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class打破白人优越感,万里之外的竞争

9月份的最热门事件可以说当之无愧的就是瑞典事件了。成为了中国网络上的头号热点。 我相信,除了少数思维不太正常的跪族以外,大多数中国人看到瑞典警察对待中国游客的野蛮做法、瑞典电视台制作的辱华视频及发布的辱华言论,内心肯定是愤怒的。 来源:
原标题:打破白人优越感,万里之外的竞争9月份的最热门事件可以说当之无愧的就是瑞典事件了。成为了中国网络上的头号热点。我相信,除了少数思维不太正常的跪族以外,大多数中国人看到瑞典警察对待中国游客的野蛮做法、瑞典电视台制作的辱华视频及发布的辱华言论,内心肯定是愤怒的。来源:宁南山(ningnanshan2017)甚至连中美宣布在9月24日开始,美国对中国2000亿美元商品征收10%关税,中国对美国600亿美元商品征收5%-10%不等的关税,这么大的消息也被瑞典事件给掩盖下去了。有趣的是,不管是中美贸易战,还是中瑞的争端,都是中国和白人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然而我们也要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那么多白人国家看中国非常不爽?我们都知道,中国和一些邻国关系不太好,但是这种关系不好,领土和历史恩怨是主要因素,比如中印2017年洞朗事件,中越2014年南海981平台事件,中菲南海仲裁案,中韩萨德事件,中日历史和钓鱼岛事件等等。但是白人发达国家,比如澳大利亚,法国,西班牙,美国,意大利,挪威等等,现在还有瑞典,媒体老是喜欢指责中国,丑化中国和中国人。像这次瑞典电视台的辱华节目在西方可不是孤例,例如西班牙电视五台,在2013年和2014年都相继播放丑化中国人节目,什么中餐厅用人肉,猫肉做菜,节目里还挂上“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招牌,更用各种语言丑化中国人。中餐厅的服务员也是辫子男,动作夸张像个小丑。要知道,我们和他们并没有什么领土纠纷,我们历史上也没有侵略过他们,屠杀过他们。相反中国人在中国本土非常优待白人,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奇怪的情况?国内很多人的思维,习惯性的“反省自己”,尤其是中国和发达国家发生冲突和碰撞,总是习惯性的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完全不了解白人发达国家对待中国人的普遍心理是什么,因此本文要探讨下,全球白人发达国家看待中国和中国人的普遍心态。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个大背景,就会产生一系列错误的认知和判断。比如这次中国和瑞典的外交事件,就有人指责,说瑞典对中国不友好,是曾先生一家为代表的中国游客的行为破坏了中国的形象,并且他们极力的反对中国大使馆为中国公民发声,维护我国公民权益的行为。认为中国大使馆此举是丢脸,破坏了中国人在白人心中的形象。甚至还有人跑到瑞典驻华大使馆微博下面去道歉的,而且还收获了大量的赞。从这些事就可以看出来,国内很多人对世界的认知,还处于天真幼稚的阶段,不了解真实的世界是什么样,同时把自己的位置放的明显比外国人要低,这样就产生了一系列的错误行为。第一个错误,就是拼命为瑞典警察辩护,认定瑞典警察对中国游客一定是公正的,不带歧视的。这样的言论在网上比比皆是,比如说瑞典讲法治,讲人权,讲规则不讲人情等等。瑞典警察把你扔到墓地不是歧视你,不是粗暴执法,是因为人家的文化里面半夜的墓地是优美的,美好的东西。持有这种想法的朋友,以后在国内接待来自欧美的客户,不建议把客户送回酒店,而是在凌晨两点左右把他们扔到十三陵附近,我保证这样更有利于他们给你下订单。