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class滴滴出行:如何行?

2018年5月6日,郑州空姐顺风车案件;2018年8月24日,温州乐清顺风车案件。110天,两起恶性案件引发的轰动反响,叩问着滴滴顺风车的运营及发展模式。对于这两起案件,滴滴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滴滴这样一个涉及消费者众多,日订单量上百万的“
原标题:滴滴出行:如何行?2018年5月6日,郑州空姐顺风车案件;2018年8月24日,温州乐清顺风车案件。110天,两起恶性案件引发的轰动反响,叩问着滴滴顺风车的运营及发展模式。对于这两起案件,滴滴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滴滴这样一个涉及消费者众多,日订单量上百万的“独角兽巨头”,必须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不能只顾追求经济利益,放弃一个企业赖以发展的道德要求和社会责任。滴滴顺风车宣传手法与发展方向定位的偏差,滴滴顺风车在设计之初的宣传中就充满了大量的性暗示,要做所谓的社交平台。“滴滴顺风车让私家车成为一个半公开、半私密的社交空间”,这种发展的目标定位与其本身的应有功能大相径庭。人们对乘车的根本诉求,只是平安的从A地B地,平台在这一基本诉求上的其他创新,都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的花招。滴滴顺风车在管理运营上存在漏洞,加强对顺风车司机的审核机制,提高司机的准入门槛势在必行;加强与公安、征信及信贷平台的合作,将失信及有犯罪前科人员剔除在外,提高整个行业人员的从业素质。同时,运用当下便捷的智能终端,对每单司机进行面部识别,并对行进路线进行实时定位,确保车辆、司机、路线的一致性,确保乘客出行安全。滴滴顺风车的客服体系,对投诉建议的应对机制均存在一定问题。针对用户的投诉,置之不理、拖沓推诿绝不是应有之法,而应该迅速反应,认真核实,谨慎处理。将滴滴客服外包廉价团队,指望其将“一键求助”、“分享行程”、“号码保护”等功能落到实处,无异于缘木求鱼。对于一家提供公共服务的公司而言,在商业发展和安全方面,二者绝不冲突,安全是商业发展的前提,若放弃安全,企业的发展之路只会越走越难,生存空间只会越来越窄。“安全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它是滴滴的良心指标。”滴滴CEO程维的宣言不应仅仅是写在纸上,说在嘴上,应该将其落于实处,融入企业的价值观中。希望滴滴拿出刮骨疗毒的整改决心,将乘客的安全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宗旨,不再让乘客为平台自身的安全漏洞和低效管理埋单。(史兴龙)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42wK1nmE6A.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