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困潦倒曾与白石老人齐名,却因穷困潦倒早逝,至被遗忘的大家

王梦白像 李毅士画 王梦白(1888~1934) ,名云,字梦白,号破斋主人,又号三道人,江西丰城人。父亲流寓浙江衢州。因住地与三溪接壤,自号三溪渔隐,即三道人的来源。居所称为映雪馆,又称三衢读画楼。 王梦白《斗鸡图》1924年 民国初
原标题:曾与白石老人齐名,却因穷困潦倒早逝,至被遗忘的大家王梦白像李毅士画王梦白(1888~1934),名云,字梦白,号破斋主人,又号三道人,江西丰城人。父亲流寓浙江衢州。因住地与三溪接壤,自号三溪渔隐,即三道人的来源。居所称为映雪馆,又称三衢读画楼。王梦白《斗鸡图》1924年民国初年,王梦白持吴昌硕代定之笔单前往北京谋职。1915年,梅兰芳曾经向王梦白学习绘画。每星期一、三、五,王梦白亲往梅宅,现场示范作画技巧。1919年到北京任司法部录事;好友陈师曾劝其改学李鱓,华嵒,艺事大进。1920年,由陈师曾推荐任北京美术专门学校(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中国画系主任、教授。开始了人生最辉煌的阶段。1924年,梅兰芳的30岁生日,王梦白与凌植支、姚华、陈衡恪、齐白石等一起在梅宅合作绘画,王梦白画了一只张嘴的八哥,栩栩如生。他的得意弟子为王雪涛、王羽仪。1929年曾赴日本,举办个人画展。40岁以后,王梦白寓居天津,贫穷潦倒而于46岁时辞世。王梦白《芦雁图》王梦白年轻时在上海钱庄当学徒时喜画花鸟画,学习任颐,并受到吴昌硕的指导,画艺提高很快。王梦白画画很全面,花卉草虫是最擅长的,喜写生,尤擅画猴。山水人物画得都很精彩。他还以书法见长,能诗作对,题画常有佳句。图左为王梦白仕女,图右为齐白石所临仕女从美术史的角度上说,王梦白有突出的位置。在1920年代的北京画坛,王齐画名大体相当,但彼此间有“文人相轻”之意,齐白石有两则题跋涉及这层关系。一次,齐白石应客人要求临写王梦白的一幅背侧面仕女图,画毕题跋云:“此幅乃友人索予临王梦白,予略所更动。知者得见王与予二幅,自知谁是谁非。老年人肯如人意有请应之。”此图收入齐白石自编的画册中,老人所谓的“略所改动”在于仕女的腰带,王画中腰带松垮,齐画中则束紧。王梦白《富贵延年》1924年另有一段齐白石题写爱徒王雪涛临陈淳手卷的跋语,也很有趣:前朝白阳山人长于花草,一时名振后人,师之者众,皆能栩栩自许。得其笔姿秀雅者惟吾贤。吾贤善学,何独不能骂人?岂自犹以为技能不如人也?亦知故意说人之短,道己之长,穷极无聊,狂如风狗(风狗亦如人之传染病也,实有其事,不见故实)!人品扫地,不成模样,非君子耶!吾贤早能知觉小人之非,近墨而不黑,即是正大之聪明,其人品足可重,不独工摹此卷也。有论者指出,此处白石老人在暗骂王梦白,因王雪涛也是王梦白的高足,齐白石称赞其“近墨而不黑”,而骂王梦白“故意说人之短,道己之长,穷极无聊,狂如风狗”。王雪涛在回忆中谈到“时人往往认为梦白性情孤僻,喜于骂人而不易接近”,大抵齐白石也挨过他的骂,才于他们共同的学生的作品中泄愤。不过二人也有相互敬重的一面,据说齐白石曾送自己的儿子随王梦白学画,而王梦白也欣然接受。王梦白《凝思》虽然王梦白在当时的旧都可与齐白石相颉颃,且有不少共同的学生,如王雪涛、梅兰芳等,但由于他英年早逝,作品散落,其画名也逐渐被人淡忘。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中国美术家网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3469GWb8wp.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