我们经常开玩笑,说中国警方公布的蓝底案情通告,涉及到外国人的连字数都会长一点,而且还会知会对方大使馆,领事馆详细的案情经过,甚至很多时候,我国大使还会接受该国媒体采访,讲述和澄清案件详情,生怕该国媒体胡乱报道,影响双边关系,“外事无小事”。而反过来,在中国引起亿万人关注的事件,在瑞典方面眼里也不值得一提。在中国大使馆不断的交涉,向瑞典媒体发声等等,到现在已经差不多一个月了,瑞典警察完全不向中国方面公布详细案情和执法录像,酒店视频,瑞典官方也没有任何人站出来接受中国媒体采访,向中国公众介绍案件详细经过。可以明显看出,作为一个中国人,不管你对此事的态度如何,你并没有被瑞典警察当回事,别人对你是冷漠缺乏尊重的。那些跑到瑞典驻华大使馆微博下道歉,生怕此事影响了瑞典人心目中的中国形象的国人,你们可以醒一醒了,你的道歉,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可以说一文不值。如果说以上事实,还有人看不出瑞典警察对中国游客是什么态度的话,那我们把时间拉长了看,就非常清楚。中国驻瑞典大使提到,“我们的同事经常在半夜和节假日为这些游客紧急补办回国证件。我们几乎找遍了所有的瑞典相关部门,但几乎所有的这些部门都说不归他们负责。几乎每一起案件发生后,受害游客也都报了警,但到现在,没有一起报案有回应,更没有一起破案。”瑞典人喜欢讲法治和人权,却放任中国游客被侵害,瑞典警察的不作为,对中国人的危害极为巨大,上百起中国游客被盗抢案件无一侦破,瑞典人有人觉得丢脸吗?别人都这样对你了,国内“自省族”还在不停反思究竟自己做的哪里不好,甚至还夸瑞典警察讲规则,讲法治,讲人权,我觉得我要是瑞典警察,听到这些话第一反应会是中国人在讽刺我。他们在今年发生的其他数十起上百起中国人受害案件上,都对中国人不管不问,懒政不作为,对待中国人极为不公平,断不会偏偏在曾先生这一起案件上,就突然对中国人公平执法了。如果看不清楚这一点,还在拼命的为瑞典警察辩护,那就是走错了方向。国内自省族第二个错误,是对中国大使馆为曾先生一家发声横加指责。大使馆为国人发声,是非常有必要的,是国际通行准则,在对外交往中,即使国人有90%的过错,而只有10%的权益,我们也要坚决维护,这也是世界各国的通行惯例。为什么2017年11月三名美国大学球员在杭州偷窃,特朗普亲自求情释放?为什么瑞典籍人员桂某,2003年底在中国醉酒驾驶,撞死了一名中国女大学生,2004年还在缓刑期间就逃到国外,这样一个罪犯,瑞典媒体和外交官一样在不断向中国施加压力。在对外交往中,大声讲出自己的权益,是再正常不过的行为,根本不会有人觉得你这样做有问题。既然要讲法制,讲法律,我们知道即使是刑事罪犯,法律规定也一样要为之配备辩护律师,为的就是保证其受到公正处理。世界各国驻外机构,均以保护本国公民权益为职责,这个职责从不因为本国公民的行为而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大使馆就是我们的辩护律师。按照瑞典警察的认定,曾先生一家,并不构成违法犯罪。我国大使馆出来保障国民权益,国内自省族居然大骂大使馆丢脸。那在中国犯罪坐牢的外国罪犯,其所在国外交官必然会来探望,或者表示关切,同时也要求中国方面要知会他们案件详情,实际上也是对中国施加影响和压力,避免其公民受到不公正待遇。国内的自省族觉得这些国家大使馆丢脸吗?我们有的网友,在看了瑞典酒店外面的视频之后,居然以自己的判断为标准,要求中国使馆不要对中国人实行国际通行的保护原则,把自己的个人判断,凌驾于国际外交准则,凌驾于法律通行准则之上。殊不知如果真的按照他们的要求做,那么就是让中国游客丧失后盾,只会让目的国警察柿子找软的捏,在相同情况下喜欢找中国游客麻烦,增大中国人权益得不到保护的几率。我国驻外机构,不要理会国内跪族关于大使馆维护中国国民权益是“丢脸”的愚蠢言论,要敢于坚决的维护我方国民权益。最少要枪打出头鸟,对侵犯中国和中国公民权益最积极的那个国家进行坚决的打击,使其产生痛感,以提高中国人权益的保护下限。国内自省族的第三个错误认知,是认为部分白人国家对中国人的态度,是因为中国人的素质差。