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吃早餐,就是香!_煎饼_甜沫_来源

早餐是丰富的 早餐是有仪式感的 早餐是治愈的 早餐里有着 对自己、对当下、对人间的 勉励和热爱 近日 《早餐中国4》第12集打卡山东 甏肉干饭强势出镜 让人直呼: “山东人的早餐也太硬核了!” 来源:《早餐中国》 用甏做肉,甏内加入用油

早餐是丰富的

早餐是有仪式感的

早餐是治愈的

早餐里有着

对自己、对当下、对人间的

勉励和热爱

近日

《早餐中国4》第12集打卡山东

甏肉干饭强势出镜

让人直呼:

“山东人的早餐也太硬核了!”

来源:《早餐中国》

用甏做肉,甏内加入用油皮卷制的卷煎、面筋包制的肉丸、豆腐皮、海带卷、豆腐等附配品。主食取当地优质大米,晶莹剔透,口感清香,碗中浇汁,加入甏肉,这种组合被称为“甏肉干饭”。

来源:《早餐中国》

大块肉放入嘴中,闭口间,肉已滑入肚内,爽滑至极,却不油、不腻,虽不是山珍美味,也没有精雕细琢,然而却别有一番豪爽之情, 再加上一碗米饭, 就是美好的一餐。

在山东吃早餐

除了有豪横的甏肉

还有朴素的煎饼、精致的包子

鲜香的汤粥、酥软的火烧

……

每一种都有独特的美味

济南甜沫

甜沫是济南两怪之一,除了茶汤非茶,就是这不甜的甜沫。因为粥做好后,主人会问再添么儿,指的是添加花生、当季蔬菜、豆腐丝之类的辅料,后来人们就采用谐音甜沫命名。

来源:@菠蘿国王灬

甜沫是一种以小米面为主熬制成的咸粥,济南本地人称之为五香甜沫。在众多小吃中,甜沫可谓是独具特色的招牌小吃之一。

博山猪头肉煎饼

来源:王老虎寻鲜记

在山东博山,猪头肉卷煎饼是著名的早餐。猪头肉常见,煎饼亦是常见,但是热热的煎饼和冰冰的猪头肉冻混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独特的口感。

煎饼,是我国北方地区传统主食之一,起源于山东。一勺橙黄的磨好的小米糊在一面厚黑的烧的炙热的铁鏊子上猛地倾下,米糊遇热,刺啦有声,接着就用一把木旋子顺势一转一旋,左摊右推,须弥而成。 猪头肉前一天早上制作,下午冷却成冻,第二天早上切片售卖,还会熬制猪血汤等搭配小菜。

组图来源:《第一餐》

吃煎饼卷猪头肉,讲究的是煎饼要热,一定是要热鏊现摊的小米煎饼。猪头肉要凉,且是要带肉冻的,小米煎饼包裹着猪头肉卷成桶状,大口咬下,煎饼的米香和猪头肉的肉香交织在一起,热煎饼和冰肉冻在口腔形成了独特的感觉,妙不可言。

滕州菜煎饼

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在这悠悠岁月,除了古滕文明,众多美食也在滕州人心中无法抹去,承载着许多人对这座城市的特殊记忆。这其中,便有“滕州菜煎饼”。

菜煎饼的面粉中加入玉米、小麦等多种农作物,摊糊烙制后呈金黄色,再加入白菜、菠菜、胡萝卜、水萝卜、南瓜、豆腐、土豆、粉条等应季蔬菜,加热熟透,卷上几下,再一分为二,外酥里嫩,香喷喷,味美无比。

组图来源:文旅枣庄

菜煎饼既有粗粮纤维,又有蔬菜的维生素,可谓营养丰富,吃起来方便快捷,既可当早点,也可作正餐。

利津水煎包

摄影:马仁亮

利津水煎包制作历史悠久,早在清光绪年间,利津县城和各大乡镇经营者便已比比皆是。民国时期技术的改良,使利津水煎包成为了流传百年的地方小吃。

利津水煎包为发面水煎包,荤素两馅,经煮、蒸、煎三道工序制作而成,刚刚出锅的水煎包色泽金黄、一面焦脆、三面嫩软、馅多皮薄、香而不腻、酥而不硬,已然达到了色香味俱佳的水准,令人垂涎三尺。

摄影:马仁亮

食之者无不拍手叫好,谈笑间口齿留香,每一口都是酱汁的清香,每一口都是会记住的味道。

潍坊肉火烧

伴随着第一缕阳光,潍坊从睡梦中醒来。大多数潍坊人会选择一顿美味的早餐,作为这场生活美学的开场白,而肉火烧将会是大家的不二之选。潍坊人的一天,就是从肉火烧和豆腐脑开始的。

潍坊肉火 皮薄而软,里面是肉馅,刚出炉的肉火烧,因热气和肉馅的充实而饱满,看着就十分有食欲。 咬一口,焦脆的火烧皮咯咯作响,面香、肉香夹杂着烤炉带来的火燎香,简直让人垂涎欲滴、欲罢不能!

