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燕园“开学第一课:寻访燕园”北大历史系教授分享心目中最美的燕园风景

何晋教授“北大博雅讲坛”开讲“寻访燕园” 北大校园——燕园,不仅仅是一块圣地,这里的文物、古迹及相关历史,也常常让人震撼。它们是北大最美的人文风景,见证了一代代北大人的梦想与奋斗,也见证了中国波澜壮阔的近现代历史。 今年,恰逢北京大学
原标题:“开学第一课:寻访燕园”北大历史系教授分享心目中最美的燕园风景何晋教授“北大博雅讲坛”开讲“寻访燕园”北大校园——燕园,不仅仅是一块圣地,这里的文物、古迹及相关历史,也常常让人震撼。它们是北大最美的人文风景,见证了一代代北大人的梦想与奋斗,也见证了中国波澜壮阔的近现代历史。今年,恰逢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燕京大学建校99周年。开学之际,“北大博雅讲坛”于9月8日下午,特邀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副系主任何晋教授,在北大书店为大家带来“开学第一课:寻访燕园”,带领北大学子与诸多从外赶来的听众,一起走近北大燕园中那些或知名或隐蔽的文物、古迹,钩沉典故、探究历史,分享一位老北大心目中最美的燕园风景,使得诸听众心目中的北大变得更加清晰与亲切。两个校园的隐与显主讲人何晋教授,首先与在场听众讨论了“文物”的涵义,认为它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必然有如下特点:第一是与人相关,第二是过去历史中遗留下来的,第三是有价值的。紧接着,何老师为大家介绍了北京大学与燕京大学的缘分。北大现校园所在之地,被称为“燕园”,因为这里曾是燕大校园。北大创办于1898年戊戌变法之际,初名“京师大学堂”,旧址在北京城内东北角一带。燕京大学成立于1919年,1926年时迁入美国建筑设计师亨利·墨菲在西郊圆明园旁设计的燕大校园。1952年,北大从城内迁到西郊,与燕大合并,组建而成新的北大,“燕园”逐渐成为北大最美的昵称。因此,今日游览北大时,其实看到的是两个校园——一个在显处,一个在隐处。“既有”与“新建”现在的北大校园是“既有”和“新建”的结果。“既有”指的是校园中的清代园林废墟遗址,其中包括少量文物遗存,如石舫、校景亭、杭爱碑、慈济寺山门、恩佑寺和恩慕寺山门等等;“新建”指的是1920年代以来燕大时期和50年代之后北大新建的建筑,以及相应时期移入、购置的文物。因此,也可以说,我们现在看到的北大校园,是既有的清代园林遗址和两所大学的风景一起叠加而成。北大最著名的“一塔湖图”,即为这一景观最好的说明,它们分别为这三个时期的典型代表(清代、燕大时期、北大时期):未名湖是清代和珅留下的遗迹;博雅塔为1920年代燕大所建;北大图书馆是1952年北大搬来后于1975年建成的。丰富的历史意蕴加上秀丽的景色,“一塔湖图”当之无愧成为北大校园中最富有标志性的风景。接着,何老师为大家详细介绍了这三处景观与建筑的建造历史、解构特点和趣闻,并展示了丰富的历史图片。图1北大校园中著名的“一塔湖图”之后,何老师分别就“既有”和“新建”展开详细介绍。北大中的园子众多,多为清代遗存。如畅春园是康熙居住的处所,淑春园是和珅所建,蔚秀园是奕譞的赐园,还有承泽园、朗润园、镜春园、鸣鹤园、勺园等等。这些园子中遗留下来的老文物,有的制作精美,有的意涵丰富,有的身世坎坷,有的则有待发现或“完成”。