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训德兴古训传天下孝德兴中华三千移民后裔大槐树祭祖

敬献三牲。 8月25日,农历七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的中元节。当天上午,以“古训传天下、孝德兴中华”为主题的洪洞大槐树戊戌年中元节祭祖大典在大槐树景区祭祖广场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的3000余名大槐树移民后裔,携数百名研学学子感受中华传统文化
原标题:古训传天下孝德兴中华三千移民后裔大槐树祭祖敬献三牲。8月25日,农历七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的中元节。当天上午,以“古训传天下、孝德兴中华”为主题的洪洞大槐树戊戌年中元节祭祖大典在大槐树景区祭祖广场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的3000余名大槐树移民后裔,携数百名研学学子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中元节大槐树祭祖大典共有九项议程,分别是迎请神主、敬香通神、典帛安神、敬献供品、奠酒献礼、敬致祝文、敬献乐舞、饮福受胙、鞠躬辞神。25日10时,大槐树下,朵朵莲灯照无明;祭祖堂前,阵阵佛号祈福祉。在通赞官庄严的主持声中,“洪洞大槐树景区戊戌年中元节祭祖大典”正式开始。由主祭人带领四名男礼仪肩抬舆轿,入祭祖堂将“洪洞大槐树移民先祖之神主”请至祭坛。然后,来自海内外的嘉宾代表向先祖敬香,行三叩首之礼。之后的“典帛安神”也是一项传统祭祀程序。帛是古代先民们对丝织物的总称,通常为贵族所享用,为表达对先祖的敬重与哀思,古人在祭祀时常以帛为祭品。仪式上敬献的吉祥玉帛,就是表达了对先祖的真诚报答和美好祝愿。“敬献供品”的环节较为繁杂,礼仪们排为数队,分别敬献“三牲、五谷、百果、肴馔、面点”等。其中“三牲”为羊首、牛首、猪首各一,为传统祭祖习俗上最高规格的供品;“五谷”是豆、麦、稷、黍、麻五种谷物,有告慰先祖“今岁丰收大成,子孙后辈衣食无缺,富裕安康”之意;之后,12名女礼仪手捧时令鲜果缓缓走向祭坛,向移民先祖“敬献百果”。时令鲜果,又称百果,亦为供品之一。取“百”之数,象征着大槐树的移民后裔经历600年的辗转迁徙,已经遍布全国,他们在新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开创事业,正如“百果”一样,飘香流蜜、硕果累累;“肴馔”为洪洞莲藕、五味素菜等供品;面点是洪洞地方特色的面塑花馍和石头饼。此次敬献1230个薄而圆的石头饼象征着从大槐树底下迁出的1230个移民先祖的姓氏,今日重新聚首,共庆团圆。敬献乐舞又称“歌舞告祭”,分为舞祭、歌祭、鼓祭和赋祭。首先为观众呈现的是大槐树传统祭祀舞蹈——《八佾舞》。《八佾舞》是中国古代规格最高的祭祀舞蹈,是中华传统礼教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十名身材窈窕的歌姬,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尽显汉唐古风。“赋祭”作为“敬献乐舞”议程及洪洞大槐树景区第三届德孝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近百名中小学生齐声诵读《大槐树古训》,成为大槐树移民后裔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真实见证。据了解,七月原是小秋,时值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品尝新米以示孝心。因此每逢七月十五上坟扫墓,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梁武帝时,每逢七月十五日,以盆施诸佛寺,兴盂兰盆会,以报答父母、祖先恩德。道教将中元地官的生日和相应祭祀日期定于七月十五日,每到此日,教徒都进庙烧香奉祀,以祈福消灾。不论来源于何时何地,中元节祭祖都是圆满孝敬的体现。洪洞大槐树祭祖习俗的形成与明朝一场悲喜交加的大移民密不可分。明初洪武帝一声令下,一场声势浩大的移民在洪洞大槐树下拉开帷幕,百万槐乡儿女被迫迁移他乡。600年来,古槐移民后裔时刻不忘先祖功德,每逢除夕、清明、中元、寒衣之节,都会举办隆重的祭祖大典,慰藉先祖神灵。经过上千年的传承,洪洞当地形成了独有的祭祖仪式,被称之为“大槐树祭祖习俗”。2008年,这一习俗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槐树中元节祭祖大典独具传统特色的祭祖表演、庄严神圣的祭祖仪式,为来自五湖四海的移民后裔奉上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同时也将整个祭祖活动推向高潮。这些祭祖议程,高度浓缩着中国传统祭祀、德孝、宗亲等文化,有效延伸了临汾根祖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也使大槐树景区成为世界华人间最大的民间祭祖之地。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za6lE8Pjrm.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