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几个外国人做快速融入外国人的社交圈,你只需要这几个捷径

随着中外交流的增多,无论是因为旅游、出差、留学、移民还是其他原因,在国外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面孔,大家都抱着“拒绝自闭”的理想希望能从“诗和远方”中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如何与外国人交流、如何适应外国生活也成为众多出国党关心的一大问题。知乎上
原标题:快速融入外国人的社交圈,你只需要这几个捷径随着中外交流的增多,无论是因为旅游、出差、留学、移民还是其他原因,在国外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面孔,大家都抱着“拒绝自闭”的理想希望能从“诗和远方”中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如何与外国人交流、如何适应外国生活也成为众多出国党关心的一大问题。知乎上一个“对于中国人来说,外国人的圈子真的很难融入吗?”的提问也吸引了7715人的关注和600多个回答讨论。▲知乎网友问答点开回答,不乏有这样的说法:“融入外国人圈子,得常去酒吧、party,参与chitchat”。这就是很多人对于外国人社交圈子的固有观念,认为外国人的社交都是在酒吧开party,听着重金属音乐蹦迪,对于内敛的中国人来说自然是不能融入进去的,于是中国人开始抱团,形成与外国人格格不入的华人小团体。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么?我们应该怎样融入外国人的社交圈呢?欢迎大家留言一块儿讨论呀!理解是前提首先,想要融入一个群体,不仅要理解他们所使用的语言,也要理解他们的文化传统、日常习惯。哥伦比亚大学的中国学生AnnabelleLiu提到她在听美国的前男友讲深奥的问题时有些跟不上,而当对方频繁地问她“DoyouknowwhatI’msaying”时更产生一种自己像一个白痴的挫败感,直到后来她才发现DoyouknowwhatI’msaying”在美国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口语表达。▲AnnabelleLiu在哥大社会工作学院的网站上发布的文章AnnabelleLiu在哥大社会工作学院的网站上发布了一篇题为“WHYDOCHINESESTUDENTSONLYMINGLEWITHTHEMSELVES?(为什么中国学生只和自己打成一片)”的文章,其中提到为了更好地适应和融入周围同学的圈子,她很乐意去学习美国的口语常用表达和街头行话,比如“painintheass”,“Youcan’thaveacakeandeatittoo”和“You’reaschmuck!”。身在外国,如果你想要融入当地人中,就得多下功夫,看看当地出品的剧集电影,读一读文学作品,甚至还要多搜集一些表情包和流行用语。对文化的理解在社交和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2001年,由梁家辉、蒋雯丽、朱旭主演的电影《刮痧》上映,引起了海外华人的共鸣。▲电影《刮痧》海报图源:新浪娱乐影片主要讲述了由于外国人对中医刮痧疗法的误解而导致的华人在西方社会生活面临的困境。影片中,一对华人夫妻的儿子生病,他的爷爷便用中医刮痧疗法为其治病,而西方对中医刮痧一无所知,这也使得华人夫妻被指控虐待儿童,被迫与孩子分离。由此可见,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习俗对于融入当地生活和社交圈来说是多么重要。走出舒适圈:表现出自己的优势和特点不可否认的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我们在外国也会遇到很多中国人。出国旅游时就会发现商场里购物的、景点前拍照的很大一部分都是中国人,国外的学校里也有很多中国学生,甚至有一门课上有95%的学生都是中国人的情况。很多在外国的华人表示自己有一颗想要融入当地社交圈的心,可是周围有很多中国人,有什么问题和他们沟通或者寻求帮助会更方便,到国外之前最先联系的也是当地的华人前辈,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中国人抱团的现象。所以当几年后再回首自己在国外的生活时会发现自己并没交到什么外国朋友。墨尔本迪肯大学的Tran教授在研究中也发现中国学生更倾向于内部交往而不是和当地学生交朋友。所以想要融入外国人的社交圈,中国人要做的就是走出社交舒适圈,勇敢地接触新的人。很多勇敢走出这一步的人会发现,其实当地人对于我们来说是外国人,而我们对于当地人来说也是外国人,二者之间并没有什么不同,对于彼此来说都是陌生的、来自异域的文化,或许当我们在小心翼翼探索和尝试的时候,他们也在小心地尝试接触我们。商学院教授TanyaMenon2017年在俄亥俄州立大学的TEDTalk中提到,扩大社交圈的首先一点就是使用不完美的社交搜索引擎,也就是强迫自己与见面第一眼觉得不感兴趣的人交往。▲TanyaMenon教授的TEDTalk内容其实在国外能够参与的社交活动有很多,比起窝在宿舍和家里做“肥宅”,不如走出家门去参加一些社交活动,比如:讲座、社团活动、艺术展览、音乐会、志愿活动等等,这些都是中国人在国外社交的好机会。如果你能找到自己的兴趣并且在其中展现出自己的能力和优势,自然也会吸引志同道合的人来与你交流。主动出击:积极主动地帮助别人比起内敛的中国人,外国人似乎更加开放,他们很乐意与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交流,只是有时,我们也需要先为对方打开一扇友好交往的门。国外一些大学的欢迎周会有SpeedFriendship活动,同学们可以和陌生人交谈三分钟,通过这样的快速交谈来和不同国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获得更多社交可能。主动沟通,就是从与陌生人的一句简单的“Hello”开始。在国外,我们通常会变得小心翼翼,担心自己的行为是否恰当,害怕过于热情,又担心显得冷漠。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即使是在异国他乡,我们还是可以用自己的价值帮助到他人,只要足够真诚和用心,就不要害怕麻烦。