中国人的素质变好了,问题就解决了。因此部分国人和华人,可以说凡事就喜欢指责国人素质差,对中国人求全责备,而对洋人无限包容,生怕破坏了中国人在白人心目中的形象。譬如10月2日的央视女记者在英国港独反华论坛发声,被驱逐逮捕事件,就有八十年代出国的海外高级华人这样评论:“中國形象就是這些醜陋的中國人玷污的,金博士等無數炎黃血脈在海外拼命、處處維護中國形象,可我們再怎樣努力也經不起這些大牌央視記者的撒潑、叫罵、暴力啊,人家絕對不會挑出來說這是某某中國人幹的,一定會說中國人幹的。”实际上从视频上来看,女记者的胳膊被港独用手反复触碰,才愤然反击拍打港独男的手,身后更有一个白人男子,更是在身后用双手控制住中国女记者的胳膊,而他面前的港独男则完全无人阻止,女记者全程说的英文是“ThisisdemocraticofUK””leavemealone””youhavenorighttotouchme”,可以说在现场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自省族,不敢去谴责反击港独和英国反华分子,维护中国女记者的权益,倒是怪中国女记者破坏了中国人的形象,是丑陋的中国人,甚至还说愤然反击的女记者暴力,撒泼。他们在意的是,怕自己的形象被破坏了,生怕自己更被洋人看不起。这种想法可以说是幼稚的可笑,中国游客大规模出国旅游,尤其是开始到欧美澳日等发达国家旅游,中国人大规模和欧美白人发达国家接触,是最近十年才发生的事情。2008年中国到欧洲国家旅游的一年才几十万人次,而欧洲各国一年入境游客高达几亿人次,中国游客的数量比例可以忽略不计。那个时候,他们对中国和中国人的态度如何?我想国民对2008年法国圣火事件还记忆犹新吧,当年国内还因此发生了抵制家乐福事件。国内自省族的态度是非常矛盾的,美国大学球员在杭州偷东西,美国外教在中国性侵学生,美国维修工在中国到处约炮,国内自省族有因此而歧视和看不起美国人吗?当然没有,他们会说,一码归一码,少数人不能代表美国全体人。那就奇怪了,怎么自省族就认定素质比中国人更高的发达国家白人反而做不到一码归一码,会因为少数中国游客的行为而看不起和歧视全体中国人呢?这些人要认识到种族和国家之间交往的基本原理,这个地球是没有一部“地球法”的,本质就是丛林法则,那些敢于维护自己利益的种族和国家反而更会被尊重。在欧洲和美国,黑人,中东人,拉美人之类素质比起中国人如何,他们承包了欧洲和美国的各种暴力犯罪,也远不如中国人勤劳不惹事,白人对他们又是什么态度?当地时间2017年4月7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发生人群冲撞事故,一个外籍移民男子驾驶车辆造成5人死亡、多人受伤,这种事情性质严不严重?恰恰让自省族不能理解的是,这些人敢于斗争和发声,白人反而能对他们做到一码归一码,能做到个例不能代表全体,不敢对他们进行种族歧视。你不去斗争,不去发出自己的声音,不全力保护自己的权益,结果就是别人变本加厉的欺负你。美国的日裔,华裔之类,综合受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均优于美国白人,但是美国人依然敢在奥斯卡颁奖礼上公开嘲笑华裔小孩都是会计,在影视节目上刻画亚裔男的刻板印象,瑞典电视台依然敢播放辱华节目,甚至中东穆斯林小姑娘也敢在加拿大凭空捏造亚洲男子剪她头巾。这些人敢这么做,跟东亚人的个人素质没有半毛钱关系,而是因为他们都很清楚,在白人发达国家公开发表这些歧视言论甚至是污蔑,他们也不会受到什么反击和惩罚。别人觉得华人好欺负的原因,从这起瑞典事件就能看出来。说实话,我要是瑞典警察,中国人天天被抢劫,被偷盗,我压根从来不履行职责,从来不管他们,倒是他们中有人并未违法犯罪,只是想在酒店大厅停留,我就要把他们扔到墓地,中国人还要夸我对他们的人执法力度好,讲法治,讲规则,而且还要为我辩护说墓地环境优美,甚至他们还大骂帮他们出头的大使馆,我心中只会觉得,这群人真是个软柿子,不欺负他们欺负谁呢?