个悲伤的结局换来了近几年互联网舆论对抑郁症最大的一次关注。 此前,时有公众人物因抑郁症结束自己的生命。人们往往会揣测:“他们身处那样的位置,压力那么大,难怪会抑郁。”
原标题:一句“是你不够坚强”,压垮了多少抑郁的人1一封震撼人心的遗书三天前在峨眉山景区决然跳崖的21岁女生,用这个悲伤的结局换来了近几年互联网舆论对抑郁症最大的一次关注。此前,时有公众人物因抑郁症结束自己的生命。人们往往会揣测:“他们身处那样的位置,压力那么大,难怪会抑郁。”似乎是在默认,那种非常人承受得了的痛苦只会发生在“人上人”的身上。然而这个自杀女孩给人带来的震撼是,她在留下的遗书中坦然地剖析了一个普通人饱受抑郁症折磨的内心。这份遗书写道:“我得了一种病,叫抑郁症。……很多人把这种病当成是脆弱、想不开,我想说的是:不是的!我从来不是个脆弱的人,就像不经常喝酒的人也会得肝癌一样,没有太多的诱因,就这么发生了。”抑郁症就像一只手,每天都在“把灵魂从身体中拖出来”,使她终日无法摆脱悲伤与绝望。这种折磨,使自残、自杀倾向反而成了她身上的“本能”:“每次看到车就想不管不顾撞上去,拿到刀就想剁自己,去到人群中就想呕吐。因为责任,我却只能一次一次用自己不多的意志去对抗身体的本能。”女孩对自己如此决绝,对亲人朋友却充满了歉意。遗书中一半的篇幅都在对奶奶抱歉,对妈妈抱歉,对朋友抱歉,希望他们忘了自己,不要难过,因为“走的时候一点也不痛苦”,她不想“让整个家庭活在自己失控的阴影下”。最令人难过的是,她也曾经对抗抑郁症,但遭受的不是误解和不屑,就是徒劳无功的失败。遗书中写道:“我不是没有去倾诉过,不是没有尝试过救自己,也不是没有尝试过求救。然而,要不就是被当成笑话,要不就是觉得我想不开。”她也曾经以为,或许换个环境生活、去旅旅游就好了。可是,“我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尝试,一次又一次的寻找,换城市,换工作,给自己找事干:运动,跑步,旅行,征兵。我真的受够了自己骗自己,一天又一天的演戏。我好累啊,做这些徒劳无功的事干什么呢,每天像一具行尸走肉一样,浑浑噩噩,终于我要撑不住了,终于,我崩溃了。”在这封令人悲伤的遗书最后,她却说自己从未觉得如此轻松,甚至还呼吁大家能对抑郁症群体多一些关注,希望世界多一些善意、少一些伤害。2抑郁症≠不坚强自杀女孩的遗书,十分直接地回应了长久以来许多人对抑郁症的误解:“你就是不够坚强吧,抗压能力差”“是你心理素质不行,太脆弱”“有什么事想不开的,肯定是你太轴了”“你连死都不怕,怎么还怕活着呢?”——总而言之,谁还没个不开心的时候,怎么就你那么矫情?随着抑郁症得到的关注增加,很多人有时的确会把“抑郁情绪”和“抑郁症”混为一谈,草木皆兵。当一部分人开始对自己情绪变化极度敏感,另一部分人却依然简单地把抑郁症等同于很容易化解的心情问题,好像走不出来的人都是因为自己心眼太小、不够坚强。不会持续、容易调节的是“抑郁情绪”,而经过临床确诊的“抑郁症”,则是一种情感性精神障碍,是需要采取各种手段治疗的病。经过多年研究,一般认为它的成因与精神压力、遗传、神经内分泌等因素都有关系。抑郁症常常被简单地理解为心情不好,但实际上它的症状是持续性的情绪低落和动力缺失,临床表现为:丧失活力、食欲改变、焦虑、注意力减退、优柔寡断、焦躁不安,等等。程度严重的抑郁症患者会对生活中的任何事都丧失兴趣,自觉无用、内疚或绝望,甚至产生自残或自杀的想法。一位喜剧演员曾在TED演讲中这样形容自己患抑郁症的经历:“有些人害怕鲨鱼,有些人害怕死亡。但对我来说,我生命中的很大一部分是害怕我自己。我害怕真相,害怕诚实,害怕脆弱,真正的抑郁不是当你生命中出了差错时悲伤。真正的抑郁是当你生活中的一切都好的时候依然悲伤。”抑郁症最可怕的正在于此:对生活彻底失去了感知能力。在抑郁症患者看似正常的外表下,隐藏着控制不住的自我厌弃,就像人无法依靠自己控制癌细胞在体内扩散。如果能控制,谁都会希望自己开心一点,但抑郁症患者的痛苦恰恰是对一切无能为力。所以,它和一个人主观上坚强豁达与否毫无关系。埋怨抑郁症患者为什么不能坚强一点,就像指责一个哮喘病人:明明周围都是空气,你为什么还是喘不上来气。看似二者很有关系,其实只是无知造成的误解罢了。不仅如此,如果我们认可的“坚强”是克服外界施加的压力、努力维持生活不崩塌,那么在这些对抑郁症的误解声中,能够直面自己的病症并积极治疗、努力克服的人,已经很坚强了。3不是只有年轻人“脆弱”不难观察到现在对于抑郁症的讨论是这样的:年轻人和长辈之间关于抑郁症的分歧始终存在。前者对自身精神状况愈发关注,后者则容易对这些“矫情”的小年轻嗤之以鼻,更明显地体现出“这有什么大不了”的态度。随之而来很容易产生这样的疑问:怎么感觉明明生活越来越好,抑郁的年轻人却越来越多?是现在的人太脆弱了吗?这种“脆弱”,就是在传统价值观中不被接受的性格弱点,也容易在无知中变成对抑郁症等精神障碍的误读。