或许是华人对陌生人的警惕性比较高,有时候我们在与别人互动时容易看起来缺乏主动性。主动帮助别人是向别人展示自己的友好的一个有效的方式,无论是哪国人,如果接受了你的帮助,都会对你表达感激和友好。比起把互帮互助的范围限制在华人圈子里,与外国人互帮互助、互相鼓励能够更好地融入当地的生活中,也会为自己的生活增添乐趣。打工:搭建自己的人脉圈其实,除去平时学校组织的活动或者私人的社交之外,打工成为华人在海外快速融入外国社交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对于留学生来说,课余时间打工,是最直接接触当地人和日常生活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快速了解一个社区。就读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王飘怡,兼职学校的校园导览领队,主要带领高中生和家长游览校园并进行讲解,这份工作让她认识了很多不同背景的优秀的人,也结交了很多有趣的参观学生和家长;在日本北海道大学留学的曹轶婷曾在一家卖衣服的潮牌店打工,通过这份工作,她甚至学习了日本人的待客礼节,也了解了当地人的社交之道……其实只要你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小细节,你就会有很多捷径可以走。▲日本街边的年轻人图源:昵图网例如在兼职期间利用好午餐时间,不独自用餐也是一个小技巧。邀请自己的团队或者是其他团队有交集的人,一起吃午餐,是一个更好地了解对方、扩大人脉、和老板沟通的好机会。与同事增进感情,会使你的工作环境更加温暖和友好,也更有利于协作。当然,通过打工或兼职认识的朋友,不仅是自己从事的行业或者是自己就读的学校的人,工作伙伴可能是各个专业甚至是各个国家的学生,你的客户也可能是各行各业的人,这难道不是很好的人脉储备吗?学会发声:勇敢表达自己中国人一般比较含蓄,一方面或许是因为异国他乡的语言障碍,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文化传统上来说比较内敛,更善于聆听,不习惯于发声、也不擅长讲出自己的观点。可是对于在海外的华人来说,由于社会文化习惯不同,不发声就不容易被听到,意见可能就得不到伸张,也因此不会被重视,甚至是产生误解。《环球时报》驻法国特约记者陈源川在法国留学时,曾有法国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中国人为什么这么神秘?比起很多外国人更愿意把问题摆到桌面上一起讨论,中国人更喜欢“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地私下解决问题。一位来自美国的学生Becky则说:“有时,我想和中国学生交朋友,但他们看起来并不愿与我多说。”前面提到的AnnabelleLiu在融入当地人社交圈的过程中也尝试过参与到外国人的讨论当中,即使这样她有时也觉得自己像一个局外人。尽管一些外国人对中国人是很有耐心的,华人们依旧需要学会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身处异国他乡,我们常常害怕自己的观点与他人不符而被否定、被反驳。或许我们可以变得更加自信,不需要韬光养晦,掩藏自己的长处和优点,也不妄自菲薄,为了显示谦虚而故意贬低自己的能力。展示出自己的优势,就会吸引更多优秀的人到你的身边来。遵守社会秩序和公德:赢得别人尊重要融入一个地区的社交圈,首先要遵守当地的规定和道德标准。中国人曾名列美国“生活社交”网站与曼达拉研究公司联合评出的“最差游客榜单”第二位,一旦给外国人留下不守规矩的印象,也就难怪在尝试交往的过程中被外国人另眼相待了。一位居住在波士顿的中国人在Outlet购物时去了一趟洗手间,从隔间出来洗手时,一位白人女士看到有个隔间没冲水,便用嫌弃的目光看着这位中国人,然而这个没冲水的隔间实际上并不是这位中国人使用过的。▲一位外国人阻止小轿车违规停车图源:央视网不横穿马路,到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在商场里不需要的东西放归到原处,购物后把购物车推到指定地点,不破坏公物和自然景观,遵守一些约定约定俗成的东西,比如严格执行垃圾分类等等,一些看似细小的事情,其实我们都可以做得更完美,尊重社会秩序和公德,也为我们赢得别人的尊重。参与社会活动和志愿者组织有过留学经历的中国人都应该了解社会活动和志愿活动对于学校申请的重要性。不仅是求学的功利角度来讲,从社交融入的角度来看,社会活动和志愿者活动上中国人活跃的身影也为华人在世界舞台中崭露头角。▲马萨雷贫民窟的中国志愿者图源:新华网马萨雷贫民窟是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第二大贫民窟,有很多中国志愿者前往那里,其实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能够让别人更加了解真实的你,面对面的接触,比道听途说可要靠谱得多。我们常常疑惑,别人为什么老是误解我们,其实是我们没能亲口把自己的故事告诉别人,也没有给别人合适的机会了解我们。▲澳洲ZombieWalk图源:MouthGunTravel志愿者活动和社会活动,可以通过服务更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也是一个认识别人,并被别人认可的好机会,甚至,成为组织者,是我们把客场变为主场的好方法。很多中国人出国都是抱着“世界这么大,我想出去看看”的想法,但如果因为“害羞”而失去融入国外社交圈的机会,那能够体验到的外国独特的生活也就少了很多。随着中国影响力的增大和海外中国人数量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中国感兴趣,和外国人交往的方式已经越来越多样化了。就像高晓松在《奇葩说》里说的,华人融入外国社交圈不是融到最后化在里面连核都不剩,而是要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在融入的过程中成为有名有姓的自己。阅读原文(“中南屋”公众号:chinahouseproject)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changhe99.com/a/za6lm9zXrm.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