从经济发展和产业竞争角度看中国人和白人国家关系问题中国崛起的冲击是遍布世界每一个角落的,世界的经济利益因为中国崛起在重新分配,发达国家白人对待黑人,穆斯林,老墨的态度,明显和对待中国人不同,他们更多的是把中国人当成对手对待。这次瑞典电视台也说了,种族平等不适用于中国人,因为中国崛起实实在在的危及了他们的地位。另外我们查阅中国驻瑞典大使馆的新闻,会发现今年以来发表了反华言论的瑞典报纸真的不少,例如下图是2018年8月14日,《瑞典日报》发表反华言论。除此之外,光是2018年下半年的反华文章就有,2018年8月的瑞典《每日新闻报》、2018年8月的《北雪平报》、2018年7月的《今日社会报》、2018年7月的瑞典《快报》、2018年6月瑞典《8页》等等,几乎涵盖了瑞典所有的主流媒体,因此中国驻瑞典大使不停的针对这些文章言论进行反驳。我们就要问一个问题了,为什么中国这个话题,能够在万里之外的瑞典这么火热?这里我要讲的经济方面,是中国崛起对瑞典产业冲击的问题。瑞典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遥远的国家,普通的中国人,似乎并没有觉得中国会对瑞典这个国家产生什么影响,但是实际上,中国的全方位产业升级,对这个只有1007万人口的发达国家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我们都知道瑞典是制造业强国,人口仅仅千万级别,但却拥有十余家世界一流制造业公司。在财富世界五百强的2017年榜单上面,瑞典有3家世界五百强企业,最大的企业是沃尔沃集团,第二是爱立信,第三是H&M。当然了,财富杂志的世界五百强没有瑞典宜家,其实这才是瑞典营收最高的公司。宜家家居2017年全球总销售额为383亿欧元,其中中国销售额132亿人民币,占大约4%多点。但是中国对宜家的影响,主要是在制造上面,宜家从中国的采购额是全球最高的,可以说中国制造的成本控制能力,是宜家能够保证利润率的来源之一。沃尔沃和爱立信这两家瑞典最强大的制造业公司,应该说中国对这两家瑞典最强公司的影响,没有任何一个其他国家比得上。我们先看沃尔沃集团,这是瑞典规模最大的公司之一。2010年3月28日,中国吉利控股集团从美国福特汽车手中以1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沃尔沃轿车公司。整个交易在2010年8月2日在伦敦完成交割。应该说这件事情对瑞典人的心理震撼是很大的,2013年李书福在杭州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时候,回忆其当年决定参与竞购沃尔沃的时候,去拜见瑞典领导人,被问的的第一个问题是“你知道沃尔沃这个品牌意味着什么吗?”,可见沃尔沃这个品牌在瑞典人心目中的地位。2017年12月,吉利以38亿美元进一步收购了沃尔沃集团8.2%的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的新闻,登上了各大媒体的头条。爱立信公司曾经是全球通信技术发展的引领者和老大,是行业的标杆和灯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华为和中兴都是跟着爱立信跑的。然而如今爱立信地位不断下降,爱立信公司目前在华为的竞争下,处于非常严峻的地位,下图是财富杂志公布的爱立信历年的营收和利润,从2013年的顶峰一路下滑,2017年更是巨亏41.2亿美元,大幅裁员。第三大企业是H&M服装,2017年,H&M集团销售额2317亿瑞典克朗(1860亿人民币),中国市场销售额110.3亿瑞典克朗,约合88.5亿人民币,占5%。在该领域,中国目前还没有可以挑战H&M的全球品牌。除了以上四家规模很大,可以进世界五百强的企业之外,其他还有两家一半瑞典血统的世界五百强企业。一家是阿斯利康制药,由瑞典阿斯特拉公司和英国捷利康公司于1999年合并而成,2018年全球制药业第11位,不过这家公司现在更多被看成是英国公司,总部在英国。阿斯利康目前还没有能与之匹敌的中国公司。