如未名湖的石舫是和珅模仿颐和园的石舫而建,这后来成为他最范忌讳的罪证之一;又如临湖轩内的汉白玉鱼洗,不仅雕刻精美,有麒麟、梅花、猛兽、水纹等图案,对其一番考察后,更可将它看作“层累形成的历史”;再如红湖边的“柳浪闻莺”石牌坊,本为圆明园遗存,1977年石牌坊的坊楣被北大发现,并赠给圆明园而立于圆明园海晏堂遗址北侧,2012年北大又发现了石牌坊的两根立柱,并将其立在红湖边,待与坊楣团聚而成完璧。图2临湖轩内鱼洗何老师在讲解“新建”的内容时,主要挑选了那些常被使用,并有着丰厚人文内涵的建筑和景观,如北大西门、校友桥,也包括之后从圆明园购买运入的文物,如华表等。而燕京大学时期大量的建筑,如办公楼、静园六院、民主楼、图书馆等等,因为非常珍贵,已经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图3北大静园除了这些历史建筑之外,北大也有一些具有自身时代特色的建筑,比如为了庆祝百年校庆建成的北大百年讲堂;被尊为“北大永远的校长”的蔡元培先生的铜像;沙滩红楼时期最后一届北大毕业生,相约用毕业后第一次工资为北大迁入燕园后建成的旗杆座;北大精神的象征——民主科学DS雕塑;20世纪80年代校园里立的“振兴中华”碑等。他们象征着北大人关心国家、心怀天下的风貌与情怀,是不同时代激情与精神的凝固。北大和燕大合并之后,在各方面都有融合,文物遗存也不例外。如两校先前在各自校园建立的“三·一八”纪念碑,分别为纪念遇难的学生,现在将其并立彼此作伴。图4把燕京大学的老照片和今天的北大校园融合,一种奇妙的历史和现实的交汇那些特别的文物除此之外,何晋老师讲道,北大校园中还有很多特别的文物,它们或已失踪,如原立于临湖轩外、与轩内成套的那座鱼洗;或正逐渐衰落趋于消亡,如“紫琳浸月”石;或因残损而不太引人注目,如1922年燕大学生立的“植树铭”碑,上面刻着从《诗经》甄选、汇聚而成的诗句,浪漫优美很有意义;又或因日常使用而被熟视无睹,如经常被踩在脚下的文物——燕大留下的下水井盖,有着近百年历史,精良讲究;还有一些新“冒出”和不断“变化”的文物,如校园修缮时新挖出的“断桥残雪”石牌坊,被破坏、推倒又被修复、立于未名湖中的“翻尾石鱼”,“跑来跑去”的乾隆半月诗碑,被加上栏杆的石桥,等等。图5燕大留下的下水井盖,有近百年历史图6未名湖中的“翻尾石鱼”讲座最后,何晋老师说,即使自己已在燕园学习、工作近30年,但对这些文物、古迹的介绍仍不能保证没有缺漏,而对它们的发现、研究,包括保护工作需要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他新近出版的《燕园文物、古迹与历史》只是为读者们打开了一扇门,而在这时光之门的背后,一个更为真实而生动的北大,正在张开双臂、等候重逢。正如北大文博学院博士生、考古公号“挖啥呢”创办人,在此书的书评中所说:“北大不只是一个响亮的名字,她还是鲜活的脉搏和温存的旧梦。”图7座无虚席的讲座现场附:植树铭瞻彼中林【看那树林中】(见《诗经·小雅·正月》和《大雅·桑柔》)其叶蓁蓁【叶子多茂盛】(见《诗经·周南·桃夭》)淑人君子【贤人和君子】(见《诗经·曹风·鸤鸠》和《小雅·鼓钟》)学有缉熙于光明【勤学积累向光明】(见《诗经·周颂·敬之》)何彼襛矣【怎那般茂盛丰艳】(见《诗经·召南·何彼襛矣》)灼灼其华【明媚的花儿】(见《诗经·周南·桃夭》)岂弟君子【快乐平和的君子】(见《诗经·小雅·湛露》《青蝇》等)婆娑其下【翩然舞动在树底】(见《诗经·陈风·东门之枌》)日就月将【日久月长】(见《诗经·周颂·敬之》)有蕡其实【硕果累累】(见《诗经·周南·桃夭》)以谷我士女【男男女女都来吃】(见《诗经·小雅·甫田》)绰绰有裕【如此多多还有余】(见《诗经·小雅·角弓》)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gjrX20eXdn.html

(0)

相关推荐