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橄榄核雕刻大师橄榄大师|《鼎边偶寄·菜包》作者:江礼旸

----- 本专题内容未经作者授权不得转载 ----- 一篇《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在中学语文课本出现后,“梁实秋”这个名字成为我脑子里很少留存的一个谜。这么坏的大坏蛋,企图隐藏在民主人士参观团中混入延安,幸好伟大领袖火眼金睛洞察秋毫,将
原标题:橄榄大师|《鼎边偶寄·菜包》作者:江礼旸-----本专题内容未经作者授权不得转载-----一篇《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在中学语文课本出现后,“梁实秋”这个名字成为我脑子里很少留存的一个谜。这么坏的大坏蛋,企图隐藏在民主人士参观团中混入延安,幸好伟大领袖火眼金睛洞察秋毫,将他拒之于(陕甘宁边区的)区门之外。正因为如此,后来只好随国民党反动派逃往台湾。但越是谴责,私下越想读读他的反动文章。因为不能如愿,心里很是不爽。直至1989年12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四集本的《梁实秋散文》出版后,可以公开、堂而皇之地读梁实秋的文,赶紧在1990年1月去买了一套。粗略翻一翻后,决定从第四集读起,因为这一集的开头就是《雅舍谈吃》,这很对我的胃口。梁实秋的散文不难读,以白话行文,而务去白话文之冗赘,只求达意,並不完全摈斥文言。“尽芟枝节,少说废话”,真是以简洁胜。一个长期工作、生活在北方的学者、教授,所述北方的方物、食事,南方人完全看得懂。而不像一些地道的南方人,听述南方的食事,南方人看了倒要皱眉头,费思量。所以一天两三篇慢吞吞、笃悠悠地读下去。不知不觉读到第80页,篇目是“菜包”,其时我刚刚吃了一个沈大成菜包,兴致盎然,倒要看看几十年前北平人怎样吃菜包。他说的是用华北冬天的美食一一大白菜,择其肥大者,一片片地撕下叶子,包了其他食材,双手捧而食之。除大白菜叶子外,还要准备:一、蒜泥拌酱一小碗。二、炒麻豆腐一盘。麻豆腐是制绿豆粉丝的渣子,发酵后微酸,作灰绿色。要用羊尾巴油炒,加一把青豆更好,成菜呈烂稀泥状。三、切小肚儿丁一盘。小肚儿是猪尿泡灌猪血芡粉煮成,呈粉红色,加大量松子在内,有异香。酱肘子铺有售。四、炒豆腐松,呈碎屑状,如炒鸽松一般。五、炒白菜丝,要炒得烂。接下来怎么吃?取一碗热饭,要小碗饭大碗盛(便于拌匀)。将酱均匀地抹在菜叶上。然后把麻豆腐、小肚儿丁、豆腐松、白菜丝一起拌在饭碗里,要拌匀。再将这碗饭取一点放在菜叶里,包起来,双手捧着咬而食之。吃完一个再包一个吃,直吃得满脸满手都是菜汁饭粒,痛快淋漓。据一位旗人说,这是满洲人的吃法,缘昔行军时沿途取出菜叶包剩菜而食之。喜欢这篇散文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吃过这种“菜包”,不是在东北某满族自治县,也不是在北京的八旗王爷的后裔家里,是的,就是在上海,在一家鼎鼎大名的餐厅“鸿瑞兴”的包房里,墙上挂着清帝列祖列宗的像。这家餐厅的老板是亮(姓是名亮)是满洲正白旗(一说正黄旗)的后裔。他请我吃的菜中就有“乾隆生菜包”。服务员端上一盘菜,外加一盘洗净烫过的生菜。是总告诉我,菜中有青鱼米粒、松仁、枸杞,故色、香、味俱佳。相问出典,其答略似梁文中所述。因为是打天下之时的军旅食品,自高祖起,上自统帅,下至旗众,无一例外;故入关坐稳龙廷后,每逢节日、祖宗忌日,从皇帝、太后到八旗宗人,都要吃“包”,以示不忘本。因为此菜味道不错,也就记住了。回头再读第三集,69页上的《馋》也很耐读,好吃分子当然要谈论馋,不少人说某文使TA读馋了,往往说:“越读越饿”,其实饿不等于馋。梁实秋为馋定义说:“人之犯馋,是在饱暖之余,眼看着、回想起或是谈论到某一美味,喉头像是有馋虫搔抓作痒,只好干咽唾沫。一旦得遂所愿,恣情享受,混身通泰。”他有一位汉军旗的亲戚,既穷且馋。在寒冬之夜,偎在煤炉旁取暖。其子下班途中顺路买了4个梨,送他1个。馋不可耐地啃了半个,随后披衣戴帽,拿一个小碗,消失在寒风中。一个小时后,托着小碗回来,原来他想吃温桲拌梨丝。这是他风光时饭后的甜品。一个人到那步田地,冒着寒风出门一小时为了解馋,也可算馋到家了。再说他抗战八年在后方,就想吃几片羊头肉而不得。胜利后回到北平,深夜听得小贩的吆喝声,唤其进门洞,自己坐在懒凳上,看小贩拔出利刃,将羊头肉片得飞薄,撒上焦盐,然后躺在被窝里一片片地吃着羊头肉,心满意足地进入梦乡。我是自认为天下第一馋的“老馋”,常为煞馋不遗余力。我在报社当夜班编辑时,收到江西特约记者老杨来稿,表彰景德镇豆腐状元张德生会做豆腐菜400种,技惊东邻。我们头版“小舢板”(3位编辑)共同商讨,做了一个标题:“莫道豆腐家常菜,名厨烹作席上珍”,被评为好标题。后来调到国内记者部当记者。因为我祖籍婺源,被指定联系江西省。某次去江西,就到景德镇去寻找张德生,终于在迎瑞下巷陋室中找到德生兄。不想大家相见恨晚,德生兄以5款私房菜饷我。从凉拌豆腐、双层肉(豆腐干拌猪耳丝),吃到石鸡豆腐泡(石鸡煲油豆腐),真是太煞馋了。回想在淮北农村任教时,为了省下车费,骑车去县城办事。中午回家,又不舍得买点东西垫垫饥,结果饿得骑不动车。看到天边来了个豆腐担,竭尽全力大喊救命。结果吃了2角钱生豆腐,手捧着狼吞虎咽吃下,不觉气力大增,一会骑到了家。同样是吃豆腐,后者是疗饥,而前者则是解馋。作者:江礼旸-----本专题内容未经作者授权不得转载-----责任编辑: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vV6vyAydGg.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