还有就是ABB,由瑞典的阿西亚公司(ASEA)和瑞士的布朗勃法瑞公司(BBCBrownBoveri)在1988年合并而成,不过该公司总部在瑞士。2017年中国是ABB全球第二大市场,实际上中国曾经是ABB集团的全球第一大市场,但是因为中国本土的电力,自动化厂家的崛起,进口替代进展很快,因此ABB集团在华销售额进展不大,中国市场份额处于下滑的态势。我们看下图ABB从2013-2017年比较,2017年的营收仅为2013年的82%。其中的原因,不仅是中国公司在本土进行进口替代,而且开始大举出口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下图是ABB2017年财报里面公布的2015-2017年的订单,我们可以看到来自亚洲,中东和非洲的订单量在三年里面处于稳步下滑的态势。而且ABB还在2017年财报里面,特意提到了来自中国,印度等国家的订单下滑。尽管ABB仍旧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但是中国公司对ABB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以光伏逆变器为例,华为,特变电工等公司不仅在本土占据优势,而且在不断进入印度市场,挤压ABB的份额。2018年Q2,ABB,特变电工和华为在印度逆变器领域分列前三位,中国公司成为ABB逆变器在印度的最大挑战者,其中华为公司在仅仅2年间就做到了印度最大玩家之一,取代的主要就是ABB等西方公司的份额。在全球变压器市场,特变电工2012年变压器产量首次超过ABB和西门子,跃居世界第一。特变电工2017年的财报,截至2017年末,公司国际成套系统集成业务项目的合同金额超过60亿美元,主要配套各国电网建设,通过本土替代和出口增长,直接抢占了ABB的市场份额。除了上面的世界五百强级别的大公司以外,其他规模达不到世界五百强,但是也有相当实力的瑞典公司也在面临中国的竞争。瑞典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企业Autoliv,该公司是2018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第23位,销售额104亿美元。汽车零部件领域,中国宁波均胜电子公司也在发力,全球汽车安全四强是瑞典Autoliv,美国KSS,日本高田,美国TRW,均胜电子在2016年和2017年先后收购了四强里面的美国KSS和日本高田两家,已经和Autoliv形成全球汽车安全前两名的局面,直接形成竞争关系。在全球汽车安全领域,以后就是中国均胜VS瑞典Autoliv,当然我肯定是看好均胜电子,因为从规模上来看,均胜的发展要快的多。除了上述公司以外,据日经中文网发布的全球主要商品市场份额排名,里面还涉及到了4家瑞典企业:伊莱克斯(家电),Axis(安防摄像头),SCA(纸尿裤),SKF(轴承)。其中,伊莱克斯和Axis也面临中国公司竞争。伊莱克斯是瑞典最大的家电企业,也是欧洲最大家电企业之一。由于中国和韩国家电品牌在过去十年的崛起,因此日系,欧系品牌都受到较大冲击。伊莱克斯全球份额趋于不断下降趋势,以其核心的冰箱为例,市占率下降掉出全球前三。瑞典安防摄像头企业Axis(安讯士)是欧洲最大安防摄像头厂家。2016年,Axis营收9.267亿美元,海康46.24亿美元,大华为20.226亿美元,已经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面。海康和大华不仅在中国称霸,而且大批量出口全球市场。在2017年a&s杂志的全球安防50强,海康全球第一,大华全球第三,Axis全球第五名。除此之外,SCA日用品(纸尿裤)和SKF轴承领域,目前中国公司还无法对这两家瑞典公司构成太大威胁。在2017年全球消费品50强里面,瑞典SCA(爱生雅)排在第33位,销售额118.32亿美元。