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人家烟火——年味_人们_蒸笼_筷子

一到秋冬季节,白天与夜晚总是格外分明,尤其是在乡下。白天热闹,人们在田地里、场院上劳作;夜晚安静,房屋、树都静默着,偶尔传出一两声狗吠,也愈衬得夜的静。忙碌了一天的人从暮色中归来,步子缓慢,带着些许疲惫。等村口闲聊的人们渐渐散去,屋内亮起微

一到秋冬季节,白天与夜晚总是格外分明,尤其是在乡下。白天热闹,人们在田地里、场院上劳作;夜晚安静,房屋、树都静默着,偶尔传出一两声狗吠,也愈衬得夜的静。忙碌了一天的人从暮色中归来,步子缓慢,带着些许疲惫。等村口闲聊的人们渐渐散去,屋内亮起微微泛黄的灯光,灶膛里残留的余温把家人们聚在一起吃饭、聊天,那便是再惬意不过的事了。小时候,我总觉得厨房是家里 最温馨的地方。

年关将至,厨房里愈发热闹了,年味也越来越浓。炸肉丸、做蛋饺、煎带鱼、炒花生……扑鼻的香气从烟囱里、门缝里、窗户边溢出去,让馋嘴的孩子忍不住跑去多瞅几眼。要说最激动人心的,还是蒸馒头,那一天胜似过节。天南海北,不同地域馒头的做法差别极大。北方人以硬面馒头为主,南方人以软面馒头为主,种类也是各式各样的。在我们这儿,馒头也分有馅的,没馅的。甜口的一般包着红豆沙、芝麻;咸口的种类多一些,有萝卜丝儿的、青菜的、马齿苋的……有人肯定很好奇,这不就是包子吗?嘿,还真不是。咱么这儿包子与馒头的唯一区别就是,馒头表面光滑,而包子顶部是有褶的。每年,蒸馒头的日子是早早定下的,一般在腊月二十四左右,也就是我们说的小年前后。左邻右舍聚在一起蒸馒头,那才叫热闹。

蒸馒头前,要将许多家伙什准备齐全。从灶膛里的柴火到围蒸笼的草绳,从晾晒馒头的大扁、长凳到捡拾馒头的各类箩筐,从点红的染料到苘麻的花枝……样样都马虎不得,不然等临上场了就会手忙脚乱。前一晚,是要将包馒头的馅料都炒熟备用的,悉数用瓷盆装着。最重要的是调好老酵头,用它和面。一般把面团放在木盆里,静待8个小时以上让它发酵。盆上还包裹着小棉被,保证温度适宜。等面团发酵好了,加上碱,便是看揉面的功夫了。

第二天,天还没亮,人们就忙活起来了。寒冬腊月里,厨房里的光亮在清冽的早晨显得格外温暖。灶膛里的柴火已被点燃,呼啦啦地蹿着火苗,再添一两把芝麻秸秆,它们便在小小的炉灶里哔哔啵啵地欢唱。里外两口锅里的水,即使盛得再多,要不了多久就被煮沸了。两口锅之间的汤罐也呼哧呼哧地冒着白汽,把轻巧的盖子掀得一张一合,当当作响。长长的木桌上依此摆放着和好的面团,切好的面剂子,包馒头的馅料。这边两三个人包,那边力气大的继续和面。只见那和面的人将袖子高高卷起,双手嵌在面盆里使劲地揉压,脸涨得通红。与和面相比,包馒头倒是件轻巧的事。先把面剂子按扁,擀成中间厚边上薄的皮;接着把它放在手掌心,拿筷子挑一些馅料放在面皮中间;再用食指、拇指捏着面皮儿的褶逐渐往里收,最后用手指把收口处按压平整。与包包子的区别只在这最后一步,得把包好的馒头用双手搓圆,露出平整的那一面,反扣在桌上。人们一边包馒头一边拉家常,嘴上不紧不慢地聊着,手上却一刻也不停歇,指尖飞舞。不一会儿功夫,桌上白花花的馒头已经排了几列。这时,把笼屉搬到长凳上,在里面铺上洗好的麻布,馒头就被一圈两圈三圈地捡了进去。左右之间的距离是那么恰到好处。等蒸笼里三层笼屉都铺满了馒头,就可以放到锅上蒸了。掀开锅盖,灶上的水早已等得咕噜咕噜直冒泡。这时,放上蒸笼,盖上盖子,再用草绳把沿锅边的一圈儿裹住,就要赶紧忙活下一茬了。

馒头出锅,也是个力气活儿。一层一层地卸笼屉总没有搬着一整笼得劲。搬蒸笼的人就这么直直地把蒸笼从屋里搬到屋外,再直直地把馒头往扁筛里倒。然后,洗笼布的洗笼布,包馒头的继续包。屋外的人顾不上烫,把馒头一个一个拾掇好,在扁筛里排列整齐,就要给冒着热气的馒头“点红”了。事先用一小碟子装着红色的染料,再用筷子或苘麻花枝蘸了给馒头点红。如若馒头的种类多了,光是筷子当头的红点和苘麻花枝的图样不够了,就可以多做些其他式样。比如点两个红点,或用刀把筷子的当头破开,撑上两根小枝,这样就有了四个方块的新图案。孩子们挺喜欢做“点红”的活儿,大人们也只管乐呵呵地看着,叮嘱着不能遗漏。淘气的孩子趁着馒头热乎,顺手拿起一个送到嘴边吃,也是可以的。不同味道的馒头总要尝一遍才过瘾。芝麻、豆沙的醇香,萝卜丝儿的咸香,马齿苋的鲜香在口中汇聚。在所有的馒头当中,只有一种是不可以随意吃的。那馒头不是圆的,而是又长又方,里面是实心,叫“棒子糕”。没有馅儿的馒头,孩子们才不乐意吃,而大人们却“视若珍宝”。那长长的馒头蒸好后切下来,晒成馒头片,收在袋子里,可有一阵子吃。这样,忙碌的时候可以取上几片,倒入开水,再加上一些绵白糖,便是顶好的零嘴。

从晨曦初露到暮色四合,这场热闹的馒头盛会才会落下帷幕。人们将扁筛里的馒头,轻轻地捡进箩筐里,等着天气晴朗时再拿出来晒。左邻右舍将做好的馒头分好,便笑着各自散去。热闹了一整天的厨房渐渐安静下来,灶膛里的火苗也渐渐平息,只剩下星星点点的红光,映红了人们的脸庞……

作者介绍

佘珏,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小学教师,扬州市教学能手,教育硕士。注重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曾获市“二分明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竞赛一等奖,有多篇论文在省市级评比中获奖,在各类杂志上发表。

供稿:佘 珏

编辑:施玉霞

审核:房春传 张 新

敬请关注 | 江都实小发布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AWwGVOzAr4.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