不过,要是考虑70年代以前生人的成长环境,他们可能的确“没时间不坚强”。如今8090后的长辈们,经历过勒紧裤腰带、一点钱掰成八瓣养活全家的清贫日子,甚至饥荒与战争。体力劳动和生存需求,曾经占据了中国人大部分的生活重心。这也决定了上一代人为何在养育后代时如此看重坚强这个品质——唯有咬紧牙关,才能保证自己的生存。所以当如今的年轻人遭遇到精神上的问题,长辈们依旧会沿用自己熟悉的价值观看待,认为它不是重要的事。工作上又累压力又大,会被说年轻人要多吃点苦,抗压能力太差;受到失眠等健康问题困扰,会被说你这么小,能有什么心事儿;情感上遭遇重大挫折而郁结,会被说太脆弱,太经不起打击……现在的年轻人常常会抱怨,长大过程中无论遭遇了什么挫折和情绪波动,都会被一概归结为太软弱、不坚强,精神上的需求常常被忽视。但是,以前的人心态就真的心态那么好吗?数据显示的却恰恰相反——《世界统计年鉴》中,中国1987年的自杀率是每十万人22.6,到2011年下降了11.9%;WHO的《世界健康报告》则显示,对比1988-1990与1996-1998两个时间段的数据,中国人群自杀率下降17.2%。这样的变化,被视为中国在防控自杀和人民精神卫生建设上取得的重要成就。所以,会有这样的观点从另一个角度看长辈的“坚强”:不是上一代人都那么厉害,或许只是曾经他们精神上的问题更少被披露罢了。在我们社会的传统观念中,的确是对精神方面的问题更加讳疾忌医。很多人不仅会压抑、忽视精神方面的问题,认为这是让人瞧不起的“软弱”,看心理医生也被视为很羞耻的事,好像走进精神科就承认了自己不是正常人,名誉上会受损。新华社2017年的报道指出,我国抑郁症呈现“三高三低”特征: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自杀率;低知晓率、低就诊率、低治疗率。据报道,公众对精神疾病的知晓率不足五成,就诊率就更低了。90%左右的抑郁症患者没有意识到自己可能患有抑郁症并及时就医,抑郁障碍患者从未就医者高达62.9%。把坚强和病痛混淆的老观念,依旧在影响着我们如今对抑郁症等病症的关注和解决。想做个坚韧不拔的人没有错,但是也是时候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无论男女老少,有了抑郁症等精神障碍并不会造成人格的贬损,也不是一件羞耻的事情。4给“不坚强”留出空间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在满足了温饱等低级阶段的需求后,会寻求归属感、被尊重和自我实现的价值,或许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仓廪实而知礼节”。如今的年轻人对精神问题愈发敏感,被正视的病例越来越多,都在说明我们的社会的经济发展到了一定水平,让身处其中的人对自己的精神状况给予更多关注。当经济状况允许人们不用为了生存而咬紧牙关,一个健全的文明社会,应该为人们的“不坚强”兜住底。对于情况严重的抑郁症患者,普通人一句平常的安慰都可能出错,所以对待这些问题更需要来自专业的支持。但是我国在这方面的工作起步晚,目前还有很大的缺口。国家卫计委2017年公布的数字显示,我国人群的抑郁障碍患病率为3.59%,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我国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仅有27733人,心理治疗师5000余人,总计只有3万多人。公开数据显示,各省每一万人口占有医院中精神科床位的数量,差距从最低的西藏0.07到最高的上海5.39,再加上我国医疗资源普遍集中于大城市和大型公立医院,造成针对精神障碍的医疗资源同样匮乏且分布不均。我们会下意识以为城市里的人更容易抑郁,但事实上农村居民的精神障碍并不是一个小问题。2015年末我国各地区每一万人口占有医院中精神科床位数量(张)图源:中国产业信息网人们对心理健康需求爆发式增长,专业医疗资源的数量、质量却都有不足,这已经成了一个难题。在大众中的知识普及也很不到位,造成“没病的人怀疑自己有病,有病的人坚信自己没病”的混乱状况。不能科学地正视这些病症,对于真正的患者来说同样是种伤害。说到底,我们的社会已经越来越需要在设施、政策、舆论等方面,为那些“不坚强”的人留出喘息的空间,在个体“不坚强”的时候给予足够的理解和专业的支持。理由很简单,只是为了帮助每个人从各自的困境中站起来,更好地活在世上。【全文完欢迎留言互动】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qzdnv4aWdE.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