中国也有2家公司入榜,一家是万洲国际,一家是康师傅,都是食品公司,目前中国没有能够挑战SCA的公司。SKF轴承是全球最大的轴承公司,2017年轴承销售额124.17亿美元左右,中国目前还缺乏与之直接竞争的实力企业,差距巨大。另外瑞典还有一家全球知名的造纸企业斯道拉恩索,该公司总部在芬兰,是芬兰恩索和瑞典斯道拉两家公司合并而成,全球林产品信息提供商RISI集团的PPI杂志公布的排名,斯道拉恩索造纸从2012年世界第5位,下滑到了世界第10位。而在全球造纸业,中国公司进步是最快的。利乐包装是全球最大的液态食品包装企业,2017年销售收入高达115亿欧元,母公司为利乐拉伐集团,成立于瑞典,目前总部并不在瑞典,在瑞士。我国的几大液态牛奶品牌,均有使用利乐的包装方案,中国目前对利乐的影响主要是工厂和市场,2017年其15%的销售额来自大中华地区。在工程机械领域,瑞典工程机械公司山特维克在英国KHL旗下的《国际建设》的全球工程机械50强的排名世界第7位,2008年山特维克全球份额为3.5%。到了2018年《国际建设》的全球工程机械50强,山特维克排在全球第12位,份额下降到2.6%。2018年的排名,两家中国公司,徐工排在了全球第6位,三一排在了全球第8位,均一举超过山特维克。在过去的十年,徐工和三一都收购了数家欧洲的工程机械公司,实现了自己的壮大,并且成功闯进了由欧美日把持的全球十强。除了以上企业之外,瑞典还有几家一流企业:一个是斯堪尼亚(Scania),该公司以卡车出名。仅从数字上来看,过去的十年,斯堪尼亚集团依然在进步,2017年,斯堪尼亚的订单量第一次突破10万辆大关,虽然这个销量无法和中国卡车公司的巨大销量比较,但是目前而言,中国卡车公司在高端卡车领域,还没有升级到能和Scania直接竞争的水平。中国卡车公司尽管已经在批量向非洲,拉美,中东出口卡车,但是目前并未能打入scania的欧洲大本营。还有空气压缩机企业阿特拉斯,2017年,阿特拉斯·科普柯收入为1160亿瑞典克朗(120亿欧元),员工人数接近47000名,该公司在空气压缩机领域全球领先,国内企业目前还无法与之匹敌。最后瑞典还有一家规模很大的建筑类企业,叫做skanska(斯堪斯卡),2017年销售收入1610亿瑞典克朗,查询该公司财报,99%的收入来自于欧美地区。暂时未受到中国基建公司的太多冲击。综合上文,瑞典总共18家知名制造业企业:沃尔沃,爱立信,H&M,伊莱克斯,SCA,阿特拉斯,山特维克,SKF轴承,萨博,Abloy安防,Axis安防,Scania卡车,斯道拉恩索,Autoliv,阿斯利康(总部英国),ABB(总部瑞士),宜家,利乐包装。其中最大的两家纯制造业企业:沃尔沃汽车已经被中国收购,沃尔沃集团中国吉利是第一大股东;爱立信面临华为竞争,份额被不断蚕食,已经被华为超越,目前处于巨亏裁员状态。其他领域里面,安防领域的Abloy和Axis,汽车零部件领域的Autoliv,最大竞争对手都是中国公司(海康,大华,均胜)。也就是18家制造业企业里面,有5家面临中国的最大冲击。除此之外,家电领域的伊莱克斯,电气自动化工业领域的ABB,工程机械领域的山特维克,造纸业的斯道拉恩索,4家公司尽管技术和品牌上仍然领先中国公司,但是均在最近五年出现了全球份额下降的情况,而全球主要份额上升者,四个公司所在领域都是中国公司。在完全的纯制造业领域,受到冲击较小的有阿斯利康制药,Scania卡车,SKF轴承,阿特拉斯空气压缩机,利乐包装和萨博军工,总共六家。其他带有零售性质的三家:宜家,H&M,SCA日用品,目前受到中国公司冲击也不大。以上九家瑞典企业,虽然暂时受到中国企业竞争压力还不太大,但是除了比较特殊的萨博军工以外,这些瑞典企业都有共同点:1:需要从中国大量采购和进口,例如宜家,每年从中国的采购金额全球最高,达到23%以上,保证了其产品具有价格竞争力和企业的利润。2:中国市场占了销售额的很大一部分,如Scania卡车,2017年是中国进口最多的国外卡车品牌。阿斯利康2017年在华销售额29.6亿美元。利乐包装2017年15%的销售额来自中国。