曲阜羊肉泡粥

一份早餐叫醒沉睡的胃,唤醒一座城。热气腾腾的羊肉泡粥让文化圣地曲阜的饮食有了别样味道。

羊肉泡粥是山东曲阜的特色早点,粥为鲁西南地区最传统的糊粥,煮好的糊粥有一点点糊味夹杂着豆子香味。熬好的粥,或洁白,或微黄,闻起来豆香、米香味十足,但喝起来又多来一层糊味。

来源:《早餐中国》

羊肉则是用各种佐料秘制而成,羊肉煮完,放入冰箱冻上几个小时,快刀横着羊肉的肌理将其切成薄片。把羊肉泡在粥里,粥和羊肉一同入口,粥里渗进了肉的美味,羊肉里带着米粥的香气,竟然一丝一毫都尝不出羊肉的那种膻味了。米粥柔滑,羊肉香糯,捧起这碗粥,温暖整个身心。

临沂糁(sá)汤

来源:《早餐中国》

临沂人的一天是从喝“头锅糁”开始的,当整个城市还在酣睡着,糁的香气已经悄悄飘向街道了。一碗爽口香辣的热糁,几根酥香金黄的油条,最惬意的一天就这样在头锅糁里开始。

来源:小红书小房没吃饱

关于糁最早的历史文献记载是春秋时代的名著《墨子·非儒下》载:“孔子穷于陈蔡,藜羹不糁。”算起来距今已有两千多年。

来源:《早餐中国》

糁之所以好喝,关键在于熬制。熬制越久,骨汤越浓郁,味道也越醇厚。一百斤牛骨放进煮肉的汤里熬煮,把油都熬出来,十二小时煮出一锅精华。糁汤不腥不膻,鲜美可口,色香味俱佳。薄薄的肉片融汇在浓郁香辣的糁汤里,吃肉不见肉,原汤原味,浓香诱人。

聊城呱嗒

如果说,聊城是“中国北方的威尼斯”,那呱嗒堪称“山东西部的三明治”! 面剂子擀成长片,均匀铺上肉馅,卷成纺锤状,再擀成饼坯,贴在鏊子上煎至七分熟,灌蛋液,再煎,最后,送进炉膛炙烤两分钟,齐活!

通常,呱嗒分为肉馅、蛋馅、肉加蛋混合馅。人们还给肉加蛋混合馅起了个好听雅致的名字——风搅雪,隐隐透出一点运河文化的余韵。绯红的鲜肉中,环绕的是黄的白的鸡蛋,像一阵阵旋风,盘旋搅扰起片片雪花,风起云涌,席卷味蕾。

邹平纸皮包子

来源:邹平市文化馆

纸皮包子是源于滨州邹平市明集镇高家村的一道地方特色美食,由邹平高氏传人代代相传至今。

“皮薄”“馅多”“味美”“筋道”“形好”,是纸皮包子区别于普通包子的特点,相传清朝乾隆办宫廷“千叟宴”,就用过纸皮包子。

来源:文旅邹平

晶莹剔透的包子,吃起来口感筋道、馅多味美、汤汁浓郁,的确是“真芯看得见”的特色美食。

郓城壮馍

郓城壮馍是菏泽郓城的著名小吃,它是用和好的精粉面团拉拍成长条形,将肉馅抹在上面,折成卷状,然后拍成扁椭圆形,放入平底锅中用油煎制而成,外酥内软,鲜美可口,食而不厌,别具风味。

来源:菏泽文化旅游

再来一碗糊粥,真是绝配。糊粥在郓城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又称“糊涂”,把小米和大豆磨成细面,以一定比例兑水搅匀成糊,把铁锅干烧至通红,然后把少量面糊倒入锅内,形成锅巴后再倒入面糊,煮开后即为粥,此粥闻之豆香、入口米香、品之糊香。

来源:文旅山东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Z4wDQq47dG.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