3:在中国有大量工厂,例如SKF轴承,在中国有9家工厂,遍布上海,北京,大连,济南,芜湖等等。即使相隔万里,瑞典任何一家制造业企业,都绕不开中国,中国对瑞典制造业的影响,可以说超过了任何一个欧洲国家,甚至可以说超过了全球任何一个国家。这是中国强大的引力带来的效应,以至于能够克服地理位置的遥远。最后,我就想做两个总结:1:我国国力的增长,不只是让美国人紧张,要和我们打贸易战,实际上全球任何一个国家,包括西方白人发达国家,都会感受到巨大的冲击。即便是瑞典这样和我国距离数千公里的国家也是这样,且核心的制造业产业受到全方位的冲击和影响。由于涉及到种族,文明,经济和文化的全方位竞争,西方人对中国产生“竞争对手”般的敌对心理很正常。继续保持国内的经济发展和国力增长,就是对他们最大的打击。2:中国人要刷新对西方白人的认识。西方人对俄罗斯,主要是“竞争对手”敌对心理,西方人对黑人之类,主要是种族优越心理。而西方白人对中国人,是两种心理的交织,对中国既有“竞争对手”式的敌对心理,也有近代几百年领先带来的种族优越心理。前几天小贝的长子布鲁克林在ins发了两张图片,说“都不像是意大利了”,特意挑了一张亚洲游客的照片,以及超市里面一张亚洲女孩的照片(原图还没有打码)。这可以说标准的种族歧视,每年造访意大利的外国游客,最多的是欧美白人,其中德国游客人数最多,然后是法国人,美国人,俄罗斯人等等,亚洲游客并不算多,像中国游客2016年才刚进前十位。但是布鲁克林却偏偏把人数并不多的亚洲人挑出来,甚至超市里面的亚洲姑娘的照片,面部连码都不打。如果让他贴几张英国街头少数族裔的照片,然后说“这都不像英国了”,他是万万不敢的,搞不好还要进监狱,但是对亚洲人他就没有心理压力。更为重要的是,这篇ins竟然获得了超过十万的赞,包括贝克汉姆的二儿子和三儿子都点了赞,可见欧美白人对于亚洲人内心深处的态度。如此明显的歧视言论,但是在微博上却有各种言论在讽刺国人玻璃心,还有人说“不明白哪里歧视,说歧视真的有点上升了”,说“自卑的人总觉得别人在针对自己”。这些言论就是对世界缺乏认识的结果,这也是欧美白人对亚裔的歧视可以说明目张胆,肆无忌惮的原因之一。3:要能提升自己的力量,还要能使用自己的力量,打破白人的种族优越感。对西方人对待中国人的竞争对手+种族优越感心理,发展我们的经济,提升我们的国力固然是根本,但是也要通过不断的发声和斗争来对其进行打击。这就好比你拥有力量固然是核心,但是也要通过使用力量,才能让对方感受到。目前来说,前者我们做的比较好,后者我们做的比较差。舆论武器这个东西,西方白人可以说使用的非常娴熟,中国人对西方的态度,很大程度上是西方媒体塑造的。像这次瑞典事件就是典型,瑞典媒体整天报道中国的人权和法治,结果2018年中国游客在瑞典上百起盗抢事件,各个部门互相推诿,在中国大使馆不断施加压力的情况下,居然还无一破案,你看有瑞典媒体大肆报道这件事吗?他们连在瑞典的中国人的基本人身安全都不管不问,居然成天关心几千公里外的中国讲不讲人权讲不讲法治,别人对我们都这样了,国内还有不少人说“瑞典是一个讲法治,讲人权,讲规则的国家”,这种认知就是被发达国家媒体塑造的结果。就跟西方记者特别喜欢问中国人权和法治的问题一样,我国也可以通过对华人的种族歧视问题,以及中国游客和华人华侨的治安安全问题,反复的敲打西方记者和官员。中国人今天已经过了温饱阶段,小康也可以说差不多快完成了,目前要追求更高层次的跨越,通过国力的增长,以及针锋相对的斗争,彻底打破白人对黄种人的种族优越感,不只是在物质层面,在精神层面上也实现复兴。中国人实现了这个目标,也可以让日本人,韩国人,朝鲜人,东南亚人从中受益,目前来看这个任务很艰巨,但是仍然有希望在一代人之内逐渐完成。就像这次小贝长子的ins事件一样,很多人也发现了,抗议和反击声浪最大的是中国网民,而不是日韩网友,足见谁才是黄种人的支柱和自尊心所在。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y26W4MgprP.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